重振中医教育的思考
据媒体披露,目前我国的各级中医院已达3000所,但能姓“中”者几何?恐难以启齿。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1982年起,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们中医院校为社会所输送的各类各级人才绝大多数给人的印象是亦中亦西,实际上是不中不西。现在中医院校的师资队伍几乎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后留校者,他们的中医经典功底实在不敢恭维,他们的含“中”量可想而知。由他们培养的学生,其质量不言而喻。中医的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发展,现略陈如下思考。
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现在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学生,很多人不了解中医,更谈不上热爱中医,故首先要大抓、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如请老教授、老中医讲授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名之路,参观校史展、中医发展史展、中药标本展、中药植物园以及从该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杰出人物展,等等。让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立志献身于中医药事业。
停止扩招,提高入学门槛,实行精英教育。
, 百拇医药
改革招生、派遣模式
按师范院校的招生、派遣模式进行招生、派遣,即由国家拨款,实行全免费教育,毕业后绝大多数输送到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为“三农”服务,既扩大了就业门路及中医阵地,又避免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实行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医发展战略。
外语由必修改为选修
除外向型人才外,外语由必修改为选修。中医硕博考试一律改考医古文(特殊人才可进行双语考试)。作为院校教育的延伸与配套,不能仅满足于临床中医取消了外语考试,凡中医的教与研等机构的中医药人员晋升时均应取消之,而代之以医古文或古汉文,把他们从外语考试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以集中精力,扎扎实实地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对外交流才会有更雄厚的资本。
削减西医课时
卫生部1980年规定,西医院校的中医课时为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0学时(在执行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大打折扣,最少者仅36学时),参照此比例,中医院校的西医课时200学时已足矣!将中西课时之比严格控制在9︰1,且应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制推行,否则难以确保中医院校以中医为主。
, 百拇医药
以“中药学院”命名“药学院”
几乎所有的中医院校都把中药系或中药学院改成了药学系或药学院,以显示其“现代化”,或者显示其与西医乃至与世界“接轨”。以“中药学院”的名称命名“药学院”,有利于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地开展中药的教与研。
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
中西医并重方针
国家制定的中西医并重方针是就宏观、整体、全局而言的,有的人却有意或无意地将之曲解和/或变通为随心所欲地增加中医院校的西医课时,不计后果地扩大中医院校教师队伍的西医成分,增加中医医院尤其是为教学服务的中医医院的西医人员,有的中医院甚至公开宣称不要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这样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百拇医药 1.请老将出马
有识之士认为,为中医者60岁才成材。至2007年底为止,“文革”前入校的“老九届”(1957年未招)已全部退出历史讲台,这批人大多仍健在,其中的一部分活跃在私人诊所里,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文化底蕴较丰厚,医教经验过硬,对中医感情极深,是中医界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能以高薪聘请他们出马,对学校、学生、中医事业、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都是益处多多。除担任部分教学外,应提倡、鼓励、支持他们创办私人诊所、门诊部,将学生实习的一部分带教任务交由他们去完成。
2.重温四大经典
前已提及,在中医院校,懂中医四大经典的教师为数极少。故应分期分批地组织现有教师(先青年后中年)参加为期一年的“回炉班”,结业后再从事一年的临床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以增加其含“中”量,以确保其教学质量。
3.举办全国经典师训班
, 百拇医药
像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和安排,让有经典特色与优势的院校举办各类经典师训班,快速培养合格的中医教师。
4.从地市州县甚或民间选调教师
中医院校的教师队伍近乎研究生化了,但含“中”量却令人担忧。可以从地市州县乃至民间选调一批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定的组织表达能力,热爱中医教育事业,年龄在50~65岁者,充实到中医教师队伍中,经短期培训后让他们走上讲台,给中医的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5.院校间实行教师互动
目前的教师队伍“近亲繁殖”十分严重,年轻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为数不多,学术空气沉闷,不利于教师的进取,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建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与协调下,院校间通过互商,实行多学科教师互动,取长补短。一般1年为1个周期,并作为一个制度长期坚持下去。通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初步让每个院校都能集其他院校学科优势之大成,让中医药学术及中医药事业真正迈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强化中医四大经典的地位
“文革”前湖北中医学院的四大经典课时每门均在120学时以上,改革开放的最初10年左右也维持在这个水平。由于一些原因曾一度下滑,目前又大幅回升,平均每门已达100学时,为全国之冠。但大多数院校的四大经典平均每门仅在60学时上下,四大经典的基础地位、主干地位未被确立,故建议恢复到每门120学时以上,每个专业都应如此,不容含糊敷衍。
设立中医顾问委员会
建议卫生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一个阵容强大的顾问委员会,委员由德高望重的专家出任,在部局党组领导下,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献计、献策。, 百拇医药(陈国权 湖北中医学院)
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现在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学生,很多人不了解中医,更谈不上热爱中医,故首先要大抓、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如请老教授、老中医讲授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名之路,参观校史展、中医发展史展、中药标本展、中药植物园以及从该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杰出人物展,等等。让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立志献身于中医药事业。
停止扩招,提高入学门槛,实行精英教育。
, 百拇医药
改革招生、派遣模式
按师范院校的招生、派遣模式进行招生、派遣,即由国家拨款,实行全免费教育,毕业后绝大多数输送到广大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为“三农”服务,既扩大了就业门路及中医阵地,又避免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实行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医发展战略。
外语由必修改为选修
除外向型人才外,外语由必修改为选修。中医硕博考试一律改考医古文(特殊人才可进行双语考试)。作为院校教育的延伸与配套,不能仅满足于临床中医取消了外语考试,凡中医的教与研等机构的中医药人员晋升时均应取消之,而代之以医古文或古汉文,把他们从外语考试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以集中精力,扎扎实实地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对外交流才会有更雄厚的资本。
削减西医课时
卫生部1980年规定,西医院校的中医课时为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0学时(在执行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大打折扣,最少者仅36学时),参照此比例,中医院校的西医课时200学时已足矣!将中西课时之比严格控制在9︰1,且应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制推行,否则难以确保中医院校以中医为主。
, 百拇医药
以“中药学院”命名“药学院”
几乎所有的中医院校都把中药系或中药学院改成了药学系或药学院,以显示其“现代化”,或者显示其与西医乃至与世界“接轨”。以“中药学院”的名称命名“药学院”,有利于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地开展中药的教与研。
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
中西医并重方针
国家制定的中西医并重方针是就宏观、整体、全局而言的,有的人却有意或无意地将之曲解和/或变通为随心所欲地增加中医院校的西医课时,不计后果地扩大中医院校教师队伍的西医成分,增加中医医院尤其是为教学服务的中医医院的西医人员,有的中医院甚至公开宣称不要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这样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百拇医药 1.请老将出马
有识之士认为,为中医者60岁才成材。至2007年底为止,“文革”前入校的“老九届”(1957年未招)已全部退出历史讲台,这批人大多仍健在,其中的一部分活跃在私人诊所里,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文化底蕴较丰厚,医教经验过硬,对中医感情极深,是中医界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能以高薪聘请他们出马,对学校、学生、中医事业、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都是益处多多。除担任部分教学外,应提倡、鼓励、支持他们创办私人诊所、门诊部,将学生实习的一部分带教任务交由他们去完成。
2.重温四大经典
前已提及,在中医院校,懂中医四大经典的教师为数极少。故应分期分批地组织现有教师(先青年后中年)参加为期一年的“回炉班”,结业后再从事一年的临床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以增加其含“中”量,以确保其教学质量。
3.举办全国经典师训班
, 百拇医药
像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和安排,让有经典特色与优势的院校举办各类经典师训班,快速培养合格的中医教师。
4.从地市州县甚或民间选调教师
中医院校的教师队伍近乎研究生化了,但含“中”量却令人担忧。可以从地市州县乃至民间选调一批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定的组织表达能力,热爱中医教育事业,年龄在50~65岁者,充实到中医教师队伍中,经短期培训后让他们走上讲台,给中医的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5.院校间实行教师互动
目前的教师队伍“近亲繁殖”十分严重,年轻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为数不多,学术空气沉闷,不利于教师的进取,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建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与协调下,院校间通过互商,实行多学科教师互动,取长补短。一般1年为1个周期,并作为一个制度长期坚持下去。通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初步让每个院校都能集其他院校学科优势之大成,让中医药学术及中医药事业真正迈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强化中医四大经典的地位
“文革”前湖北中医学院的四大经典课时每门均在120学时以上,改革开放的最初10年左右也维持在这个水平。由于一些原因曾一度下滑,目前又大幅回升,平均每门已达100学时,为全国之冠。但大多数院校的四大经典平均每门仅在60学时上下,四大经典的基础地位、主干地位未被确立,故建议恢复到每门120学时以上,每个专业都应如此,不容含糊敷衍。
设立中医顾问委员会
建议卫生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一个阵容强大的顾问委员会,委员由德高望重的专家出任,在部局党组领导下,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献计、献策。, 百拇医药(陈国权 湖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