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1723226
四诊并重 衷中参西 ——《四诊心法要诀》读后心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66期
     前不久,广东省中医院组织中医人员学习中医经典,在学习《四诊心法要诀》时,许多临床医生写了读书心得。《四诊心法要诀》是在吴谦编写的《医宗金鉴》中《四言色脉要诀》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编撰的,《医宗金鉴》作为清代的官方教科书,对学习中医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今刊出广东省中医院邓宏、吴伟霞撰写的学习《四诊心法要诀》心得体会两篇,从中可以看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和中医专业人员学习中医经典的必要性。 ——编者

    《四诊心法要诀》系清代吴谦所著,书中主要介绍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我认为掌握好中医四诊是治病根本,书中云:为弟子者,由是而学,熟读习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则造精微通幽显也,无难矣!通读本书后,方知自己学问之肤浅,叹于古人之精微通幽。古今名医成就者,都在四诊上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如《六十一难》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我常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现代的许多中医离开了现代检查手段会寸步难行?为什么现代的中医在治疗一个小小的感冒时开完中药后还不忘开点西药以求保险?这些问题曾经一度困扰我,在温习《四诊心法要诀》后,我方才感悟到:中医治病讲治病必求其本,求其因,只有抓住根本的病因病机以对症下药,方可效如蜉鼓,药到病除;而抓住病因病机的根本靠的就是中医四诊,今人不重四诊,唯靠西医检查协助诊断,或只会对“病”处方用药,或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名曰中西结合,实为对中医药药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因为四诊不精,病因病机不能了然于心,当然辨证用药就心中无数,这样不知病之根本,处方用药焉有良效呢?而临床疗效的日趋削弱,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对中医信心的下降,最后导致中医行业的危机。
, 百拇医药
    因此我以为,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中医从业者的四诊训练,中医临证一定要强调中医四诊,并且只有四诊并重,方可求本识源,同时不忘记衷中参西,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才能催生出更多的中医人才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略述体会如下:

    熟读精背 明其要义

    《四诊心法要诀》是我们打好中医基本功的一部重要书籍,只有四诊合参才能诊断全面,剖析明确,对我们临证实践确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能透析其中经典要义,并应用于临床,临床疗效一定会大大提高。如何透析呢?这就要求我们反复诵记,熟读精背,因为良好的记忆和理解书中要义是临床运用的第一步。如平素惰于习读或不求甚解,则临证时往往感叹于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学以致用 四诊并重

    不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运用中医四诊过于肤浅,或者简单的归纳成“看一眼、闻一下、问一句、摸一摸”,部分医生甚者省掉舌诊和脉诊这一环节,简单询问病人两句就处方开药,因此常有病人质问:医生没有切脉望舌就开中药了,这药方准吗?可见患者都明白中医处方前的四诊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是中医完整的诊治过程。其实望、闻、问、切各具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和任意缺漏,所以应该四诊合参,综合应用。如果我们能运用好这四诊,那会使临床诊疗如虎添翼。
, 百拇医药
    譬如《四诊心法要诀》中条文20:肝病善怒,面色当青,左有动气,转筋胁疼。诸风掉眩,疝病耳聋,目视惶惶,如将捕惊。本条论述的是肝病时,病者从性情、面色变化到将会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对临床指导意义就很大。如在临床诊治中,无论患者属于西医的何种疾病,只要其临床症状出现了性格烦躁易怒、面见青色或左胁下跳动疼痛等上述症状时,那么就该从肝实的病机上考虑,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多由于肝胆的湿热、火热、气滞、肝阳上亢所导致的,那么治疗上应该以清泻肝胆的湿热、实火或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方可药对病根,缓解病情。反之,当患者出现了视物昏花不清伴有耳鸣和心慌时,提示病因为肝虚,治疗上当以补肝虚为主方可取效。但如果医者望诊或问诊不详,遗漏了患者的这些重要信息,那如何乞求临床辨证准确呢?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医者治病首先要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所谓“治病必求其本”,只有抓住求疾病的本质,对症下药,方有良效。而治病求本的前提,就是中医四诊。如果不好好利用中医四诊,我们就很难探求疾病的本质,也就无法明确治疗的理、法、方、药。因为四诊是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去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诊治疾病过程中,四诊应该缺一不可,否则就容易遗漏重要的症候信息,影响医生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四诊并重”、“四诊合参”、“四诊并用”。而不是一些临床医生所谓的“只摸不看”或“只看不摸”甚则只是望望而已,不问也不摸,让人误以为他已达到“望而知之”的圣人境界了。
, http://www.100md.com
    不能以西医检查代替中医四诊

    近几十年来,西医的诊断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医学的检查确实帮助我们诊断出许多过去所谓的疑难疾病,为临床诊疗带来很大的方便。但现在我们的许多医生也越来越青睐仪器检查,一见到病人就是一系列检查如三大常规、各种生化、B超、心电图、X光、CT等等,在诊断时“不看病人光看报告”,他们几乎以西医检查取代了中医四诊,其原因要么是经济利益趋使要么是四诊不精对诊断没有把握。岂不知,如此以西医检查代替中医四诊,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一味的根据西医检查结果处方用药,缺少了中医四诊指导下的辨证施治,治疗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譬如在门诊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通过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直肠球炎或慢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其主诉是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在门诊已经投以理气和胃止痛或健脾理气消胀之品或西医消炎药及辅助消化的药物,但疗效欠佳,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经我们仔细询问发现,发现此类患者多伴有精神容易紧张或社会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而自己不能有效疏导和缓减这种压力,最后肝之气机失于调达而导致性格内向抑郁、郁闷或性情烦躁易怒,其胃脘部症状是由于肝郁横逆犯脾胃所导致,于是我们在前方中加入疏肝解郁、疏肝和胃之品,患者症状很快得到改善。这说明什么呢?如果我们眼里只有胃镜结果,忽略了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中医四诊,未收集到有关患者性情、精神及嗳气、胁痛等提示肝郁犯脾胃的四诊信息,只是对证给予西医的消炎和中医的理气止痛,而忽略了胃病的根本是由于肝郁导致的,治病未求其本,当然临床疗效不尽人意。
, 百拇医药
    由此不难发现,西医的检查诊断属于“就事论事”,只是发现病变之局部,而不能发现病之根本所在,此其一大局限。中医认为“有其内必形于外”,认为如果内脏有病变,必然会反应在体表上。相比仪器检查的“就事论事”,“四诊合参”从综合、整体的角度来诊断疾病,评估更加全面,能发现不少仪器发现不了的病症。例如肠胃功能紊乱,仪器并不能发现究竟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而通过望闻问切的综合分析,就能找出问题所在。而且四诊在某些病症的诊断方面比仪器检查更为精确。譬如有些人夏天冷饮吃多了会觉得胃疼,通过中医望闻问切来诊断,属中医“阳气凝泣,不通则痛”的病因范畴,是胃寒的表现,治疗时就应该服用一些温胃散寒的药物,民间常用的“生姜红糖茶”就具有这样的功效。而通过西医的胃镜检查,这些症状就被诊断为胃炎,需要抗菌消炎,则是一种清热的治疗,而以中药消炎则常选用清热解毒类的中药,胃寒病人用之,无疑于雪上加霜。可见,我们如果仅凭着仪器检查结果来给病人开处方,就可能适得其反。

    衷中参西 西为中用

, 百拇医药     我们反对以西医检查代替中医四诊,但并不代表就一味排斥西医检查,应该认识到,中医师开化验单其实是一种进步。只有“中西合璧,西为中用”才是对患者的负责。中医学是一门包容和不排外的医学,凡是对我们有利于我们诊治疾病、救治病患的现代医学技术,我们都可以用“拿来主义”来让其中医服务,做到“中西合璧、优势互补”。这在医学诊断上就是,中医看病自然得坚持望闻问切,但在诊断之后如果还有些疑问,那就可以借助先进仪器的“火眼金睛”来帮助辨别。让现代医学技术来弥补中医四诊在微观和局部诊断方面的不足,使医者能从中西医两个层面来了解疾病的本质,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总之,中医四诊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根本,脱离了中医四诊的中医不再是真正的中医,而一味依赖西医检查只会让中医走向没落,只有把中医四诊与现代医学技术互为补充的结合运用在一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系统、真实地认知疾病,才能更准确的对证、对病下药,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中西医诊疗技术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http://www.100md.com(邓 宏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