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别误诊为风湿病
近年,由于静脉滥用药物、介入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且临床表现较既往不同,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以关节、肌肉症状为首发表现,这类病人往往早期并没有心脏方面的症状,自然多在骨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就诊,常常导致误诊。
国外学者在1970年即注意到了骨骼肌肉表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重要性,以后也有陆续的报道,患者可以表现为关节痛、关节炎、颈背痛、腰痛、肌痛等,发生率为25%~45%,其中27%可以这些表现为首发症状。这些病人大多表现为关节痛、肌痛、腰背痛等,且以这些症状为首发表现,关节受损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膝、踝、髋、腕等关节,多为不对称性肿痛;肌肉症状主要为腓肠肌、四肢肌肉或全身弥漫性酸痛。
那么,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呢?本病是由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容易累及心瓣膜,其特征性病理损害为赘生物形成。多发生在原有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但也可发生在正常心瓣膜上。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心脏杂音、肝脾大、皮肤病损、动脉栓塞、心衰、心律失常等。但越来越多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误诊难以避免,有医生报道一组误诊率达77.8%。当本病以关节痛、血沉快、RF阳性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风湿性疾病;以贫血、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以相应血管征象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脑梗死、肺栓塞;以发热、寒战、肺部阴影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如肺炎、肺结核、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等。
其实,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是临床的疑难杂症,早期误诊主要发生在非心内科,专科医生的思维定势,对出现关节、肌肉病变患者往往首先考虑风湿性疾病或骨关节病。因此,对这类病人按风湿病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能解释的情况时,要及时调整思路,考虑到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及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鉴别诊断。
(北京 马晓汀), 百拇医药
国外学者在1970年即注意到了骨骼肌肉表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重要性,以后也有陆续的报道,患者可以表现为关节痛、关节炎、颈背痛、腰痛、肌痛等,发生率为25%~45%,其中27%可以这些表现为首发症状。这些病人大多表现为关节痛、肌痛、腰背痛等,且以这些症状为首发表现,关节受损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膝、踝、髋、腕等关节,多为不对称性肿痛;肌肉症状主要为腓肠肌、四肢肌肉或全身弥漫性酸痛。
那么,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呢?本病是由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容易累及心瓣膜,其特征性病理损害为赘生物形成。多发生在原有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但也可发生在正常心瓣膜上。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心脏杂音、肝脾大、皮肤病损、动脉栓塞、心衰、心律失常等。但越来越多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误诊难以避免,有医生报道一组误诊率达77.8%。当本病以关节痛、血沉快、RF阳性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风湿性疾病;以贫血、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以相应血管征象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脑梗死、肺栓塞;以发热、寒战、肺部阴影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如肺炎、肺结核、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为肾小球肾炎等。
其实,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是临床的疑难杂症,早期误诊主要发生在非心内科,专科医生的思维定势,对出现关节、肌肉病变患者往往首先考虑风湿性疾病或骨关节病。因此,对这类病人按风湿病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能解释的情况时,要及时调整思路,考虑到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及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鉴别诊断。
(北京 马晓汀),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