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制度安排 ——对新医改配套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对新医改配套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文/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图/本报记者 熊光明
编者按
2008年12月30日下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12位成员,专程到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进行调研。该协会副会长和相关企业代表与国家医改小组相关领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讨。通过交流,各方消除了在 “药价虚高的原因”、“ 现行医疗卫生领域问题的症结”、“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途径”等方面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一些误解,而且就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本身及需要修改的多处地方达成了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该协会就新医改配套政策的制定又提出了建议,本版予以刊登,仅供广大读者和有关方面参考。本刊欢迎广大读者就新医改配套政策的制定参与讨论。
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国家16个部委办局精心准备两年多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过公开上网征集意见修改后,已经在国务院1月21日会议上原则通过。我们深感党中央、国务院所制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非常正确和具有前瞻性的。那么接下来的配套政策或实施方案能否体现 “十七大”报告精神,切实实施“四个分开”,则是医改是否成功的前提条件。
根据“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我们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应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的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因此,新医改方案使全国百姓翘首以待,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13亿百姓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主体——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更是充满期待。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因为现行的医药卫生体制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弊端,主要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和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垄断体系,其表现为:一方面是“看病难、看病贵”,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是社会资源浪费惊人,国家财政的投入、人力资源的投入、药品资源的投入,相当一部分被浪费掉了。这种体制不改革,政府投入再多百姓也得不到实惠。要实现体制改革的目标,“关键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方向,打破垄断,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建议在制定实施各项配套政策时,不折不扣地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