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基础研究
编号:11741251
愿“阴性结果”论文不再难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3.03
     □天白

    在各种医药学专业期刊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获得阳性结果的研究论文,而实验结果阴性或实验失败的论文“身影”难觅。据《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研究人员调查了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的抗抑郁药临床试验中的出版偏见,发现阳性结果试验更容易被发表,发表的抗抑郁药研究论文94%为阳性结果。而国内也有学者曾统计了1997年国内出版的50多种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的科研论著3718篇,发现仅有凤毛麟角的5篇属于阴性结果。

    为什么造成这种发表偏倚现象?推测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研究者认为阴性结果没有太大价值或是出于阴性结果不易发表的顾虑而没有投稿;二是杂志期刊的审稿人选择稿件时,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代表成功的“阳性”结果论文,而将“阴性”者置于废纸堆中。对于这种现象,大家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其实,“重阳轻阴”的做法并不可取,危害不小。

    首先,不符合科学的本质规律。医药研究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前进的过程中,涉及的未知数不胜数,遇到的挫折自然难以计数,失败也就难以避免。因此,科研工作可能会得到一些期望的阳性结果,但更多的可能还是阴性结果,成功和失败犹如一对“孪生兄弟”——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实际上,一些阴性结果价值并不逊于阳性结果,可以警示后来者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更快地走出科研的“困境”,进一步推动医药研究的进步。正如爱迪生所言:“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因为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其次,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医药科研活动的本质决定了其成功是建立在大量的失败和挫折基础之上的,但专业期刊、杂志如果只发表成功的案例,而没有或少有记录那些成功之前经历失败、挫折的艰难探索研究,其后果容易造就报喜(成功)不报忧(失败)的学术氛围,诱导一些治学态度不端、素质不高者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此外,阳性与阴性两种结果在学术上的交锋、争鸣,往往比一家之言、顺势思维更易碰撞出创造的火花,给人启迪。这种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对于促进医药学的前进是大有裨益的。

    而发表偏倚的医药研究论文更具有的潜在严重后果,则是可能误导药物的真实疗效,致使治疗决策失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提倡让那些设计严谨、方法科学,但获得阴性结果的医药学研究论文能获得与阳性结果者同等发表的机会,让“阴阳之花”同时绽放在学术期刊杂志的舞台,共同推动医药科研的发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