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41090
监督细贵药材投料 杜绝生产偷工减料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0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3.10
     □本报记者 龚翔

    在传统中医领域,一些拥有精湛医术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有时会面临这样的尴尬:明明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用药组方,可患者按照处方买药吃了不少,病情就是不见好转。“这种‘方对药不灵’的情形,主要是饮片质量难以保证所致。”中国中医研究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过去用药对药材产地、生长年限、炮制加工等各个方面都非常讲究,而现在的药材已很难达到传统要求,加之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劣质甚至假冒的中药材混迹市场。“用这样的饮片进行组方,药效预期肯定难以达到。”

    “方对药不灵”揭示细贵药材投料“鱼龙混杂”

    某机构一项调查表明:中药材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向名贵中药材转移的现象愈演愈烈。以牛黄为例,我国每年需求量约在500吨左右,而目前国内天然牛黄年产量却不足1吨。“这么大的差额靠什么‘填平’?使用走私、掺假牛黄或人工牛黄已是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该机构负责人说,“用这样的原料生产药品,疗效当然得不到保证。”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近日,记者在北京一家药店看到,不同厂家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差别极大,有的2.5元/粒,有的8.8元/粒,高的甚至230元/粒。“同类产品差价为何如此大?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呢?”面对记者的疑惑,该负责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些低价位的安宫牛黄丸肯定是用人工牛黄生产的。”“可是,其说明书标签上明明印着‘牛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自2002年我国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以来,国内市场上天然牛黄的价格不断攀升,若使用天然牛黄或者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投料,按目前生产企业的工厂成本、销售成本、销售利润等计算,安宫牛黄丸成本不低于60元,再加上流通渠道所产生的费用,价格应在70元左右。

    以人工牛黄冒充天然牛黄,其危害在于威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为加强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品种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曾以国食药监注〔2004〕21号文件明确规定,在42种“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处方中,“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