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54kb)。
·综述·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何丰华1
武维屏2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100029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 北京 100700)
关键词: 乌梅丸; 临床应用; 综述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 , 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 补
泻兼施、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 , 具有
温脏安蛔之功 , 亦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利。临床诸
多医家谨守病机 , 辨证施治 , 随证化裁 , 将其广泛应用于
内、妇、皮肤、儿科等疾病 , 常收显著疗效。
呼吸系统
崔氏等[1 ]
以本方加减化裁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
(SDA) , 取得较好疗效。认为 SDA 的、病机特点为阴虚风
动、寒热错杂 , 而厥阴主风论是本方治疗 SDA 的证治基
础。临床运用本方治疗 SDA时多根据在激素撤减过程的不
同阶段 , 辨别其虚实、寒热、病情、诱因等因素 , 调整用
药。如本虚以肝肾阴虚甚者 , 重用乌梅 , 酌加白芍; 以肾
阳虚为主者 , 重用附子、干姜、细辛 , 同时以肉桂代桂枝;
以气血虚为主者 , 重用人参 (常以党参或太子参代) 、当
归; 肺热为主者 , 以椒目代川椒 , 酌加黄芩; 阴虚火旺明
显者 , 重用黄柏 , 酌加知母; 痰湿重者 , 重用干姜、川椒、桂枝等; 风甚 , 重用乌梅; 阴虚风动为主者 , 酌加五味子;
肝阳化风者 , 酌加钩藤; 外感风邪诱发哮喘加重者 , 重用
细辛 , 酌加防风; 因情志不遂 , 肝气郁结而诱发哮喘加剧
者 , 酌加柴胡、白芍。季氏[2 ]
亦报道以本方改汤剂治疗
SDA , 激素撤减成功率较高。并指出因本方改丸为汤 , 细
辛可加大剂量应用以发挥其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刘
氏[3 ]
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中发现 , 以此厥阴主方治疗肝
风犯肺之证 , 具有灵活变通之妙。本方重在用酸以敛肝熄
风 , 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 , 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
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等病 , 若以肝肺同
病而内有风象 , 疑寒疑热、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 , 以此
方化裁试治 , 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消化系统
1. 胃痛、痞满 余氏[4 ]
以本方为主 , 加入乌贼骨及浙
贝母冲服 , 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62 例 , 其中浅表性胃炎
48例 ,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 例 , 疗程 1 个月。结果:
痊愈 12 例 ( 1914 %) , 好转 47 例 ( 7518 %) , 无效 3 例
(418 %) 。简氏[5 ]
认为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 , 而且是理肝
要剂 , 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 , 皆可以其酸
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 , 全面加以调理。同时强调 , 运用
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 , 乘虚内扰脾胃 , 治疗勿
忘重用酸收之品和调整寒热比例 , 这是临证取效的保证。
樊氏[6 ]
以乌梅丸化裁组成胃萎灵 , 用以治胃癌前病变 , 取
效满意。并通过实验观察本方对环磷酰胺 (CPA) 诱发小
鼠骨髓多染红细胞 (PCES) 微核形成的影响 , 对小鼠鸟氨
酸脱羧酶 (ODC) 活性及巴豆诱发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
化的影响 , 证明该方逆转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可能
与其抗诱变作用、抗促癌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通讯作者: 何丰华,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 号156 号信箱
2. 呃逆 常氏[7 ]
治疗 1 例呃逆不止 3 月余患者 , 其因
与同事争吵 , 情志抑郁而致 , 曾服中西药无效 , 以本方加
减以调整气机 , 服药 6 剂 , 呃逆止。陈氏[8 ]
受叶天士“肝
木乘胃气至咽者 , 随方加乌梅之治”的启发 , 以本方治疗 1
例因情志不畅而致呃逆不止 4 月余患者 , 从敛肝着手 , 和
胃生津 , 使气机调畅 , 5 剂而呃逆止。
3. 泄泻、痢疾 王氏[9 ]
亦报道以本方改为汤剂加减治
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3 例 , 分肝旺脾虚型、寒湿
积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 4 型。腹痛加白芍、延
胡索; 大便滑利加赤石脂; 大便带黏冻样加白芷、马齿苋;
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 舌苔厚腻加厚朴、苍术; 寒湿积
聚去当归、党参 , 加小茴香、茯苓; 脾肾阳虚加巴戟天、补骨脂; 肝旺脾虚加柴胡、鸡内金; 湿热蕴结去附子加白
头翁、秦皮; 结果总有效率为 86194 %。路氏[10 ]
以本方为
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3 例 , 偏虚寒者 , 去黄柏 , 加炒
白芍、肉豆蔻、煨诃子、乌药等; 偏实热者 , 去细辛、干
姜、附片 , 加生薏苡仁、炒白芍、陈皮等; 腹痛即泻、泻
后痛减者 , 合痛泻要方; 便秘者 , 加广木香、酸枣仁、火
麻仁。1 个月为 1 疗程 , 结果 33 例中 , 治愈 17 例 , 显效 9
例 , 有效 4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效率 9019 % , 平均 2 个疗
程。薛氏[11 ]
以本方加减治疗伪膜性肠炎 5 例 , 气阴两虚者
加南沙参、北沙参、玄参; 气虚甚者以小红参易党参; 夹
瘀者加丹参、莪术、泽兰; 腹痛甚者加醋延胡索、乌药;
腹胀甚者加枳实、香附 , 结果痊愈 4 例 , 好转 1 例。曹
氏[12 ]
以本方加味治疗克隆病21 例 , 脾肾虚寒证明显者白头
翁、黄连、黄柏、秦皮用小剂量 , 其它药用大剂量; 发热
· 748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第 19 卷第 12 期或上焦有热者 , 白头翁用大剂量 , 其它药用小剂量; 腹中
有积块者加三棱、莪术 ......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何丰华1
武维屏2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100029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 北京 100700)
关键词: 乌梅丸; 临床应用; 综述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 , 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 补
泻兼施、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 , 具有
温脏安蛔之功 , 亦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利。临床诸
多医家谨守病机 , 辨证施治 , 随证化裁 , 将其广泛应用于
内、妇、皮肤、儿科等疾病 , 常收显著疗效。
呼吸系统
崔氏等[1 ]
以本方加减化裁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
(SDA) , 取得较好疗效。认为 SDA 的、病机特点为阴虚风
动、寒热错杂 , 而厥阴主风论是本方治疗 SDA 的证治基
础。临床运用本方治疗 SDA时多根据在激素撤减过程的不
同阶段 , 辨别其虚实、寒热、病情、诱因等因素 , 调整用
药。如本虚以肝肾阴虚甚者 , 重用乌梅 , 酌加白芍; 以肾
阳虚为主者 , 重用附子、干姜、细辛 , 同时以肉桂代桂枝;
以气血虚为主者 , 重用人参 (常以党参或太子参代) 、当
归; 肺热为主者 , 以椒目代川椒 , 酌加黄芩; 阴虚火旺明
显者 , 重用黄柏 , 酌加知母; 痰湿重者 , 重用干姜、川椒、桂枝等; 风甚 , 重用乌梅; 阴虚风动为主者 , 酌加五味子;
肝阳化风者 , 酌加钩藤; 外感风邪诱发哮喘加重者 , 重用
细辛 , 酌加防风; 因情志不遂 , 肝气郁结而诱发哮喘加剧
者 , 酌加柴胡、白芍。季氏[2 ]
亦报道以本方改汤剂治疗
SDA , 激素撤减成功率较高。并指出因本方改丸为汤 , 细
辛可加大剂量应用以发挥其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刘
氏[3 ]
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中发现 , 以此厥阴主方治疗肝
风犯肺之证 , 具有灵活变通之妙。本方重在用酸以敛肝熄
风 , 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 , 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
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等病 , 若以肝肺同
病而内有风象 , 疑寒疑热、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 , 以此
方化裁试治 , 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消化系统
1. 胃痛、痞满 余氏[4 ]
以本方为主 , 加入乌贼骨及浙
贝母冲服 , 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62 例 , 其中浅表性胃炎
48例 ,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 例 , 疗程 1 个月。结果:
痊愈 12 例 ( 1914 %) , 好转 47 例 ( 7518 %) , 无效 3 例
(418 %) 。简氏[5 ]
认为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 , 而且是理肝
要剂 , 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 , 皆可以其酸
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 , 全面加以调理。同时强调 , 运用
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 , 乘虚内扰脾胃 , 治疗勿
忘重用酸收之品和调整寒热比例 , 这是临证取效的保证。
樊氏[6 ]
以乌梅丸化裁组成胃萎灵 , 用以治胃癌前病变 , 取
效满意。并通过实验观察本方对环磷酰胺 (CPA) 诱发小
鼠骨髓多染红细胞 (PCES) 微核形成的影响 , 对小鼠鸟氨
酸脱羧酶 (ODC) 活性及巴豆诱发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
化的影响 , 证明该方逆转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可能
与其抗诱变作用、抗促癌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通讯作者: 何丰华,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 号156 号信箱
2. 呃逆 常氏[7 ]
治疗 1 例呃逆不止 3 月余患者 , 其因
与同事争吵 , 情志抑郁而致 , 曾服中西药无效 , 以本方加
减以调整气机 , 服药 6 剂 , 呃逆止。陈氏[8 ]
受叶天士“肝
木乘胃气至咽者 , 随方加乌梅之治”的启发 , 以本方治疗 1
例因情志不畅而致呃逆不止 4 月余患者 , 从敛肝着手 , 和
胃生津 , 使气机调畅 , 5 剂而呃逆止。
3. 泄泻、痢疾 王氏[9 ]
亦报道以本方改为汤剂加减治
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3 例 , 分肝旺脾虚型、寒湿
积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 4 型。腹痛加白芍、延
胡索; 大便滑利加赤石脂; 大便带黏冻样加白芷、马齿苋;
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 舌苔厚腻加厚朴、苍术; 寒湿积
聚去当归、党参 , 加小茴香、茯苓; 脾肾阳虚加巴戟天、补骨脂; 肝旺脾虚加柴胡、鸡内金; 湿热蕴结去附子加白
头翁、秦皮; 结果总有效率为 86194 %。路氏[10 ]
以本方为
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3 例 , 偏虚寒者 , 去黄柏 , 加炒
白芍、肉豆蔻、煨诃子、乌药等; 偏实热者 , 去细辛、干
姜、附片 , 加生薏苡仁、炒白芍、陈皮等; 腹痛即泻、泻
后痛减者 , 合痛泻要方; 便秘者 , 加广木香、酸枣仁、火
麻仁。1 个月为 1 疗程 , 结果 33 例中 , 治愈 17 例 , 显效 9
例 , 有效 4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效率 9019 % , 平均 2 个疗
程。薛氏[11 ]
以本方加减治疗伪膜性肠炎 5 例 , 气阴两虚者
加南沙参、北沙参、玄参; 气虚甚者以小红参易党参; 夹
瘀者加丹参、莪术、泽兰; 腹痛甚者加醋延胡索、乌药;
腹胀甚者加枳实、香附 , 结果痊愈 4 例 , 好转 1 例。曹
氏[12 ]
以本方加味治疗克隆病21 例 , 脾肾虚寒证明显者白头
翁、黄连、黄柏、秦皮用小剂量 , 其它药用大剂量; 发热
· 748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第 19 卷第 12 期或上焦有热者 , 白头翁用大剂量 , 其它药用小剂量; 腹中
有积块者加三棱、莪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