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92kb)。
脊柱滑脱诊断及治疗
一、定义
? 脊柱滑脱(Spondyol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向前或向后滑动或脱位。
? 此名词来源于希腊语,1845年,Kilian首先使用了滑脱这一名词,Spondylos意味椎体,Olisthesis意思是滑脱。
二、 病因与病理
? 其常见的病因是椎弓不连或称峡部裂,最常见的部位在L5S1。但直到近20年,才逐步认识了脊椎滑脱症的各种病因。
? 正常的腰骶角使腰5有向前下方滑动的倾向,但为其下方的上关节突(S1)抵消,腰骶间的椎间盘也是阻挡其向前滑动的重要结构。因此,当峡部崩裂,尤其是两侧峡部崩裂者,如同时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则易发生椎体滑脱。滑脱产生以后,躯干的重心发生改变,使腰部前凸增加,腰骶部过度后凸,更使向前滑移的力量加大。
三、滑脱的分类
? Wiltse及其合作者根据病因将脊柱滑脱分为五类。
? I型,发育不良型:为S1上关节突或椎弓有先天性缺损
? II型,峡部型:病变在关节突间(峡部)。
? Ⅲ型,退变型:继发于已长期存在的退变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突和椎间盘的不稳定而发生滑脱。
? IV型,创伤型: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不包括关节突间部)的急性骨折。
? V型,病理型: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成骨不全、畸形性骨炎等的椎弓根病损。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 (一) 症状和体征
? 症状:脊柱滑脱不一定有症状,不少病人系因其他原因拍片时无意发现。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其病程多数较轻,往往劳累以后加剧,也可因轻度外伤开始。适当的休息或服止痛药以后多有好转,故病史多较长。腰痛初为间歇性,以后则可呈持续性,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休息也不能缓解。可同时向骶尾部、臀部或大腿后方放射。若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可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
? 体格检查:腰椎生理前突增加。病椎的棘突后突,而其上方的棘突移向前方,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上,局部产生凹陷,骶骨后凸增加。腰骶间压痛,背伸肌多呈紧张状态。要不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下肢运动、感觉及反射多无异常。有根性症状者可根据神经分布作出判断。
X-线片表现
? 凡临床检查疑为椎弓根崩裂者均常规拍摄正、侧及左右45度斜位X线片
? ⒈ 正位片:常难以显示椎弓根崩裂和脊柱滑脱,但在滑脱明显时,可见Brailsford弓形线,系滑脱椎体的重叠线。
? ⒉ 侧位片:常无阳性发现,但少数两侧性,尤其是崩裂的间隙较宽者可见斜性透明裂缝,并有不同程度向前、向后分开。脊柱滑脱者侧位片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并可用以下的方法测量滑脱程度:
? Meyerding提出滑移分度如下:I度滑脱为0-25%的移位,? II度滑脱为25%-50%,? Ⅲ度滑脱为50%-75%,? IV度滑脱为大于75%以上的移位。
? ⒊ 斜位片:斜位片椎弓图象如狗形,其狗颈就是指峡部,如有椎弓崩裂,则狗颈上显示有裂隙阴影,狗颈戴上?°项链?±,典型者可见其上方脊椎的下关节突和下方椎体的上关节突部分进入峡部裂隙,似两把?°尖刀?±将?°颈?±部切断一样。图:
? 若峡部无裂隙,也可表现为峡部细长。且其上方脊椎的下关节突和下方椎体的上关节突均紧靠峡部,似有将要切断?°颈?±部的趋势,故称为椎弓崩裂前征。
诊断:
? 临床诊断依靠症状、体征和X线摄片,尤其是腰椎左右斜位片,通常并不困难,必需明确两点:①椎弓崩裂、脊柱滑脱与腰痛的关系,是否为腰痛的原因。②有否神经根或马尾受压症状,是否必需做脊髓造影、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
五 脊椎滑脱的治疗
? ㈠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封闭、理疗、推拿、避免腰部负荷、腰围或支架应用及短期休息等。必须知道,保守治疗适合于所有的病人,而且多数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只有少数腰痛症状持续、反复发生或保守治疗无效者才适应外科手术治疗。
? ㈡ 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植骨融合加适当的内固定,随着各种脊椎内固定的发展,使复位以后的稳定性增加,提高了植骨融合的成功率,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因此,内固定的应用使近年来本症治疗的一大进展。
? 脊椎滑脱是否需要复位,以往存在争议。1976年Machemson认为滑脱<50%大多不需要复位。1988年,Dick认为滑脱<50%无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作原位外侧融合,同时加用内固定器。术后立即获得稳定,缩短康复时间及提高植骨融合率。1986年,Matthi-ass主张滑脱>30%,有进行性滑脱倾向及神经功能障碍者需复位融合 ......
脊柱滑脱诊断及治疗
一、定义
? 脊柱滑脱(Spondyol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向前或向后滑动或脱位。
? 此名词来源于希腊语,1845年,Kilian首先使用了滑脱这一名词,Spondylos意味椎体,Olisthesis意思是滑脱。
二、 病因与病理
? 其常见的病因是椎弓不连或称峡部裂,最常见的部位在L5S1。但直到近20年,才逐步认识了脊椎滑脱症的各种病因。
? 正常的腰骶角使腰5有向前下方滑动的倾向,但为其下方的上关节突(S1)抵消,腰骶间的椎间盘也是阻挡其向前滑动的重要结构。因此,当峡部崩裂,尤其是两侧峡部崩裂者,如同时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则易发生椎体滑脱。滑脱产生以后,躯干的重心发生改变,使腰部前凸增加,腰骶部过度后凸,更使向前滑移的力量加大。
三、滑脱的分类
? Wiltse及其合作者根据病因将脊柱滑脱分为五类。
? I型,发育不良型:为S1上关节突或椎弓有先天性缺损
? II型,峡部型:病变在关节突间(峡部)。
? Ⅲ型,退变型:继发于已长期存在的退变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突和椎间盘的不稳定而发生滑脱。
? IV型,创伤型: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不包括关节突间部)的急性骨折。
? V型,病理型: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成骨不全、畸形性骨炎等的椎弓根病损。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 (一) 症状和体征
? 症状:脊柱滑脱不一定有症状,不少病人系因其他原因拍片时无意发现。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其病程多数较轻,往往劳累以后加剧,也可因轻度外伤开始。适当的休息或服止痛药以后多有好转,故病史多较长。腰痛初为间歇性,以后则可呈持续性,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休息也不能缓解。可同时向骶尾部、臀部或大腿后方放射。若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可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
? 体格检查:腰椎生理前突增加。病椎的棘突后突,而其上方的棘突移向前方,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上,局部产生凹陷,骶骨后凸增加。腰骶间压痛,背伸肌多呈紧张状态。要不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下肢运动、感觉及反射多无异常。有根性症状者可根据神经分布作出判断。
X-线片表现
? 凡临床检查疑为椎弓根崩裂者均常规拍摄正、侧及左右45度斜位X线片
? ⒈ 正位片:常难以显示椎弓根崩裂和脊柱滑脱,但在滑脱明显时,可见Brailsford弓形线,系滑脱椎体的重叠线。
? ⒉ 侧位片:常无阳性发现,但少数两侧性,尤其是崩裂的间隙较宽者可见斜性透明裂缝,并有不同程度向前、向后分开。脊柱滑脱者侧位片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并可用以下的方法测量滑脱程度:
? Meyerding提出滑移分度如下:I度滑脱为0-25%的移位,? II度滑脱为25%-50%,? Ⅲ度滑脱为50%-75%,? IV度滑脱为大于75%以上的移位。
? ⒊ 斜位片:斜位片椎弓图象如狗形,其狗颈就是指峡部,如有椎弓崩裂,则狗颈上显示有裂隙阴影,狗颈戴上?°项链?±,典型者可见其上方脊椎的下关节突和下方椎体的上关节突部分进入峡部裂隙,似两把?°尖刀?±将?°颈?±部切断一样。图:
? 若峡部无裂隙,也可表现为峡部细长。且其上方脊椎的下关节突和下方椎体的上关节突均紧靠峡部,似有将要切断?°颈?±部的趋势,故称为椎弓崩裂前征。
诊断:
? 临床诊断依靠症状、体征和X线摄片,尤其是腰椎左右斜位片,通常并不困难,必需明确两点:①椎弓崩裂、脊柱滑脱与腰痛的关系,是否为腰痛的原因。②有否神经根或马尾受压症状,是否必需做脊髓造影、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
五 脊椎滑脱的治疗
? ㈠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封闭、理疗、推拿、避免腰部负荷、腰围或支架应用及短期休息等。必须知道,保守治疗适合于所有的病人,而且多数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只有少数腰痛症状持续、反复发生或保守治疗无效者才适应外科手术治疗。
? ㈡ 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植骨融合加适当的内固定,随着各种脊椎内固定的发展,使复位以后的稳定性增加,提高了植骨融合的成功率,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因此,内固定的应用使近年来本症治疗的一大进展。
? 脊椎滑脱是否需要复位,以往存在争议。1976年Machemson认为滑脱<50%大多不需要复位。1988年,Dick认为滑脱<50%无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作原位外侧融合,同时加用内固定器。术后立即获得稳定,缩短康复时间及提高植骨融合率。1986年,Matthi-ass主张滑脱>30%,有进行性滑脱倾向及神经功能障碍者需复位融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9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