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21页 |
第9页 |
参见附件(251kb)。
中国医药古籍宝典系列之:
温 热 论
温 热 论
(清 - 叶桂、顾景文)
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
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 卫之后方言气, 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
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
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
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
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然后化热入
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
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
根、 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
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
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
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
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
战汗透邪, 法宜益胃, 令邪与汗并, 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
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
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
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
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
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
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
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
结。 里结于何, 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
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
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
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
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再人之体, 脘在腹上, 其地位处于中, 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
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
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
脘中痞闷, 宜从开泄, 宣通气滞, 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
流动之品可耳。
苦泄
适应症
湿热或痰热阻于胸脘,气机郁滞,苔黄浊(湿
已化热)
作用
苦寒清化泄降(苦辛开降)
方剂
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药物
枳实、川连、全瓜蒌、半夏等(药性偏苦寒)
开泄
适应症
中焦湿阻气滞,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
不渴(湿重于热)
作用
轻苦微辛,流气化湿
方剂
三仁汤
药物
杏仁、蔻仁、橘皮、桔梗等(药性偏苦温)
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
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
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
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
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
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论湿]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
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 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
身寒者, 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 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
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
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
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
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
同矣。
[邪入营血]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
不解, 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 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
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
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
热方中。 若加烦躁, 大便不通, 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
为要。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
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仿徨矣,必验之于
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
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白苔]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
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
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
透于外,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
可救药。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
痕血迹者, 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
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
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
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再舌上白苔粘腻, 吐出浊厚涎沫, 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 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 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
退。若舌上苔如碱者 ......
温 热 论
温 热 论
(清 - 叶桂、顾景文)
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
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 卫之后方言气, 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
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
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
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
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然后化热入
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
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
根、 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
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
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
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
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
战汗透邪, 法宜益胃, 令邪与汗并, 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
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
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
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
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
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
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
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
结。 里结于何, 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
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
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
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
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再人之体, 脘在腹上, 其地位处于中, 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
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
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
脘中痞闷, 宜从开泄, 宣通气滞, 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
流动之品可耳。
苦泄
适应症
湿热或痰热阻于胸脘,气机郁滞,苔黄浊(湿
已化热)
作用
苦寒清化泄降(苦辛开降)
方剂
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药物
枳实、川连、全瓜蒌、半夏等(药性偏苦寒)
开泄
适应症
中焦湿阻气滞,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
不渴(湿重于热)
作用
轻苦微辛,流气化湿
方剂
三仁汤
药物
杏仁、蔻仁、橘皮、桔梗等(药性偏苦温)
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
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
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
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
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
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论湿]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
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 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
身寒者, 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 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
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
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
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
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
同矣。
[邪入营血]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
不解, 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 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
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
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
热方中。 若加烦躁, 大便不通, 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
为要。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
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仿徨矣,必验之于
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
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白苔]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
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
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
透于外,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
可救药。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
痕血迹者, 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
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
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
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再舌上白苔粘腻, 吐出浊厚涎沫, 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 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 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
退。若舌上苔如碱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KB,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