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治糖尿病比国外早200年
编者按: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糖尿病这一世界性的疾病,中医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为此,本期特别邀请权威中医学专家,为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糖尿病的。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富起来的病”。人们从“有啥吃啥”步入了“吃啥有啥”的时代,开始变得“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这才有了糖尿病。“要说解放前,饭都吃不饱,谁得糖尿病啊!”张阿姨的一句话说出了许多读者的心声。
糖尿病,自古就是富贵病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中医称其为‘消渴证’。”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表示,它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与饮食失节、肾精亏损有关。
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而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其父患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他针对消渴病制订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并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这比公元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就是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糖尿病,中医分三型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于糖尿病也不例外。”刘红旭说,就像西医里糖尿病被分为1型、2型一样,中医认为,糖尿病大致可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症状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阴虚内热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消渴”。其余的表现还有舌红、怕热、出汗、便秘等。刘红旭表示,“这些看起来跟‘上火’类似的内热症状,很可能也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内热伤津,久则阴虚,阴虚久可伤及气,病人会出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等表现,这就是前文提及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中期)。第三型是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主要表现为怕冷、尿少、食欲不振、脚后跟软、腰酸腿软等。此外,糖尿病到了后期合并心脏、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就可能是出现了血淤症状,需要进行活血化淤治疗。
“三多一少”有时不明显
中医诊断糖尿病,也和西医一样,强调“三多一少”的症状,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许多中老年患者,往往被诊断出糖尿病时就是气阴两虚型甚至阴阳两虚型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在他们身上并不明显。”刘红旭提醒道,有些人进食量、喝水量、排尿量都没怎么变大,一样有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胡楚青)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富起来的病”。人们从“有啥吃啥”步入了“吃啥有啥”的时代,开始变得“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这才有了糖尿病。“要说解放前,饭都吃不饱,谁得糖尿病啊!”张阿姨的一句话说出了许多读者的心声。
糖尿病,自古就是富贵病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中医称其为‘消渴证’。”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表示,它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与饮食失节、肾精亏损有关。
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而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其父患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他针对消渴病制订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并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这比公元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就是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糖尿病,中医分三型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于糖尿病也不例外。”刘红旭说,就像西医里糖尿病被分为1型、2型一样,中医认为,糖尿病大致可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症状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阴虚内热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消渴”。其余的表现还有舌红、怕热、出汗、便秘等。刘红旭表示,“这些看起来跟‘上火’类似的内热症状,很可能也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内热伤津,久则阴虚,阴虚久可伤及气,病人会出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等表现,这就是前文提及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中期)。第三型是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主要表现为怕冷、尿少、食欲不振、脚后跟软、腰酸腿软等。此外,糖尿病到了后期合并心脏、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就可能是出现了血淤症状,需要进行活血化淤治疗。
“三多一少”有时不明显
中医诊断糖尿病,也和西医一样,强调“三多一少”的症状,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许多中老年患者,往往被诊断出糖尿病时就是气阴两虚型甚至阴阳两虚型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在他们身上并不明显。”刘红旭提醒道,有些人进食量、喝水量、排尿量都没怎么变大,一样有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胡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