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傍客”之力打好“科普牌”
读《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傍客何时休”一文,深有同感,中医“傍客”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但笔者同时认为:“傍中医”现象,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堵肯定堵不了,只能疏导,并且加以利用,规范管理,借此打好中医“科普牌”。
随着西学东渐,近百年来,中医虽然阵地萎缩,但仍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老百姓相信中医“这包药”。记得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区卫生院工作,有不少农民在夏天入伏的时候,常到医院来找我给他开附片炖鸡(加入其他补药)。说明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对他们影响很深。同时,也有很多居民到医院来开玄麦甘桔汤加菊花、银花泡茶喝,清热生津。还有很多老百姓在妇女生小孩后也先要找中医大夫开两服中药吃,认为吃了中药才能吃鸡。大多数市民也有热天泡荆芥、薄荷茶喝的习惯,认为可以清热解暑。到了春天,又有很多学校熬大锅中药给学生喝,预防流感。
现在的确有很多“洗脚城”或“美容院”都在使用中药,餐馆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我们县城“桥头鱼庄”的鱼火锅,经常座无虚席,基本上天天爆满,火锅中就有大量的党参、当归、白豆蔻、老姜等。又如我们县城居民很爱吃称作“烧腊”的卤菜,其卤料就是用八角、小茴香、桂皮等作原料。很多中药,它们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如山药、扁豆、花椒、生姜、辣椒、胡椒、核桃等,可以在市场自由出售。近日,我到一家餐馆吃饭,这家餐馆主要经营天麻土鸡汤锅。我就觉得这家餐馆就比较有品位,他的墙上挂了很多彩色挂图,有天麻、党参、三七、枸杞等,还配以说明,写有《本草纲目》怎么说等。开始吃的时候,调羹里还有一丁点白色粉末,一问服务员才知道是三七粉。
我想,正如“中医傍客何时休”作者所说,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傍中医”。问题是对这种现象是堵还是疏?我认为堵肯定堵不住,因为如前所述,中药药品与食品本来就“水乳交融”、难解难分,很难界定。商家想要多赚钱,老百姓想养生保健,想要健康,那些添加了中药的汤锅、火锅之类,味道好消费者又喜欢吃,政策、法律、法规很难加以限制。我们中医为什么不可以因势利导,借此大打中医“科普牌”,利用这些场所大力宣传中医呢?我看是完全可以的。
因此我建议,我们各级中医主管部门、中医药学会,会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凡是经营品种中含有中药成分或打中医招牌的,都必须参加当地中医科普组织,接受组织指导、培训。而且每个场所都要求悬挂几幅宣传中医、中药养身保健方面知识的字画,以增加文化氛围,提升楼堂馆所的档次和文化品位。无形中对广大顾客进行健康教育,潜移默化,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进而接受中医,认可中医。这样必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有利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对整个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将会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http://www.100md.com(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随着西学东渐,近百年来,中医虽然阵地萎缩,但仍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老百姓相信中医“这包药”。记得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区卫生院工作,有不少农民在夏天入伏的时候,常到医院来找我给他开附片炖鸡(加入其他补药)。说明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对他们影响很深。同时,也有很多居民到医院来开玄麦甘桔汤加菊花、银花泡茶喝,清热生津。还有很多老百姓在妇女生小孩后也先要找中医大夫开两服中药吃,认为吃了中药才能吃鸡。大多数市民也有热天泡荆芥、薄荷茶喝的习惯,认为可以清热解暑。到了春天,又有很多学校熬大锅中药给学生喝,预防流感。
现在的确有很多“洗脚城”或“美容院”都在使用中药,餐馆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我们县城“桥头鱼庄”的鱼火锅,经常座无虚席,基本上天天爆满,火锅中就有大量的党参、当归、白豆蔻、老姜等。又如我们县城居民很爱吃称作“烧腊”的卤菜,其卤料就是用八角、小茴香、桂皮等作原料。很多中药,它们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如山药、扁豆、花椒、生姜、辣椒、胡椒、核桃等,可以在市场自由出售。近日,我到一家餐馆吃饭,这家餐馆主要经营天麻土鸡汤锅。我就觉得这家餐馆就比较有品位,他的墙上挂了很多彩色挂图,有天麻、党参、三七、枸杞等,还配以说明,写有《本草纲目》怎么说等。开始吃的时候,调羹里还有一丁点白色粉末,一问服务员才知道是三七粉。
我想,正如“中医傍客何时休”作者所说,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傍中医”。问题是对这种现象是堵还是疏?我认为堵肯定堵不住,因为如前所述,中药药品与食品本来就“水乳交融”、难解难分,很难界定。商家想要多赚钱,老百姓想养生保健,想要健康,那些添加了中药的汤锅、火锅之类,味道好消费者又喜欢吃,政策、法律、法规很难加以限制。我们中医为什么不可以因势利导,借此大打中医“科普牌”,利用这些场所大力宣传中医呢?我看是完全可以的。
因此我建议,我们各级中医主管部门、中医药学会,会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凡是经营品种中含有中药成分或打中医招牌的,都必须参加当地中医科普组织,接受组织指导、培训。而且每个场所都要求悬挂几幅宣传中医、中药养身保健方面知识的字画,以增加文化氛围,提升楼堂馆所的档次和文化品位。无形中对广大顾客进行健康教育,潜移默化,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进而接受中医,认可中医。这样必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有利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对整个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将会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http://www.100md.com(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