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篇为何在最后?
《内经》及后世著作皆谈疾病的最终病理阶段是少阴肾,至少阴当为病情危笃阶段,即所谓“穷必及肾”,但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于六经病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顺序进行论述的,因此容易使人误将厥阴病看作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久病及肾”首见《内经》,《景岳全书》更明确提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观点,因此五脏病证日久、发展的最终转归应是少阴肾的损伤。但此说主要是从脏腑传变角度出发,对病证演变进行概括的。
众所周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而“精者,身之本也”,其表现有二:一方面精化为气,即肾气,通过三焦敷布全身,发挥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调节机体代谢的功能;另一方面肾精发挥濡养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