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1770739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21期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一是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措施;二是实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三是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建立一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培养中医学术流派继承人;四是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十八、对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何举措?

    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队伍是关键。目前,基层中医药人才相对不足,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无学历和低学历者占较高比例,中医药服务水平不高,技术骨干匮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为了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约9万名在岗无学历的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及应用中西医两法的乡村医生参加了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对2万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实施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已有1000余名师资和5000余名社区中医药人员参加了培训。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制定保障农村中医药人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制定为农村免费定向培养中医药人才方案和面向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计划。将农村一技之长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完善基层中医药人员资格准入、职称评聘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接收5万余名在岗无学历的乡村医生参加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开展农村基层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试点工作,接收5000名具有中等学历的乡村中医药人员接受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三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技术骨干培养。开展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和专科进修的方式在全国为县级中医院及医疗机构培养5000~10000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和骨干培训。四是加强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对30万名已注册的在岗乡村医生(其中,以中医药知识技能为主的10万人)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达到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非中医药类医技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面向农村、社区基层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 百拇医药
    十九、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

    一是在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下,加强研究,探索建立以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二是探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方法,完善测评手段,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三是探索建立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中医药人才评价中介组织作用,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

    二十、建立政府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有何意义?其内涵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药工作者。对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医药工作者进行表彰,并探索建立政府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有利于展示和宣传中医药工作者救死扶伤、厚泽济生的医德医风,有利于在行业形成尊重人才、激励学习中医、热爱中医、献身中医的价值取向和良好氛围,更有利于坚定中医药工作者奉献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对于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中医药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表彰制度的作用。深入开展“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推选一批德艺双馨、具有广泛社会威信、为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进行表彰。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和“优秀乡村医生”评选工作中,评选表彰中医药系统的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二是健全社会组织的表彰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行业内开展各类、各级人才以及中医药各领域的推优评优工作。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等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形成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社会参与,探索建立政府表彰与与社会褒奖相结合的褒奖激励机制。鼓励地方开展多样化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的探索。

    二十一、如何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及中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受长期的无序采猎、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粗放、有关资源保护的基础研究及良种选育、规范化种养殖技术研究滞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相当部分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已趋于衰退或处于濒危灭绝状态,资源紧缺与资源保护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突出,栽培中药材品种与质量退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显然,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中药资源数量需求的增加和质量要求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 百拇医药
    一是要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同步发展;二是要针对中药资源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特点、近20多年来中药资源状况已发生显著变化而中药资源监测及信息网络不健全的现状,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准确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状况,以及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中药资源需求的发展趋势,为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提供依据,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和支持性信息服务;三是要遵循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自然更新规律,根据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和生态适宜性,合理布局,加强种质资源库、中药资源主题自然保护区及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建设,不仅有效促进物种、种质(遗传资源)、适生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同时通过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及替代品等研究,促进资源的自然恢复与增长;四是要推进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人工种养殖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进步;五是要通过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的出口,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中药资源深加工利用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减少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以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 百拇医药
    二十二、对于按照中药特点加强管理,提高中药质量有何举措?

    中药的生产、应用与西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医疗机构中药使用方面加强了管理。一是加强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管理。印发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对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保证临床疗效。三是加强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的管理,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组织编写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开展培训和推广使用工作。四是加强中药煎药室的管理,制定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组织研发了新型中药煎药机。五是加强中成药应用的管理,正在组织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六是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管理,目前,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联合调研,正在组织研究相关文件。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加强管理。一是针对中药饮片生产、销售环节,推动制定饮片质量标准和建立饮片购销制度;二是健全和完善中药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采购、验收、保管中药饮片等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调剂使用等政策;三是进一步推广使用新型煎药机、小包装中药饮片,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管理;四是推动建立中药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就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的生产、销售和临床使用等方面,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强政策协调,推动中药质量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二十三、如何理解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

    医疗机构特色中药制剂对于补充市场产品品种不足、研发中药新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局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专项调研,结果表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传统生产工艺濒临失传,注册标准体现中药特点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医疗保障制度中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使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使用范围逐步萎缩,难以发挥其特色优势。

    为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一是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专项调研基础上,我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特点的制剂室许可、中药制剂注册、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医疗保障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的要求,协调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四是加强医疗机构制剂室建设,改善和提高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能力。
, 百拇医药
    二十四、加快民族医药发展有哪些重要举措?

    民族医药是我国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不仅在历史上为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至今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要加快民族医药发展,一是要全面贯彻《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导。二是推进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级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和民族医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条件。三是加强民族医药教育,重视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族医药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四是支持重要民族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加强民族医药的科学研究,筛选推广一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动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五是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完善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开展朝医、壮医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六是建设民族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 百拇医药
    二十五、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加大保护力度?

    中医药等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丰富文化多样性、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核心利益和文化安全、促进文化宣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2005年开始开展“中医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后推动两批传统医药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国家名录包含传统医药项目47个,并有29位中医药专家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是组织中医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作完成了申报书文本和电视片等申请材料,上报文化部。中医被列为本次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首位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后,根据联合国专家的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补充修改,并及时递交了补充材料。三是积极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在北京、成都举办三次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四是组织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
, 百拇医药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一是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项目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二是积极采取措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三是继续组织指导各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四是推进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五是制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

    二十六、如何理解中医药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医药科学文化的普及教育?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吸纳、融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中医药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 http://www.100md.com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益于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理解,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于通过文化价值感召力产生的影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订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二是建立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宣传机制,通过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教基地,开发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组织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探索一个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启动“中国中医药博物馆”筹建工作。四是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五是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六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百拇医药
    二十七、如何推动中医药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医药不断走出国门,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同,为推动中医药更加广泛走向世界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要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一是要深化政府间中医药交流合作。积极与有关国家政府交流协商,续签或增签中医药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扩大中医药政府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执行力度,以与有影响的大国合作为重点,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中医药技术-人才-资本等有效结合的政府合作落实机制,提高中医药在世界主流医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扩大中医药影响力,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医药国际发展模式。二是继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东盟等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成2009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传统医学议案,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在传统医药政策、标准、科研、教育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争取将中医药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高水平、高效益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中医药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交流与合作策略,与外国政府在合作协议框架下设立合作领域以及具体项目,为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提高效益。四是继续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举办中医药服务贸易培训班,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工作。五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援外工作和外交工作中的作用。以中坦(桑尼亚)合作项目、中科(摩罗)合作项目为重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援外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利用中外自由贸易区谈判机制,为中医药的国际市场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在国际教科文卫合作中,增加中医药合作项目或将已有的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纳入。六是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宣传,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制订和完善政策,加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9年拟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在欧洲举办中医药文化巡展,通过海外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推广,促进中医药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国际传播。
, 百拇医药
    二十八、如何理解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该机制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医药事业发展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为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2007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小组组长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9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协调小组在中医药局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督查落实协调小组议定事项。

    部际协调小组成立后,在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医药重大项目、解决涉及中医药人才、中药制剂推广使用等关系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很好地推动了全省中医药工作。
, 百拇医药
    《若干意见》的发布,必将进一步推动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发展,进而为中医药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十九、在经费投入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安排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自2004年开始,财政部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安排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支持力度。截至2008年,财政部共安排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22.5亿元,支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建设等共计14个项目。二是安排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08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0.8亿元支持498所县中医医院(含61所民族医院)的业务用房改扩建或基本医疗仪器设备的配置。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开始实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计划到2011年前,中央安排45.3亿元重点支持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以及32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必需医疗设备的配置。截至2008年,中央已安排17亿元支持171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和业务用房改造。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中,中央又将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纳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中予以重点支持,目前已安排11亿元支持86所县中医医院(民族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十五”以来,国家共投入科研专项资金7亿余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具体情况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973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有关重大计划和专项。
, 百拇医药
    三十、保障公立中医医院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财政补助政策有哪些?

    公立中医医院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也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目前,由于财政补助不到位,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价格不合理,“以药补医”和“以西补中”的机制,不但难以维护其公益性,也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要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投入,转变机制等措施,使公立中医医院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维护公益性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一是要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二是要通过试点研究制定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提供与利用;三是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三十一、如何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目前国家规定的现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有124项。根据调查和成本测算,在现行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近2/3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处于亏损,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必须予以调整。一是增加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加强对现行124项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细化拆分,同时积极协调将中药饮片调剂等一些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特点的项目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目录;二是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价格标准。加强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成本核算,对现行价格标准低于实际成本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收费价格基本能弥补服务成本;三是探索建立中医药服务政策性亏损财政补贴制度。开展试点研究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特色优势诊疗项目财政亏损补贴目录、方式和补贴标准。
, 百拇医药
    三十二、如何理解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与基本医疗卫生的特征十分吻合,为此,《若干意见》提出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一是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三是要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相关政策,完善有利于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疗保障支付政策;四是按照中西医并重原则,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

    三十三、如何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法制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198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使我国有了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目前,《中(传统)医药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下一步中医药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立法进程,做好中医药立法专题研究和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二是加强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统一协调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三是推进中医药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四是深入开展中医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优势领域,也是我国传统知识保护的重要领域,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引导,提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利用的水平,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二是要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三是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制度建设,在完善现行的原产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药道地药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三十四、如何加强中医药行业的规范与管理?

    中医药事业发展涉及到多部门、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要在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下,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统一规划,推动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二是要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善国家对中医药服务的管理的积极作用,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的管理水平和效益。通过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了解和掌握中医药行业的基本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为规划实施、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基础和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构建覆盖基础、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中医药标准体系,重点推进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的研究制定,加强中医药标准的实施推广工作。同时,面向国际,充分利用各个平台,推进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四是加强中医药执法监督,充分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以及之手假冒伪劣中药的行为,维护好中医药的良好声誉。 (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