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纵隔气肿
http://www.100md.com
《临床医师速成手册.呼吸内科》
纵隔气肿(mediastinal emphyselma)是指气体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常见病因有:肺泡破裂空沿肺血管周围膜进入纵隔,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以及自发性气胸等疾病;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见于胸外伤、内窥镜检查及吸入异物等;颈部手术或气管切开术时气体沿颈深筋膜间隙进入纵隔,胃肠穿孔或人工气腹时气体自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进入纵隔,呼气末正压通气时压力过高可致自发性气胸和/或纵膈气肿。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上述诱发纵隔气肿的病史。
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30岁男性多见。
3、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向双肩两上肢放射。
4、合并继发纵隔炎者,有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5、胸内大血管受压迫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块、脉搏细弱、大汗淋漓、意识模糊以至昏迷。
6、体检可发现颈部、胸骨柄上窝皮下气肿,严重者皮下气肿可扩展至胸壁、腹壁、双上肢甚至全身,触之捻发惑。心脏浊音界缩小,可闻hamman征(与心脏搏动一致的特殊摩擦音,右侧卧位时尤为明显)。
7、胸部X线检查:正位片见纵隔两旁有以条索状阴影为界的透亮带,侧位片示胸骨和心脏间距离增大,并能在颈、面、胸部皮下组织见到积气征。
二、鉴别诊断
注意与心包内气体相鉴别,心包内气体在侧卧位时气体积于上方,在后前位X胸片上于心根部可见心包反折的穹窿。CT扫描可明确纵隔气肿的范围、颈部皮下气肿,同时可与心包内积气鉴别。
[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发病诱因。纵隔内气体量小时卧床休息1――2周可自行吸收。
2、一般治疗:加强支持疗法,应用谱抗生素以防治感染。
3、纵隔排气:对张少性纵隔气肿、有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时,应做胸骨上窝皮肤切口,剥离气管前筋膜,排气减压。在紧急情况下,可于胸骨缘第二前肋间针刺至纵隔排气,进针时应紧贴胸骨边缘,以免误伤胸廓旧动脉及大血管。若上述治疗无效,有呼吸衰竭及分泌物排出不畅时,应做气管切开,此解除气道阻塞。
4、纯氧疗法:吸入纯氧,既可弥补心肺功能不足,又可置换氮气,以促进皮下及纵隔内气体吸收。, http://www.100md.com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上述诱发纵隔气肿的病史。
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30岁男性多见。
3、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向双肩两上肢放射。
4、合并继发纵隔炎者,有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5、胸内大血管受压迫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块、脉搏细弱、大汗淋漓、意识模糊以至昏迷。
6、体检可发现颈部、胸骨柄上窝皮下气肿,严重者皮下气肿可扩展至胸壁、腹壁、双上肢甚至全身,触之捻发惑。心脏浊音界缩小,可闻hamman征(与心脏搏动一致的特殊摩擦音,右侧卧位时尤为明显)。
7、胸部X线检查:正位片见纵隔两旁有以条索状阴影为界的透亮带,侧位片示胸骨和心脏间距离增大,并能在颈、面、胸部皮下组织见到积气征。
二、鉴别诊断
注意与心包内气体相鉴别,心包内气体在侧卧位时气体积于上方,在后前位X胸片上于心根部可见心包反折的穹窿。CT扫描可明确纵隔气肿的范围、颈部皮下气肿,同时可与心包内积气鉴别。
[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发病诱因。纵隔内气体量小时卧床休息1――2周可自行吸收。
2、一般治疗:加强支持疗法,应用谱抗生素以防治感染。
3、纵隔排气:对张少性纵隔气肿、有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时,应做胸骨上窝皮肤切口,剥离气管前筋膜,排气减压。在紧急情况下,可于胸骨缘第二前肋间针刺至纵隔排气,进针时应紧贴胸骨边缘,以免误伤胸廓旧动脉及大血管。若上述治疗无效,有呼吸衰竭及分泌物排出不畅时,应做气管切开,此解除气道阻塞。
4、纯氧疗法:吸入纯氧,既可弥补心肺功能不足,又可置换氮气,以促进皮下及纵隔内气体吸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