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71752
警惕药源性高血压的危害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5.19
     □雷招宝

    药源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机制复杂。高血压患者等危险人群要特别注意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发生药源性高血压的患者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导致死亡的不良临床后果者。药源性高血压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药源性高血压(drug-induced hypertension或drug-related hypertention)是指由于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或者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或使本已降至正常的血压出现反跳,有的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药源性高血压属于一种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因此药源性高血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可以防止的。

    药源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颅内高压导致颅内出血、脑疝或脑水肿,甚至脑出血死亡。抗高血压药物撤药导致的撤药综合征危害则更严重。
, 百拇医药
    药源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样

    人群因素 对钠敏感的人群容易发生药源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约三分之一对钠敏感;高龄、女性、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并发糖尿病或肾病者对钠更敏感,使用含钠药物更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能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发生机会增加,因此这些患者用药前要仔细进行评估。环孢素A致高血压与移植器官类型有关,肾移植、骨髓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50%~90%、57%、70%和100%。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对致高血压药物比较敏感。

    药物使用不当 合并用药:药物之间药理作用的相加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如拟交感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因β-肾上腺素受体被抑制,而使α-受体的效应过度增强导致血管强烈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多巴胺、麻黄碱等拟交感药与呋喃唑酮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使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升高而致高血压。长期用药和过量用药: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可引起水钠潴留而导致高血压;拟交感药滴鼻剂的长期使用也可引起血压升高。不合理的停药:抗高血压药物如果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如长期可乐定治疗的患者如果突然停用可产生强烈的拟交感反应,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 百拇医药
    药源性高血压的致病机理

    血管收缩 许多药物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收缩血管平滑肌,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拟交感药及麦角胺、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等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α-受体或β-受体而使血压升高。氯胺酮、******等具有阻断迷走神经和兴奋交感神经作用而使血压升高。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可使血压升高(因为前列腺素对血管有直接的舒张作用)。

    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含钠药物如抗生素的钠盐、制酸药物、输液剂等可引起细胞内水钠潴留、血管壁增厚,从而对升压药物更为敏感;另外,由于Na+-K+-ATP酶活性受到抑制,Na+-Ca2+交换增加,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可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升压效应增强,使末梢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使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也增加,因而导致水钠潴留和低血钾。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和心排血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连续口服避孕药的复方制剂1年可使4%~5%的妇女发生轻度高血压,可使收缩压升高4.5~9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1.5~5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在停药后3~6个月才恢复正常。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等因为化学结构上与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明显升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可引起水钠潴留、钾排除增加,长期大剂量的使用这类制剂可出现血压升高。非甾体抗炎药物也能促进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 百拇医药
    肾损害 环磷酰胺、马利兰等抗癌药物,磺胺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两性霉素等抗菌药物直接的肾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继发性肾性高血压。

    撤药综合征 临床上,几乎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如果突然停用,或减量太快,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rebound hypertension),此时患者的血压可恢复或超过治疗前水平,可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猝死。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可乐定等在突然停用时可产生强烈的拟交感反应,引起反跳性高血压(甚至比治疗前的血压还高)。

    药物的反常作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高血压时可因β-受体被阻滞、α-受体活性相对亢进使周围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反常性的血压升高。

    其他机理 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拮抗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作用。有学者认为,心排血量和血液粘滞度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的药源性高血压中不是主要原因,主要作用是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强;环孢素A等可抑制肾小动脉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合成,刺激内皮素释放增加而引起血压升高。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另外,部分药物的致高血压机理并不清楚,有待研究。
, 百拇医药
    药源性高血压重在早诊早治

    一般来讲,依据以下几点不难做出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血压升至正常值范围(120~130/80~90毫米汞柱)以上;有头痛、头晕、心悸、失眠、乏力,甚至有的伴有水肿等临床表现;血压升高和临床症状与所用药物在时间上有因果关系;从该药药理作用推测有致高血压的可能;国内外有使用该药或该药与其他药物合用致高血压的报告;撤药后血压恢复至用药前水平,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消失;进行药物激发试验血压再次升高。

    预防药源性高血压还是应该从人与药这两方面入手。药源性高血压高危人群使用有致药源性高血压倾向的药物要极其慎重,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择药、择机使用。合理使用有致药源性高血压倾向的药物。避免两种有致药源性高血压倾向的药物同时用于一名患者;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剂量、撤药应根据用药原则进行,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一旦发生了药源性高血压,最基本的治疗原则是:立即停用治病药物。根据不同的药物所致的高血压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撤药导致的高血压则应立即恢复原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剂量同前或略高)。对于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反常性高血压要仔细查找基础疾病并积极治疗,同时可换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有并发症的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水肿、心力衰竭等)。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导致高血压的常见药物

    心脑血管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萘唑啉、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苯丙醇胺、胺碘酮、酚妥拉明、妥拉苏林、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葛根素、尿激酶、华法林、吲哒帕胺、甘露醇、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美西律、硝异山梨醇酯、硝酸甘油、可乐定、甲基多巴、胍乙啶、利血平、二甲苄胍、异喹胍、双密达莫、烟酸占替诺注射液、优降宁、苯乙肼等。

    抗感染药物 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呋喃唑酮、头孢唑啉钠、青霉素钠、红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普鲁卡因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钠、复方磺胺异恶唑、头孢噻吩钠、头孢噻啶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左旋咪唑、干扰素等。
, 百拇医药
    消化系统药物 奥曲肽、复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丁溴东莨菪碱、甘草甜素(发生率可达5%)、甲氧氯普胺、硫普罗宁、雷尼替丁、胰高血糖素等。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 抗感冒药物,如泰诺(含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伪麻黄碱、氯苯那敏)、吲哚美辛、氨糖美辛、吡罗昔康、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阿司匹林、非那西汀、曲马多、芬太尼、镇痛新等。

    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等)、乙烯雌酚、催产素、垂体后叶素、抗利尿激素等。

    抗癌药物 多西他赛、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紫杉醇、长春新碱、氨磷汀、环磷酰胺、马利兰等。

    神经系统药物 氯米帕明、氯氮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咖啡因、可拉明、利他林、氟西汀、丙咪嗪、硫喷妥钠、普鲁卡因、可卡因、氯胺酮、多沙普仑、******、苯丙胺等。

    呼吸系统药物 麻黄素、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等。

    中药及其制剂 甘草、人参、枳实、麻黄、附子、生地、番泻叶、黄芪等。

    其他药物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发生率高达23.3%)、环孢素A、铅、解磷定、别嘌醇、甲巯咪唑、肝病氨基酸、障复明滴眼液、左卡巴斯汀鼻喷剂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