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为温和之通散剂
编者按:杏苏散出自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为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北京中医药大学齐放、谢鸣认为,本方配伍重点在于温通宣降,解散肺气之滞,兼行化痰止咳,佐以祛湿运脾而截生痰之源。临证对于素体脾弱停湿而外感凉燥者尤为妥当,但对素体阳旺之津液不足者,应当加减运用。杏苏散作为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与《医宗金鉴》中治疗风寒咳喘的杏苏饮有密切联系,临床又常被用于四时伤风之咳嗽,笔者通过参阅文献,结合临床对其立法组方提出一些认识。
凉燥证之概念
吴鞠通有关凉燥的理论源自沈目南的《燥病论》。沈氏从“燥令必有凉气感人”出发,认为“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吴鞠通据此加以发挥,提出秋凉燥气之正化胜气为寒,对化复气为热,并以“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为理论依据,列出凉燥正化胜气之证。
秋令主燥,因有初秋和深秋之别,故有温凉之异,所谓“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凉燥性属于寒,但又不似冬季凛凛之寒,故曰小寒、次寒。凉燥证发病有其时令性,多见于秋末冬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