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冰:亲历甲感治疗
编者按:北京地坛医院主要承担传染病的诊治任务。今年,其在经历了手足口病等疫情的考验后,又承担了接治甲型H1N1流感的任务。在治疗中,他们积极探索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认为中医药在退热、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突出。通过本版的典型病例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被治愈的全过程。
每当国内有重大疫情发生时,王融冰的日常作息规律就会完全被打乱。作为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家、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她常常被派往一线,以其丰富的中西医治疗传染病经验,指导、参与治疗。近日,我国不断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生,当内地第二例、山东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确诊后,她接到上级通知,立即赶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第一时间内选用中药
5月13日上午,她到达山东济南,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刘绍绪副局长陪同下来到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与张伟、袁成民两位中医专家组成中医专家组,当日和次日2次进入监护病房。
, 百拇医药
患者,男,自加拿大回国。5月10日感觉不适,11日晚23时以发热入院。入院时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明显且充血,扁桃体不大,干咳无痰,口渴欲饮,乏力无汗,无喷嚏、流涕和周身酸痛,二便如常。入院时体温38.9℃,立即口服复方大青叶合剂、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和布洛芬,8小时后体温为36℃。11~13日两次肺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2.8×109/L~3.1×109/L,肝功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12日7时、11时两次体温正常(未用达菲),症状大多缓解。因患者病原核酸检测阳性,12日午后加用抗病毒药达菲。
13日,会诊后继续使用达菲、复方大青叶合剂,调整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此时热退已26个小时,病人稍感乏力,口干欲饮,轻咳无痰,纳差。查咽红,舌质略红,满舌黄厚腻苔、少津,脉弦滑。辨证属热病后伤阴耗气,肺阴不足,脾虚失运,湿浊内生,余邪未尽,治宜养阴润肺,清解余邪,化湿健脾。
14日再诊病人主诉无不适,体温36.7℃,精神好。舌苔黄腻少津较前明显改善,脉如常人。继续予清热养阴、化湿健脾之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嘱再进1~2日(日服2剂)后停药。后经观察,病人于19日上午9时许康复出院。
, 百拇医药
中医专家点评病机及方药
王融冰在讲述了治疗过程后说:“虽然一个病例不能得出什么结论,但可以给我们启发。回北京后请一些中医专家对所用中药复方进行了点评。”
专家们根据病情,认为本病例与既往常见风热感冒症状十分接近,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1版)》中医辨证之毒犯肺卫证。外感发病,发热重恶寒轻,咽痛为主,头痛次之,无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胃肠有积滞,脉象弦滑,此乃风热为患,卫气同病,用清热解毒立意,病药相符。
本例病人虽见乏力等虚象,但外感风热初期不需补,对此吴又可早有以防“恋邪”的告诫。恢复期可用竹叶石膏汤。病人口渴欲饮症状突出,可加养阴润燥之品,所用方药所选得当,唯苍术性燥,用生白术即可。达菲在病程两天时热已退、诸症改善后才使用,未能发挥其抗病毒的优势。
, 百拇医药
王融冰说,本病属于中医常见外感发热性疾病,中药具有退热、改善症状、调整人体应激状态以及抗病毒作用。中药煎剂组成灵活,可随症加减,应对性强,而近年研制的一些中成药更是方便快捷,这为我们使用中医药治疗急重症提供了新的条件。王融冰认为,历史上多次世界范围流感大流行,中国没有出现高死亡率的灾难,可能是中国人的体质对流感病毒的反应不同于欧美人,也可能是得益于中医药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都说明中医药的复合成份、多靶位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单纯退热、抗病毒治疗药物。
中医药参与机制很重要
尽管回到北京的王融冰立即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但她还是在繁忙之余向记者谈了参加这次治疗的感触。
她说,对于甲型H1N1流感,国家强调严密防控,中西医积极参与,成立了中西医专家组,在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有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专门会议,鼓励中医人员积极参与防控工作,早期介入治疗,还建立了有中医专家参与的会诊机制,这对于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长期被边缘化的中医队伍来说很受鼓舞。这次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并促成中西医专家会诊制度顺利实施,使王融冰感触很深:“中医药要在防控传染病的主战场上崛起,中医药参与机制非常重要,希望这个机制不断完善并形成制度。”
王融冰还谈到,山东这个病例能在就诊第一时间就用中医药,并取得良好疗效,与主管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病房主管医生安勇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治疗。他不但在会诊过程中与我们默契配合,而且在中西医病历资料的收集等方面给予了热情帮助,使我们对病例能有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这使我想到,应将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在防治疾病的许多岗位上配备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使中医药在防治疾病的各个领域中彰显优势。, 百拇医药(海 霞)
每当国内有重大疫情发生时,王融冰的日常作息规律就会完全被打乱。作为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家、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她常常被派往一线,以其丰富的中西医治疗传染病经验,指导、参与治疗。近日,我国不断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生,当内地第二例、山东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确诊后,她接到上级通知,立即赶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第一时间内选用中药
5月13日上午,她到达山东济南,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刘绍绪副局长陪同下来到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与张伟、袁成民两位中医专家组成中医专家组,当日和次日2次进入监护病房。
, 百拇医药
患者,男,自加拿大回国。5月10日感觉不适,11日晚23时以发热入院。入院时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明显且充血,扁桃体不大,干咳无痰,口渴欲饮,乏力无汗,无喷嚏、流涕和周身酸痛,二便如常。入院时体温38.9℃,立即口服复方大青叶合剂、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和布洛芬,8小时后体温为36℃。11~13日两次肺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2.8×109/L~3.1×109/L,肝功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12日7时、11时两次体温正常(未用达菲),症状大多缓解。因患者病原核酸检测阳性,12日午后加用抗病毒药达菲。
13日,会诊后继续使用达菲、复方大青叶合剂,调整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此时热退已26个小时,病人稍感乏力,口干欲饮,轻咳无痰,纳差。查咽红,舌质略红,满舌黄厚腻苔、少津,脉弦滑。辨证属热病后伤阴耗气,肺阴不足,脾虚失运,湿浊内生,余邪未尽,治宜养阴润肺,清解余邪,化湿健脾。
14日再诊病人主诉无不适,体温36.7℃,精神好。舌苔黄腻少津较前明显改善,脉如常人。继续予清热养阴、化湿健脾之中药免煎颗粒剂复方,嘱再进1~2日(日服2剂)后停药。后经观察,病人于19日上午9时许康复出院。
, 百拇医药
中医专家点评病机及方药
王融冰在讲述了治疗过程后说:“虽然一个病例不能得出什么结论,但可以给我们启发。回北京后请一些中医专家对所用中药复方进行了点评。”
专家们根据病情,认为本病例与既往常见风热感冒症状十分接近,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1版)》中医辨证之毒犯肺卫证。外感发病,发热重恶寒轻,咽痛为主,头痛次之,无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胃肠有积滞,脉象弦滑,此乃风热为患,卫气同病,用清热解毒立意,病药相符。
本例病人虽见乏力等虚象,但外感风热初期不需补,对此吴又可早有以防“恋邪”的告诫。恢复期可用竹叶石膏汤。病人口渴欲饮症状突出,可加养阴润燥之品,所用方药所选得当,唯苍术性燥,用生白术即可。达菲在病程两天时热已退、诸症改善后才使用,未能发挥其抗病毒的优势。
, 百拇医药
王融冰说,本病属于中医常见外感发热性疾病,中药具有退热、改善症状、调整人体应激状态以及抗病毒作用。中药煎剂组成灵活,可随症加减,应对性强,而近年研制的一些中成药更是方便快捷,这为我们使用中医药治疗急重症提供了新的条件。王融冰认为,历史上多次世界范围流感大流行,中国没有出现高死亡率的灾难,可能是中国人的体质对流感病毒的反应不同于欧美人,也可能是得益于中医药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都说明中医药的复合成份、多靶位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单纯退热、抗病毒治疗药物。
中医药参与机制很重要
尽管回到北京的王融冰立即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但她还是在繁忙之余向记者谈了参加这次治疗的感触。
她说,对于甲型H1N1流感,国家强调严密防控,中西医积极参与,成立了中西医专家组,在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有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专门会议,鼓励中医人员积极参与防控工作,早期介入治疗,还建立了有中医专家参与的会诊机制,这对于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长期被边缘化的中医队伍来说很受鼓舞。这次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并促成中西医专家会诊制度顺利实施,使王融冰感触很深:“中医药要在防控传染病的主战场上崛起,中医药参与机制非常重要,希望这个机制不断完善并形成制度。”
王融冰还谈到,山东这个病例能在就诊第一时间就用中医药,并取得良好疗效,与主管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病房主管医生安勇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治疗。他不但在会诊过程中与我们默契配合,而且在中西医病历资料的收集等方面给予了热情帮助,使我们对病例能有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这使我想到,应将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在防治疾病的许多岗位上配备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使中医药在防治疾病的各个领域中彰显优势。, 百拇医药(海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