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吾教授的养生经
时仲省
张静吾是有名的医学家,河南医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曾数次担任河南医学院院长,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又专攻神经科,成为河南省神经学科的开拓者。
张静吾教授生于1900年,卒于1998年,经历清朝、民国、共和国,被称为“世纪老人”。他早年曾在北京德国医院接诊,并为梁启超、吴佩孚等人诊治过疾病。
在张静吾教授逝世前,我曾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张老笑了笑说:“我并没有专门研究过什么养生之道,生活也很随意,就这样自然而然度过了90多个年头。”接着,我们就信马由缰谈了起来。现在,在他逝世11周年之际,我翻阅当时的谈话记录,发现张老所谈如常言所说——“大智若愚”,“看似无法却是真正有法”,其法就在他当时的随意谈吐中。
一是放:张老说,遇事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他历经磨难。抗日期间,妻子被杀,侄儿重伤,张老被俘后冒死跳崖才逃出虎口。90多岁,提起抗日时亲人被杀,他仍是泪流满面,但能很快控制,而且能放得下。他说,不能让苦恼缠身,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同盟会有位老人说:“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穷。”这就是对待磨难应持的态度。要是该放下时放不下,该想开时想不开,焦虑、抑郁就会接踵而来,那还能不损害健康?
二是淡:张老特别强调淡泊、清淡、平淡。淡泊就是不把名利当作追求的目标,不斤斤计较,而要把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这样才活得有滋味,避免钻在名利圈子里跳不出来,徒增忧虑和烦恼。清淡,就是生活上要多吃青菜、豆腐、花生、家常便饭,少吃肥腻、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喝烈性酒。张老晚年每晚临睡前,喝一小盅红葡萄酒或红果酒,说这两样酒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和催眠作用,帮助消化,但不宜多喝,要因人而异。平淡就是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平淡一些,不要自视甚高,多想自己的缺点、弱点,这样心情就能平静,心理就会平衡,不再感到紧张了。
三是动:张老说,我不会气功,也不练太极拳,但我爱动,年轻时爱打网球,年纪老了就每天早起在校园里活动活动,舒展手臂,疏通筋骨。晚饭后,张老常在操场转悠,见了老同事、老校友就谈今论古,也是乐事。他恢复职务时已年过80,但到省政协或省医学会开会,总是早起等公共汽车。他还爱动脑子,85岁时翻译出版了50多万字的德国《神经病学教科书》,写了改进医学教育的长篇建议等,读书看报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常说:“用进废退,也适用于头脑。脑子越用越灵是有道理的,只是要掌握好度,劳逸结合。”
四是保:他特别强调要保护牙齿,说牙齿是食物进口第一关,人要吸收营养,经过牙齿咀嚼,才好消化吸收。他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平时还注意吃一点坚果、焦馒头片之类锻炼牙齿,所以到了90多岁,牙齿一颗没掉。再一点是保证睡眠。年轻时晚上编写讲义,因此养成早上7:00~7:30起床,晚上11:00~12:00睡觉,午睡1~1.5个小时的作息习惯,这样晚上可以多看点书。张老说,生物钟调节好了,该睡时能睡得香,该起床时有精神。
五是乐:张老襟怀坦白,风趣幽默,正直爽快。他有时哼两句京剧唱腔,有时还去欣赏巩县老乡常香玉的豫剧。在他遭受磨难时,有人说,这次张老可能挺不住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还是照常工作、学习。张老室内挂的条幅是:“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常乐长寿,长寿可以傲王侯。”还有他写的一首诗,也是乐字结尾:“一生坎坷险事多,勇往直前均度过。历尽艰难向前看,国泰民安老而乐。”保持快乐心情正是他长寿的最重要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