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中医诊治
诊断要点
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夹杂黏液、脓血,里急后重,或抽搐。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及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中医证型
湿热痢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腹痛下痢,赤白夹杂,黏腻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
疫毒痢 突然高热,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继而面色苍白,冷汁肢厥,大便下痢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转微弱。
寒湿痢 腹痛肠鸣,痢下脓血,清稀而腥,或纯下白冻,肛门后坠,纳呆,小便清,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湿热痢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葛根10g,黄芩10g,黄连3g,白头翁10g,秦皮6g,苦参6g,马齿苋10g,赤芍10g,丹皮10g。
疫毒痢 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10g,秦皮6g,黄芩10g,黄连6g,大黄3g,赤芍10g,丹皮10g,马齿苋15g,钩藤15g,僵蚕10g,菖蒲10g,天竺黄10g,羚羊角粉1g(冲服)
寒湿痢 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党参10g,白术10g,干姜6g,甘草6g,苍术6g,厚朴10g,陈皮10g。
中成药治疗
湿热痢 用葛根芩连滴丸,每次1~3g,每日3次;木香槟榔丸,每次3~6g,每日2~3次。
疫毒痢 可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或玉枢丹等清营开窍解毒之药。③寒湿痢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
单验方
大蒜1~2头,捣烂如泥,敷贴两足心,每日1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
患儿若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继而面色苍白,冷汗肢厥,属危重症候,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夏秋季节,应注意饮食卫生,勿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之品。
患病期间,应先禁食,后再予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并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姜良铎) D4, 百拇医药
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夹杂黏液、脓血,里急后重,或抽搐。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及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中医证型
湿热痢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腹痛下痢,赤白夹杂,黏腻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
疫毒痢 突然高热,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继而面色苍白,冷汁肢厥,大便下痢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转微弱。
寒湿痢 腹痛肠鸣,痢下脓血,清稀而腥,或纯下白冻,肛门后坠,纳呆,小便清,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湿热痢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葛根10g,黄芩10g,黄连3g,白头翁10g,秦皮6g,苦参6g,马齿苋10g,赤芍10g,丹皮10g。
疫毒痢 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10g,秦皮6g,黄芩10g,黄连6g,大黄3g,赤芍10g,丹皮10g,马齿苋15g,钩藤15g,僵蚕10g,菖蒲10g,天竺黄10g,羚羊角粉1g(冲服)
寒湿痢 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党参10g,白术10g,干姜6g,甘草6g,苍术6g,厚朴10g,陈皮10g。
中成药治疗
湿热痢 用葛根芩连滴丸,每次1~3g,每日3次;木香槟榔丸,每次3~6g,每日2~3次。
疫毒痢 可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或玉枢丹等清营开窍解毒之药。③寒湿痢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
单验方
大蒜1~2头,捣烂如泥,敷贴两足心,每日1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
患儿若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继而面色苍白,冷汗肢厥,属危重症候,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夏秋季节,应注意饮食卫生,勿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之品。
患病期间,应先禁食,后再予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并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姜良铎) D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