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五运六气
编号:11777395
疫病防治应重视五运六气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5期
     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个体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时,就产生疾病。这是《黄帝内经》最基本的病因观。调整天人关系也就成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

    对于疫病的病因,《内经·素问遗篇》提出了“三虚”说:天虚、人虚、邪虚。天虚是自然变化节律的失常,人虚是人群抗病能力的不足,邪虚是直接致病原的侵犯。“三虚”致疫说,较为完整地指出了产生疫病的三大因素。

    “人气不足,天气如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一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天虚而人虚也,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

    所谓“邪鬼”、“五尸鬼”,在《黄帝内经》中又称为“虚邪贼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致病微生物,而致病微生物侵犯人体,中医学认为需要具备另外二个条件:“天虚”和“人虚”。

    人和自然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体。人与自然的运动变化,都是有一定节律的,《内经》总结了自然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创立了“五运六气”学说。《内经·素问遗篇》是讲五运六气的专篇,故文中讲的“天虚”,主要指五运六气的失常。

    近现代中医对疫病病因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从五运六气角度对疫病病因的研究者寥寥。很多人认为西医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病因已较清楚,再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去研究似乎已无多大意义,故在目前的中医教科书中,重视直接致病原而淡化自然“六气”的倾向较为突出。有些教科书和温病学著作为了与西医传染病的病因学靠拢,直接把疫病病因称为“温热病毒”,认为“发生温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四时的气候变化,而是某种特定的‘邪毒’。”“邪毒”在这里已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代称,这是试图用西医的病因学来替代中医的疫病病因理论。

    明确病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对疫病来说,不能正确把握“六气”病因,就难以在辨证论治中体现天人相应的中医本色。按照西医的病因观寻找直接对付致病原的方药,就会失去中医药的治疫特色。

    致病微生物会不断变异,新的致病微生物会不断产生。所以在疫病的防治问题上,不能仅仅盯住致病微生物,总被动地跟在致病微生物后面跑。事实启示我们:在疫病的病因问题上,只讲致病微生物是远远不够的,人体的抗病能力,致病微生物的传染力和生物学特性,都受制于自然大环境的变化条件。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把握好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在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中变被动为主动。, 百拇医药(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