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蜜史”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6日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6月18日 10:59
一种甜蜜的东西,给欧洲人带来的是口腹之欲的满足,给非洲人带来的却是苦难的历程
19世纪初黑人奴隶们在中美洲安提瓜岛(Antigua)甘蔗园劳作的场景。
(画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1823)
【《财经网》北京专稿/特约作者 阿子】爱吃甜食,是一种痼疾。在今年奥斯卡大热影片《虐童疑云》中,斯特里普扮演的修女看到牧师在茶杯里加三块糖,就露出鄙夷的表情。时至今日,糖已被看作万恶之源,20年以前糖水罐头还是探望病人的恩物,现在健康为上的人们却谈糖色变,恨不能用无热量的代糖,把这种曾经给人们带来无限欲望的碳水化合物从食谱中彻底抹掉。
, 百拇医药
但是人们就是迷恋“甜”这种味道。记得有个英国朋友曾说,中学时代曾学过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拉丁文教材,里面有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罗马人在用蜂蜜炖一只孔雀”——蜂蜜炖孔雀,这道菜光听上去就充满了穷奢极欲的华丽。当然它其实不太像传统的罗马菜,更像是一道来自穆斯林世界的菜。经典的罗马菜,没有浓厚的香料也没有甜腻的味道,而是以咸和酸为主,如今的地中海咸橄榄的味道大概可以做参照。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当中最吸引我的著作,当属《糖史》。唯一的遗憾,是季大师不够馋,故而这本著作可以让人不用流口水地读完,假使季老像张中行老先生一样,迷恋各种吃食,可能这本《糖史》可以更加引人垂涎。如果有人要问学习梵语有什么用,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回答:糖在各地的名字,都来源于梵语sarkara。
蔗糖最早的产地在南亚次大陆,离波斯并不太远。很快整个小亚细亚和北非都疯狂地迷恋上了它的甜蜜。在巴格达哈里发的后宫里,糖被加工成钻石的样子供给后妃们享用,禽肉最好要拿甜的玫瑰水烹煮,直到变成玫瑰色。杏仁、豆蔻、小茴香、阿月浑子都是和糖搭配的上佳配料。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时代,甜蜜芬芳的食物更是让这片地方充满了浓丽的香味。相比之下,不产糖的欧洲世界就要凄惨得多,糖和胡椒之类香料都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 百拇医药
在中国,白砂糖一直要到宋元年间才进入人们的生活。在那以前,国人珍重的是叫做“石蜜”的东西,大抵和今天的大块冰糖差不多。宋代的遂宁盛产甘蔗,可能是当时甜食爱好者们的天堂,还有当地文人写过一本《糖霜谱》。在那本书的开头,讲到唐代末年,一个叫做邹和尚的高人给当地人带来了制糖技术,而邹和尚后来消失,只留下了文殊大士的佛像一尊。从佛教乃是从印度传来的这一事实推算,这个邹和尚很可能是当年活跃在神州大地的番僧之一,制糖技术或许正是他从印度带来的。
欧洲人很早就已经吃到了蔗糖,古罗马人把蔗糖称作“不经过蜜蜂的劳作即产出的蜂蜜”。但一直要到1492年,也就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才渐渐地能够将这种矜贵神秘的无蜂之蜜变成自己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到了1625年,光是葡萄牙在巴西的蔗糖产出,已经足够全欧洲的甜牙齿啃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为了糖的贸易经常会有摩擦,彼时的英国海盗最喜欢的猎物之一,就是葡萄牙从巴西运糖回欧洲的船只。
细细追究起来,可能黑人跟蔗糖的关系最为纠缠,最充满了爱恨情仇。在糖的甜蜜背后,不仅是种植园里黑奴们在骄阳下的汗水,可能还有更多的血泪。糖曾让无数的非洲人背井离乡。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种植园里,挤满了从安哥拉等地贩卖到那里的非洲黑奴。我曾经去过巴西的一个种植园,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历史教育基地”与“农家乐”集于一身的休闲场所。黑魆魆的榨糖房里,各种榨糖工具的旁边赫然有锁链等刑具,于是吃到口里的甜点,变得有些苦涩了起来。
最近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有一个叫“甜”的展览,大概能够将糖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非洲贝宁艺术家梅斯查?伽巴,用糖块构建出一个幻想中的城市,整个布局仿造巴西第五大城市累西腓市(Recife),并将全世界的地标性建筑都汇集在一起——这些建筑毫无例外都用精雕细琢的糖块做成。糖让无数的非洲人背井离乡,梅斯查?伽巴的祖先就是被带到巴西种植园的奴隶之一。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说法,拿糖做例子,几乎再妥当不过了。一种甜蜜的东西,给欧洲人带来的是口腹之欲的满足,给非洲人带来的却是苦难的历程。■, http://www.100md.com
一种甜蜜的东西,给欧洲人带来的是口腹之欲的满足,给非洲人带来的却是苦难的历程
19世纪初黑人奴隶们在中美洲安提瓜岛(Antigua)甘蔗园劳作的场景。
(画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1823)
【《财经网》北京专稿/特约作者 阿子】爱吃甜食,是一种痼疾。在今年奥斯卡大热影片《虐童疑云》中,斯特里普扮演的修女看到牧师在茶杯里加三块糖,就露出鄙夷的表情。时至今日,糖已被看作万恶之源,20年以前糖水罐头还是探望病人的恩物,现在健康为上的人们却谈糖色变,恨不能用无热量的代糖,把这种曾经给人们带来无限欲望的碳水化合物从食谱中彻底抹掉。
, 百拇医药
但是人们就是迷恋“甜”这种味道。记得有个英国朋友曾说,中学时代曾学过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拉丁文教材,里面有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罗马人在用蜂蜜炖一只孔雀”——蜂蜜炖孔雀,这道菜光听上去就充满了穷奢极欲的华丽。当然它其实不太像传统的罗马菜,更像是一道来自穆斯林世界的菜。经典的罗马菜,没有浓厚的香料也没有甜腻的味道,而是以咸和酸为主,如今的地中海咸橄榄的味道大概可以做参照。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当中最吸引我的著作,当属《糖史》。唯一的遗憾,是季大师不够馋,故而这本著作可以让人不用流口水地读完,假使季老像张中行老先生一样,迷恋各种吃食,可能这本《糖史》可以更加引人垂涎。如果有人要问学习梵语有什么用,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回答:糖在各地的名字,都来源于梵语sarkara。
蔗糖最早的产地在南亚次大陆,离波斯并不太远。很快整个小亚细亚和北非都疯狂地迷恋上了它的甜蜜。在巴格达哈里发的后宫里,糖被加工成钻石的样子供给后妃们享用,禽肉最好要拿甜的玫瑰水烹煮,直到变成玫瑰色。杏仁、豆蔻、小茴香、阿月浑子都是和糖搭配的上佳配料。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时代,甜蜜芬芳的食物更是让这片地方充满了浓丽的香味。相比之下,不产糖的欧洲世界就要凄惨得多,糖和胡椒之类香料都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 百拇医药
在中国,白砂糖一直要到宋元年间才进入人们的生活。在那以前,国人珍重的是叫做“石蜜”的东西,大抵和今天的大块冰糖差不多。宋代的遂宁盛产甘蔗,可能是当时甜食爱好者们的天堂,还有当地文人写过一本《糖霜谱》。在那本书的开头,讲到唐代末年,一个叫做邹和尚的高人给当地人带来了制糖技术,而邹和尚后来消失,只留下了文殊大士的佛像一尊。从佛教乃是从印度传来的这一事实推算,这个邹和尚很可能是当年活跃在神州大地的番僧之一,制糖技术或许正是他从印度带来的。
欧洲人很早就已经吃到了蔗糖,古罗马人把蔗糖称作“不经过蜜蜂的劳作即产出的蜂蜜”。但一直要到1492年,也就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才渐渐地能够将这种矜贵神秘的无蜂之蜜变成自己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到了1625年,光是葡萄牙在巴西的蔗糖产出,已经足够全欧洲的甜牙齿啃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为了糖的贸易经常会有摩擦,彼时的英国海盗最喜欢的猎物之一,就是葡萄牙从巴西运糖回欧洲的船只。
细细追究起来,可能黑人跟蔗糖的关系最为纠缠,最充满了爱恨情仇。在糖的甜蜜背后,不仅是种植园里黑奴们在骄阳下的汗水,可能还有更多的血泪。糖曾让无数的非洲人背井离乡。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种植园里,挤满了从安哥拉等地贩卖到那里的非洲黑奴。我曾经去过巴西的一个种植园,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历史教育基地”与“农家乐”集于一身的休闲场所。黑魆魆的榨糖房里,各种榨糖工具的旁边赫然有锁链等刑具,于是吃到口里的甜点,变得有些苦涩了起来。
最近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有一个叫“甜”的展览,大概能够将糖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非洲贝宁艺术家梅斯查?伽巴,用糖块构建出一个幻想中的城市,整个布局仿造巴西第五大城市累西腓市(Recife),并将全世界的地标性建筑都汇集在一起——这些建筑毫无例外都用精雕细琢的糖块做成。糖让无数的非洲人背井离乡,梅斯查?伽巴的祖先就是被带到巴西种植园的奴隶之一。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说法,拿糖做例子,几乎再妥当不过了。一种甜蜜的东西,给欧洲人带来的是口腹之欲的满足,给非洲人带来的却是苦难的历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