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88898
上下求索终成“杂病圣手” ——路志正教授从医经历一瞥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7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7.07
上下求索终成“杂病圣手” ——路志正教授从医经历一瞥

     ——路志正教授从医经历一瞥

    图为骆志正教授

    □高荣林 路洁

    一东北小儿持续发烧,在当地医院西医诊治,虽用大剂量抗菌药均未见效,医院疑为血液病。患儿家长遂带子来京,先用中医清热解毒法即“凉药”治疗未见效,后请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路志正教授。路老一反常规,使用“热药”,三服药高烧立退,病情好转。——这不过是路老众多神奇效验医案中的一则。在中医界,路志正的“湿病”学说独树一帜,开中医新学,因擅治疑难杂症,他更是有“杂病圣手”之誉。

    路志正1921年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市的中医世家,从医60多年来,他涉猎内妇儿外诸科,并对胸痹、眩晕、风湿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隶属中医痹病的现代疑难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见解独到,疗效显著;他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方法,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他编著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他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虽然已年近九旬,路老仍然活跃在中医药推广、教学、科研领域,他的从医经历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的重要财富。
, 百拇医药
    初读渐品书中味

    路老的伯父路益修为家乡名医、清末秀才,父亲亦粗通医道。家境的薰陶,使路老幼年即酷爱医学。弱龄之时,父亲即向他口授《千家诗》、《医学三字经》等。路老6岁入学,业余时间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入门书籍;后考入高小,但因经济拮据而辍学,继而从伯父学医。伯父深知中医古籍文义深奥,学习经典首先要过好文字关,若无坚实的古文基础,则难以登堂入室。故除他个人教读《四书》、《古文观止》等书外,还请清末秀才陈宣泽先生为路老教授《诗经》和《易经》。

    1934年,路老正式学医,拜游学河北的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已先生为师。孟师学验俱丰,医理造诣深邃,治学谨严,教授有方,主张从难入手,首先学习经典,然后旁通百家。指定书目主要是《内经》、《灵枢》、《图注脉诀》、《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备要》等。这种医文并重,熟读经典的做法,不仅提高了路老的文学素养,且加深了他对经文的理解和记忆。在诵读原文的同时,他还选择一些注本(善本)进行阅读,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为许多注家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均有精辟的见解。为此,老师要路老读书时,除先读序言、凡例,以了解其写作动机、过程、大致内容外,还要重视注文的学习。另外,有些有效的单方、验方,常以小故事体裁记录下来,既引人入胜,又便于记忆,也是阅读的重点。
, 百拇医药
    1938年,伯父开办施诊所,主要解决路老等学生的临床实习问题。随师侍诊是临证实践的第一步。路老初见患者病情复杂、寒热交错者,茫然不知所措。但边抄方边体会老师诊病时的一言一行,侍诊不久,就对老师的辨证思路、方法、处方遣药的特点和规律,有所了解和掌握,并逐渐能独立思考,对疑难不解者能结合中医理论,悟出其中奥秘。

    许多病证不经过实践是难以认识和掌握的。一些危急重症,只有书本知识,没有亲身体验,就不能当机立断。路老随伯父侍诊时曾见一名患者,男,39岁,证见头身汗出如雨,四条毛巾擦拭不迭,心慌气促,四末厥逆,脉细如丝,诊为大汗亡阳之证。投以大剂参附,随煎随饮,3小时后汗收厥回而苏。类似这样的病例在路老侍诊时较为常见,对以后路老独立应诊抢救危急重症教益很大。

    1939年后,路老独立应诊。凡日间疑似难辨、方法处方无把握者,则带着日间存在的疑问于晚上研读《章楠医案》、《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有关医籍,以提高辨证分析能力。
, 百拇医药
    重新学习获新知

    1973年路老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这是路老中医工作的一大转变。面对城市病种与农村疾病不尽相同,脑力劳动者多的情况,路老制定了重新学习的计划。

    一是温故知新。结合当时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地复习,如感冒有风寒、风热、气虚之不同,有顺证、逆证之殊,初、中、末期之别;温热病多易首先犯肺;再逆传心包,致高热神昏等变证。渐渐地,他逐步摸索出一套疾病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的规律,制定出相应的医疗方案,包括外敷、内服、针灸、拔罐等中医综合疗法(杂合以治),始能控制病势,灵活应变。

    二是汲取新知。中西医药杂志、科研资料等路老均及时阅读,以了解其信息和动态,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三是钻研疑难疾病。对日间遇到之疑难重症,作为重点钻研内容,既以中医为主,又参考现代医学知识,以使互相印证,从中得到启迪,指导辨证论治。
, 百拇医药
    四是建立医案。对所诊患者,按照病历书写要求,系统、全面地记录,现代一些检验指标,亦一一写出,这样既可作为检查治疗优缺、总结经验与失败的资料,亦可供学生实习时参考,作为病案讨论时的素材。

    五是认真分析城市与农村病患之不同,体力与脑力劳动之差别,其辨治用药异同之规律。

    不囿病名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城市,人们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低龄化之势。这迫切要求医者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见微知著,及早进行研究,始能防于机先。

    路老认为,在临床过程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中西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对疾病观察的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为此,在辨治时,仍宜根据中医理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不宜被西医病名所囿,而束缚自己的思路,影响疗效。

    如一名61岁男性老年患者,半月来高烧38.8℃,胃纳呆滞,胁下可触及小鸡蛋大小之包块,经各方检查,确诊为“胆囊管结石,结石混合型”。外科医生认为须手术治之。但患者年老体弱,不愿手术,要求路老诊治。路老采用补消兼施法,即以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佐以金钱草、鸡内金等化湿消积之品,终于排出结石。

    另外,路老认为,对中医书籍上没有记载的疾病,只要遵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亦可治愈。如以养血柔肝法治10岁女孩“指甲不长”;以中医湿病、外科理论为依据,治愈钢水灼伤、瓦斯爆炸的严重灼伤工人;以山岚瘴气中人理论,治愈“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等,都是现代医学确诊,治后复查证实痊愈之病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