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者的骄傲
丁玉兰熟练地为5床病人吸痰,做口腔护理。病人望了丁玉兰一会儿,安心地睡去。ICU与普通病房不同,入住的都是危重病人,很少能与护士交流。
有25年护理经验的丁玉兰是厦门市第一医院重症ICU的护士长,瘦高个,浓眉大眼,口罩盖住了她清秀的脸庞,只露出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2006年9月11日晚,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三位教授因为交通事故被送入第一医院,其中两位院士在ICU度过了生命最垂危的时期。对“红树林之父”林鹏的抢救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由于林鹏是第三颈椎骨折造成高位截瘫,没法自主呼吸,只能靠各种仪器和药物来维持生命。头十天的抢救紧张又繁重,整个ICU都是在拼搏中度过的。大量的会诊和加班加点导致体力透支巨大,林院士出现一点状况,就要马上进行抢救。
遗憾的是,最终没能留住林鹏的生命。在长达244天的漫长治疗过程中,高超的护理治疗和艰辛劳动使林院士没有发生褥疮,平静地离开。丁玉兰带领的这支护理队伍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在这期间,没有一个护士姐妹准时下过班,或正常度过节假日。
提起对另外一位院士、78岁的量子化学家张乾二的抢救成功,丁玉兰感到无比自豪。张院士是多发肋骨骨折,疼痛难忍。每天都要几个医护人员帮助他翻身咳嗽排痰,给他念报纸、讲故事、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已经在科室成为日常的工作。看到张院士身体康复后,能重返自己的工作岗位,丁玉兰说,“我们通过努力挽救了院士的生命,这种价值无法用任何尺度来衡量。”
丁玉兰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ICU,她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无奈和脆弱。护士只有用亲切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让患者感到生命的可贵,唤起患者生的勇气和力量。
(刘蓉), http://www.100md.com
有25年护理经验的丁玉兰是厦门市第一医院重症ICU的护士长,瘦高个,浓眉大眼,口罩盖住了她清秀的脸庞,只露出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2006年9月11日晚,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三位教授因为交通事故被送入第一医院,其中两位院士在ICU度过了生命最垂危的时期。对“红树林之父”林鹏的抢救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由于林鹏是第三颈椎骨折造成高位截瘫,没法自主呼吸,只能靠各种仪器和药物来维持生命。头十天的抢救紧张又繁重,整个ICU都是在拼搏中度过的。大量的会诊和加班加点导致体力透支巨大,林院士出现一点状况,就要马上进行抢救。
遗憾的是,最终没能留住林鹏的生命。在长达244天的漫长治疗过程中,高超的护理治疗和艰辛劳动使林院士没有发生褥疮,平静地离开。丁玉兰带领的这支护理队伍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在这期间,没有一个护士姐妹准时下过班,或正常度过节假日。
提起对另外一位院士、78岁的量子化学家张乾二的抢救成功,丁玉兰感到无比自豪。张院士是多发肋骨骨折,疼痛难忍。每天都要几个医护人员帮助他翻身咳嗽排痰,给他念报纸、讲故事、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已经在科室成为日常的工作。看到张院士身体康复后,能重返自己的工作岗位,丁玉兰说,“我们通过努力挽救了院士的生命,这种价值无法用任何尺度来衡量。”
丁玉兰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ICU,她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无奈和脆弱。护士只有用亲切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让患者感到生命的可贵,唤起患者生的勇气和力量。
(刘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