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保健
编号:11796700
口腔:牵一发而动全身
爱牙日应该更名为口腔健康日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81期
     新闻背景:不久前,一位留美博士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一篇《致信卫生部长:爱牙日应该更名为口腔健康日》的文章,经新浪网转载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7月,中华口腔医学会等主办的“微笑中国”首届全国口腔健康教育演讲大赛上传出消息:目前,在我国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人忍受着牙本质敏感的困扰,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8月25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在京联合举办“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专家论坛。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依然很高,防病意识较差,急需提高。

    口腔的健康与否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对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发音、面容和心理都有影响,因而,口腔健康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

    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90%以上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很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王兴介绍,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高达90%以上。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对全身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成为一些全身疾病的重要病因。

    根据近期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青年即3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的牙石检出率高达97.3%,患龋率为88.1%。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王伟健说:“目前中国人口腔健康主要存在龋齿、牙石、牙菌斑、牙龈出血、牙本质敏感、牙齿不洁白和口气等七大问题。”

    王伟健介绍说,口腔健康问题源于目前国人的众多生活习惯。如过度摄入巧克力、蛋糕等,其所含糖分导致蛀牙发生几率大增;吸烟带来不佳的口气和牙齿不洁白;长期专注使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代替张口说话,减少了饮水,唾液分泌相应减少,影响口气;加班时的工作压力使人易磨牙,从而磨损牙釉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都可能威胁口腔健康。
, 百拇医药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牙周健康率不到15%,约9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口腔专家丁鹏博士介绍,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牙石和牙菌斑会长期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周组织发炎等,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自行脱落。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刚表示,口腔健康是系统工程,各种口腔问题之间相互影响。

    口腔健康注意三事项

    同时,在护理口腔方面,我国居民还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谨防进入误区。

    一、不要等牙痛了才想起去看医生,缺乏终生维护和治未病的观念。相比国外,我国民众还没将口腔保健纳入常规的健康管理中。海军总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郭微教授介绍,“国外两岁半的孩子牙齿长齐了后就开始做维护,四岁后开始做定期的系统维护。相比之下,我们做得很不够。”王伟健教授也强调口腔问题最重要的是治未病,定期检查是最重要的。
, http://www.100md.com
    二、要区分牙膏功能,别错选了产品。在涉及公众如何护理口腔的问题时,90%的受访网友者回答主要根据广告选牙膏。王伟健教授为此指出某些牙膏确实可以缓解牙病的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牙膏都可以治疗牙病。

    三、重视龋齿,也别忽视牙周病。很多人认为牙周病无足轻重,只有在龋齿发生后,牙齿疼痛难忍时才就医。专家介绍,牙周炎会影响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概率远高于牙周健康人群,还可能引起诸如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炎症,甚至皮肤病。

    日常保健最重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表示,目前研究显示,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而且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精神紧张、不健康生活方式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感染、不良口腔卫生和牙周炎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口腔卫生的改善可降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过度使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可能导致口气不佳,加班可能会引起牙釉质磨损,过度摄入巧克力和蛋糕会导致蛀牙,口腔医学专家表示,由生活方式改变而形成的众多习惯将影响到口腔的健康。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医学家早就提出了刷牙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猝发的新观点。身为牙医,又兼预防医学教授的赫兹伯格博士发现,口腔内的慢性炎症,例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可以使细菌很容易进入炎症区局部组织的血管中,从而引起血液凝结,形成栓子、血管炎,甚至诱使心脏病发作。

    要保护口腔健康,首先需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保持牙齿的清洁,每餐后及睡觉前认真刷牙,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也能够有效预防口腔疾病。一般来说应当将牙刷刷毛以45度角朝向牙龈以适当的力量贴在牙齿和牙颈部表面,在每两颗牙齿做15次的短距离来回刷洗刷和纵刷后,再换下两颗牙齿进行刷洗。这样刷牙就像按摩一样,除了可有效去除牙龈旁的牙菌斑,预防牙周病、蛀牙外,还可避免因刷牙造成伤害。
, http://www.100md.com
    同时应用牙签、牙线等清除牙缝隙间的牙菌斑。牙膏可先用含氟及抗牙菌斑的剂型,还可配用消炎抗感染的漱口水等。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请医生检查口腔及洁齿一次,去除牙石,治疗牙周病,这样还可以大大减少心脏病发作的概率。

    如果牙齿遇冷热不适或酸痛,应及时找口腔医生诊治;不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避免刷牙过度用力,最好使用护龈牙刷,降低牙刷对牙龈的伤害;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此外,每天除认真刷牙外,还可选用专业的抗敏感类牙膏。如果出现牙本质敏感,建议平时喝酸甜饮料时可用吸管吸,以减少饮料和牙齿的接触,吃完东西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坚持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将“爱牙”、“护牙”作为一种健康新时尚。 (邱少波)

    附:

    致信卫生部长:爱牙日应该更名为口腔健康日

    尊敬的部长先生,您好!
, http://www.100md.com
    此建议的提出,源于和牙医学院同学的一次交流以及我在美国所见所闻。

    “全国爱牙日”——中国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公共平台。自1988年提出以来,对唤起中国民众对牙齿健康的重视,预防龋齿,起到了非常大的启蒙和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国民生活品质质量的提升,我认为其在某种程度是有误导公众对“口腔健康”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故此提议应该把“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

    其一,扭转国民误解,进一步全面提升国民口腔健康;

    在中国,90%以上的老百姓的意识里, “牙”即“齿”,而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不少人关注在“齿”的局部,而丢掉了牙的整体。其结果是认为“齿”健康就是口腔健康,其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事实上,“牙齿健康”≠“口腔健康”,到目前看,牙周病几乎成为了影响口腔健康的核心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其中的两个标准——“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均指向牙齿的“土壤环境”即牙周的健康。
, http://www.100md.com
    其二,与时俱进,和民众健康状况全面接轨;

    在之前,我也查阅了国内不少关于口腔健康的报告,同时,也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些国内口腔健康的现状。

    据资料显示,全国爱牙日成立二十年来,龋齿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降幅在8%到20%;而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病患率却呈不减反增的趋势,成年人牙周不健康者高达97%;其实,从这个数据来看,“预防龋齿”作为“爱牙日”提出的初衷已经完成了它阶段性的历史使命;怎样形成牙齿到口腔的健康的全面认识,扭转国民认为“牙齿健康”=“口腔健康”的错误观念尤为重要。

    “全国爱牙日”更名为“全国口腔健康日”日,其不但更符合“全国爱牙日”设立初衷(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更准确的传递“口腔健康”观念。

    其三,通过更名行动,让民众产生再认识;
, 百拇医药
    在美国,牙医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行业。这里面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因为,大家对自己口腔健康的重视,其带来的结果也就是对该领域的重视。

    我认同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公布的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核心大意是说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身体健康状况好坏是成正比的。这里的原因,我觉得关键是意识达到没有,而意识,相关机构的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通过公众组织一次更切合实际的更名,其实际上就是再一次向民众传达目前健康状况的一个风标,至少在进一步唤醒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度上是一个催化剂。

    改革开放100年不变,生活水平天天在变。我谨希望从一个小的名称变更,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在意识上形成一些改变。

    从网上的意见看,支持更名的占据不少,还有人过激的认为,爱牙日是牙防组的产物(牙防组已经取缔,为非法敛财组织),到现在误国殃民,早就该更名归正。,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