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才能主自
自主发展对中医学极其重要。在“西化”中医的严峻形势下,保持学科独立性,是中医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医学是一门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文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医学,无论理论的概念内涵,还是理论的临床实践,都蕴含了“和”、“平”、“顺”、“应”、“适”的生命时空联系的动态特征,辨证论治关注的是以个体生命为实在的“和”的机制的恢复。
因为自然时空的变易性、社会状态的多样性、个体生命的复杂性,同样的器质性改变,具有不同的病机,反映了不同的生命机制。“治病求本”,就是在临床“观其脉证”,实事求是地收集就诊病人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在“阴阳神气”的共同规律性中,“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求证个体化的证候病机性质,为“随证治之”提供依据。
任何静态的、固定的、缺乏时空联系的标本、影像,都属于辨证论治“观其脉证”范畴的内容,是疾病当时的静态结论,是通过医疗仪器获得的间接结果,可以反应生命疾病的阶段特点,但不是辨证求机“知犯何逆”的本质结论,不能等于生命异常的动态联系状况,更不能等于个体证候病机。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中医学自身的特殊性,自主发展需要在思维上保持“阴阳神气”的逻辑一致性,在临床保持理、法、方、药、护的病机对应性,以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为客观,以经典理论为依据。这就需要将中医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在教学、管理和临床思维中,保持中医学的学科独立性。
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缺乏逻辑条理性,学科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独立自主,是学科存在、落实实践的必要前提。
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生命实践的检验,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才确立了经典理论的学科基础地位,确立了辨证论治不可替代的临床地位。无论李东垣面对百万误将内伤当伤寒而亡的冤魂,还是吴又可面对将瘟疫当伤寒而亡者比比皆是的呼喊,等等,都说明辨证论治则“疾可已,身可活”,不辨证论治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已亡”,客观地证实了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生命真理性。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是以生命时空自然关联性为客观基础的临床医疗方式,以病人的需要为准则,以个体生命基础上的疾病为客观,随时空的自然变化、社会的环境差异、个体的体质禀赋和情志的区别,最终确定就诊病人的证候病机性质。“各承家技,始终顺旧”,规范标准就诊病人的证候,违背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客观真实性。
, 百拇医药
学科实践的存在,是学科存在的标志。没有了学科实践,学科文献就变成了考据、训诂学研究的故纸堆。因此,辨证论治的临床独立性,是中医学存在的基础。要保持辨证论治的独立性,首先就要承认三因制宜的随机性,要承认生命“阴阳神气”规律的一般和个别的同异性。
“西化”中医,中医的独立性就不存在了。学校教育、学术研究、执业考试甚至病历书写都离不开西医的话,中医就不可能自主发展。
一个临床医生,可以同时运用中医和西医两法治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达到了学科理论和思维逻辑的结合,如果在临床不能保持中医和西医各自的逻辑联系,理、法、方、药、护的病机逻辑对应,变成病理生理和药理对应,或者用病理生理对应寒热补泻等方药,用寒热虚实对应抗菌消炎等药理,都不是辨证论治,都可能导致“寒寒热热、虚虚实实”的弊端。我们不能因为医生可以同时掌握多种医疗技能而否定中医学的学科独立性,否定学科逻辑的条理性和单值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在短期内恢复中医的学科独立性是困难的,但是,当务之急,应该给临床松绑,确立辨证论治独立的合法地位,把西医的东西从中医的执业医师考试中清除,保证迈过这道门槛的中医,是真正的中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医自己学科实践的实际存在,保证中医学的临床自主落到实处,让中医学后继有人。, 百拇医药(黄开泰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中医科)
中医学是一门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文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医学,无论理论的概念内涵,还是理论的临床实践,都蕴含了“和”、“平”、“顺”、“应”、“适”的生命时空联系的动态特征,辨证论治关注的是以个体生命为实在的“和”的机制的恢复。
因为自然时空的变易性、社会状态的多样性、个体生命的复杂性,同样的器质性改变,具有不同的病机,反映了不同的生命机制。“治病求本”,就是在临床“观其脉证”,实事求是地收集就诊病人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在“阴阳神气”的共同规律性中,“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求证个体化的证候病机性质,为“随证治之”提供依据。
任何静态的、固定的、缺乏时空联系的标本、影像,都属于辨证论治“观其脉证”范畴的内容,是疾病当时的静态结论,是通过医疗仪器获得的间接结果,可以反应生命疾病的阶段特点,但不是辨证求机“知犯何逆”的本质结论,不能等于生命异常的动态联系状况,更不能等于个体证候病机。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中医学自身的特殊性,自主发展需要在思维上保持“阴阳神气”的逻辑一致性,在临床保持理、法、方、药、护的病机对应性,以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为客观,以经典理论为依据。这就需要将中医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在教学、管理和临床思维中,保持中医学的学科独立性。
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缺乏逻辑条理性,学科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独立自主,是学科存在、落实实践的必要前提。
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生命实践的检验,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才确立了经典理论的学科基础地位,确立了辨证论治不可替代的临床地位。无论李东垣面对百万误将内伤当伤寒而亡的冤魂,还是吴又可面对将瘟疫当伤寒而亡者比比皆是的呼喊,等等,都说明辨证论治则“疾可已,身可活”,不辨证论治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已亡”,客观地证实了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生命真理性。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是以生命时空自然关联性为客观基础的临床医疗方式,以病人的需要为准则,以个体生命基础上的疾病为客观,随时空的自然变化、社会的环境差异、个体的体质禀赋和情志的区别,最终确定就诊病人的证候病机性质。“各承家技,始终顺旧”,规范标准就诊病人的证候,违背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客观真实性。
, 百拇医药
学科实践的存在,是学科存在的标志。没有了学科实践,学科文献就变成了考据、训诂学研究的故纸堆。因此,辨证论治的临床独立性,是中医学存在的基础。要保持辨证论治的独立性,首先就要承认三因制宜的随机性,要承认生命“阴阳神气”规律的一般和个别的同异性。
“西化”中医,中医的独立性就不存在了。学校教育、学术研究、执业考试甚至病历书写都离不开西医的话,中医就不可能自主发展。
一个临床医生,可以同时运用中医和西医两法治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达到了学科理论和思维逻辑的结合,如果在临床不能保持中医和西医各自的逻辑联系,理、法、方、药、护的病机逻辑对应,变成病理生理和药理对应,或者用病理生理对应寒热补泻等方药,用寒热虚实对应抗菌消炎等药理,都不是辨证论治,都可能导致“寒寒热热、虚虚实实”的弊端。我们不能因为医生可以同时掌握多种医疗技能而否定中医学的学科独立性,否定学科逻辑的条理性和单值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在短期内恢复中医的学科独立性是困难的,但是,当务之急,应该给临床松绑,确立辨证论治独立的合法地位,把西医的东西从中医的执业医师考试中清除,保证迈过这道门槛的中医,是真正的中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医自己学科实践的实际存在,保证中医学的临床自主落到实处,让中医学后继有人。, 百拇医药(黄开泰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