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并用治痛经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
基本治疗
取穴:以任脉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主穴可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兼有经色紫红或者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或者胀痛明显者加太冲;兼有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者加归来;兼有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肾俞、太溪、脾俞。
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针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按: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中极可通调冲任之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十七椎均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经验处方
针灸至阴穴治疗痛经疗效亦佳。运用本法的时间是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针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针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针治手法以捻转为主,提插要轻。寒者加艾条悬灸,出针时按其孔。热实者不加灸,出针时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
按:至阴穴具有通经脉、理下焦、调整胞宫的作用,是治疗妇女胞宫疾病的特效穴。用针灸至阴之法治疗痛经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能基本痊愈。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 百拇医药(王维恒)
基本治疗
取穴:以任脉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主穴可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兼有经色紫红或者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或者胀痛明显者加太冲;兼有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者加归来;兼有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肾俞、太溪、脾俞。
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针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按: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中极可通调冲任之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十七椎均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经验处方
针灸至阴穴治疗痛经疗效亦佳。运用本法的时间是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针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针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针治手法以捻转为主,提插要轻。寒者加艾条悬灸,出针时按其孔。热实者不加灸,出针时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
按:至阴穴具有通经脉、理下焦、调整胞宫的作用,是治疗妇女胞宫疾病的特效穴。用针灸至阴之法治疗痛经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能基本痊愈。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 百拇医药(王维恒)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