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服务:发展中的尴尬
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截至2008年,全国有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115个,共有床位数38.7万张,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60余万人。中医年门诊量2.61亿次。
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历史、政策乃至学科本身的原因,中医服务依然受到重重掣肘,尴尬不断。
低廉的政策收费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
2008年初,全国人大常委、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宁生教授组建了专门的中医药发展调研小组,深入广州、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对从事中医药教育、研究、社会服务的56位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民间名医等进行了认真调研。专家们认为,中医诊疗普遍收费低,中医的“简便验廉”反而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在360多项收费中,中医只有90多项可以与西医持平,其他皆低于西医。如骨科收费平均只有西医的17%。政府没有额外对中医医疗机构进行补贴,大多数省市甚至没有按照中医药条例给足应该划拨的中医事业经费,中医院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在制剂方面,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规定,大多数医院的院内制剂被砍掉了90%以上,中医院的收入不仅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削弱了中医特色用药。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医医疗机构在整体上正逐渐萎缩。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的临床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是照搬基于现代医学特点建立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但随着慢性疾病、多因素疾病的增多,目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不适应中医发展的要求。2008年7月,在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上,有关专家对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但没有达成共识。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医四诊是其特色和优势,但中医四诊与现代诊断技术相比,敏感性不足。中医医生水平各异,辨证论治各异,临床效果不一且难以评价,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经验化,不能大规模重复运用。西医理化指标还不能与中医对接。
中医的民间基础不容乐观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表了《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的调研报告,该报告与1988年《中国农村中医医疗服务调查》比较,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希望中医治疗”的比例下降了11.61个百分点。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普遍认为,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卫生习惯和饮食口味的影响,与2003年相比,年轻人对中医药接受程度加速下降。中医在农村虽然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农村缺乏有水平的中医师,伪中医、假中医太多,中医在农村的基础不容乐观。
, http://www.100md.com
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是个体化服务,这理应是中医的优势。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认为,当前中医院,无论是病房还是急诊,基本以西医为主,即便运用中医,各科室也有习惯用药、统一处方,中医的个体化服务正走向形式。部分中医院尚存在过度服务现象,如开大处方,以药养医等。
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是1982年衡阳会议确立的,1989年~1990年,国家推出示范中医院和杏林计划,全面沿用西医院标准。2008年9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主要从硬件方面对中医院建设做出了规定,在内涵建设方面规定较少。沿用西医标准对中医的发展有利有弊。弊处是不符合中医学科特色,如医院分科太细,内科病人需要针灸,只能邀请针灸科医生等。
中医误诊的盲区
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认为,西医对于误诊有明确的鉴定指标,但中医相对含糊。中医辨证辨错了是不是误诊?谁来鉴定这是误诊?对于同一个病人,不同的中医师往往辨证不一,组方不一,即便名老中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鉴定权威。所以中医不仅存在误诊问题,还存在误诊难以鉴别的问题。更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卫生部正大力支持中医“治未病”,连病都没有,又该如何确诊?如果误诊又从何误起?
, http://www.100md.com
完善中医服务体系的路径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路径是不断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在医院建设方面,应大力建设有特色、有优势,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综合性中医院;大力建设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力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大力推进中医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民间验方、单方的整理、开发以及推广应用;大力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纳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等。在这方面,广东的经验值得推广。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国内率先作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实施了中医人才强省工程,即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名师、名医、名家。为了解决基层中医院人才素质不高或人才缺乏乃至断层的问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还依托该校每年为县级中医院培养人才,同时组织中医讲师团下基层业务扶贫。在中医医院建设工程方面,广东省立足把广州中医药大学各附属医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大型中医院,打造超强医院集团,通过该校(包括辖下的各附属医院)强大的中医医疗和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进县级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广东全省中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在财政方面,政府应该对中医院实行政策性补贴,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并扩大服务面。
在疗效评价方面,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中医药的科学性要通过临床加以检验,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基础,是中医“可信”的依据,是中西医对接的基本条件。
应保证中医临床使用率,没有基本的中医临床使用率,中医和中医院必将走向衰落。保证基本的中医临床使用率是中医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应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国内某中医药大学在某县的调查结果表明,45.3%的人相信中医,43%的人怀疑中医,患者中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人为8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是全国实力最强的中医院,代表了当前中医院的最高水平。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才能壮大中医医疗机构,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百拇医药(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历史、政策乃至学科本身的原因,中医服务依然受到重重掣肘,尴尬不断。
低廉的政策收费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
2008年初,全国人大常委、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宁生教授组建了专门的中医药发展调研小组,深入广州、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对从事中医药教育、研究、社会服务的56位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民间名医等进行了认真调研。专家们认为,中医诊疗普遍收费低,中医的“简便验廉”反而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在360多项收费中,中医只有90多项可以与西医持平,其他皆低于西医。如骨科收费平均只有西医的17%。政府没有额外对中医医疗机构进行补贴,大多数省市甚至没有按照中医药条例给足应该划拨的中医事业经费,中医院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在制剂方面,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规定,大多数医院的院内制剂被砍掉了90%以上,中医院的收入不仅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削弱了中医特色用药。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医医疗机构在整体上正逐渐萎缩。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的临床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是照搬基于现代医学特点建立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但随着慢性疾病、多因素疾病的增多,目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不适应中医发展的要求。2008年7月,在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上,有关专家对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但没有达成共识。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医四诊是其特色和优势,但中医四诊与现代诊断技术相比,敏感性不足。中医医生水平各异,辨证论治各异,临床效果不一且难以评价,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经验化,不能大规模重复运用。西医理化指标还不能与中医对接。
中医的民间基础不容乐观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表了《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的调研报告,该报告与1988年《中国农村中医医疗服务调查》比较,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希望中医治疗”的比例下降了11.61个百分点。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普遍认为,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卫生习惯和饮食口味的影响,与2003年相比,年轻人对中医药接受程度加速下降。中医在农村虽然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农村缺乏有水平的中医师,伪中医、假中医太多,中医在农村的基础不容乐观。
, http://www.100md.com
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是个体化服务,这理应是中医的优势。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认为,当前中医院,无论是病房还是急诊,基本以西医为主,即便运用中医,各科室也有习惯用药、统一处方,中医的个体化服务正走向形式。部分中医院尚存在过度服务现象,如开大处方,以药养医等。
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是1982年衡阳会议确立的,1989年~1990年,国家推出示范中医院和杏林计划,全面沿用西医院标准。2008年9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主要从硬件方面对中医院建设做出了规定,在内涵建设方面规定较少。沿用西医标准对中医的发展有利有弊。弊处是不符合中医学科特色,如医院分科太细,内科病人需要针灸,只能邀请针灸科医生等。
中医误诊的盲区
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认为,西医对于误诊有明确的鉴定指标,但中医相对含糊。中医辨证辨错了是不是误诊?谁来鉴定这是误诊?对于同一个病人,不同的中医师往往辨证不一,组方不一,即便名老中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鉴定权威。所以中医不仅存在误诊问题,还存在误诊难以鉴别的问题。更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卫生部正大力支持中医“治未病”,连病都没有,又该如何确诊?如果误诊又从何误起?
, http://www.100md.com
完善中医服务体系的路径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路径是不断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在医院建设方面,应大力建设有特色、有优势,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综合性中医院;大力建设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力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大力推进中医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民间验方、单方的整理、开发以及推广应用;大力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纳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等。在这方面,广东的经验值得推广。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国内率先作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实施了中医人才强省工程,即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名师、名医、名家。为了解决基层中医院人才素质不高或人才缺乏乃至断层的问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还依托该校每年为县级中医院培养人才,同时组织中医讲师团下基层业务扶贫。在中医医院建设工程方面,广东省立足把广州中医药大学各附属医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大型中医院,打造超强医院集团,通过该校(包括辖下的各附属医院)强大的中医医疗和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进县级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广东全省中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在财政方面,政府应该对中医院实行政策性补贴,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并扩大服务面。
在疗效评价方面,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中医药的科学性要通过临床加以检验,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基础,是中医“可信”的依据,是中西医对接的基本条件。
应保证中医临床使用率,没有基本的中医临床使用率,中医和中医院必将走向衰落。保证基本的中医临床使用率是中医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应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国内某中医药大学在某县的调查结果表明,45.3%的人相信中医,43%的人怀疑中医,患者中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人为8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是全国实力最强的中医院,代表了当前中医院的最高水平。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才能壮大中医医疗机构,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百拇医药(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