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6 > 正文
编号:11807500
康复概念.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80kb)。

    康复 (Rehabilitation):

    rehabilitation意为重新获得某种能力、资格或适应社会生活;

    中世纪,教徒违反了教规而被逐出教门,如得到赦免恢复其教籍就称其为rehabilitation;

    近代,rehabilitation指囚徒服刑期满或得到赦免;

    现代,美英将rehabilitation用于指残疾人的医疗福利事业。

    意为使残疾人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重新恢复做人的权利、资格和尊严。

    1969年WHO: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1993年WHO:

    康复是一个帮助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上或解剖缺陷的限度内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促进其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和教育上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过程。

    1994年,著名康复专家Helendar对康复的解释基本是1981年WHO的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所解释的内容,并作了补充。他说:

    康复应包括所有措施,以减少残疾的影响,使残疾者达到自立,成为社会的整体(回归社会)有较好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F),能实现其抱负。

    1.康复对象

    功能有缺失和障碍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残疾人和伤病员。

    2.康复领域

    包括医疗康复(身心功能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以及在业余消遣上帮助患者发展潜能等方面,以便促进残疾人全面康复。

    3.康复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除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不但使用医学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工程学、信息学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并包括政府政策、立法等举措。

    4.康复目标

    康复的目标应同时考虑到可能性、可行性。在患者身体缺陷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地拟订康复目标,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使残疾人或患者各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5.康复的提供者

    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不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而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计划与实施。

    现代康复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全面康复,整体康复、即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身心上使病伤残者得到全面康复。

    1.基础康复学

    * 运动学

    * 人体发育学

    * 运动生理学

    * 组织再生生理学

    * 神经生理学

    * 神经病理学

    * 运动治疗学

    2.康复残疾学

    * 骨关节肌肉系统残疾学

    * 神经系统损害残疾学

    * 功能障碍学(生活活动障碍和社会活 动障碍)

    3.临床康复评定学

    * 身体的评定(全身情况、关节活动度、 肌力和麻痹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轮椅和矫形器的使用等情况)

    * 语言和听力功能的评定

    * 心理功能评定

    * 职业评定和社会评定

    4.临床康复治疗学

    > 物理治疗学

    > 作业治疗学

    > 社会福利和保障学

    > 康复护理学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二、康复医学科室应体现和保持临床学科的基本属性:

    > 设康复病床

    > 开展临床康复工作

    > 康复医师具有扎实的临床医疗基础

    第三、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医疗科对有关病例应及时相互转诊与会诊;

    第四、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医疗科在科研和继续教育上相互合作。

    康复的程度和目标

    一、康复程度的三个层次:

    1.低水平 只在身体功能和/或心理功能上有某些改善,尚未能走出家门重返社会。

    2.中等水平 身心功能有显著改善,生活能自理或基本自理,但尚有各种障碍而影响其重返社会。

    3.高水平 身心功能显著恢复,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或虽然生活未能完全自理,但可借助于人工辅助器具而重返社会,参加社会生活。

    二、康复的目标

    * 康复目标的拟订应根据残疾者自身的需求和客观的可能。

    * 自身的需求包括:上学、就业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

    * 客观条件是:残疾及其程度能否获得有效的康复。

    确切的康复目标是在进行全面康复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的能够发掘患者全部潜在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客观目标。

    在评价中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综合一起,从对恢复有利的条件(残存能力中减去妨碍恢复的因素),即可预测出可能恢复的限度,这就是预期目标的设定。

    目标设定的程序

    1 首先了解必要的最低残存能力

    2 发现妨碍因素,进行进一步核算

    3 活用个人的经验

    目标的阶段性

    首先制定一个"当前的目标",根据治疗恢复情况随时追加,随时更改。

    目标设立的目的

    * 设立目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制定重点的治疗程序。

    * 必要的治疗当然也要病人克服一定的困难,但对病人无用的治疗,只能是时间与费用的浪费,对治疗师也只能是时间与劳力的浪费。

    1980年,WHO制订并公布第1版《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 简称ICIDH

    它是一种对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结果进行分类的分类体系

    疾病 残损 残疾 残障

    (内在环境) (外向性) (客观性) (社会性)

    疾病的后果除了治疗与死亡之外,还有 一部分遗留或伴随着残废。

    该模型存在如下缺点:

    1、没有准确地说明病损、残疾和残障概念之间的适当联系。

    2、这种模式不能从残疾和残障的相反方向说明病损,因此,它是一种单向的、从病损到残疾、最后到残障的变化模式。

    3、ICIDH是从疾病紊乱的结局的角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88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