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须识常与变——达变篇.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08kb)。
20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 F ZHEJ IAN G COLL EGE O F TCM
第24卷 第2期
2000年4月
诊脉须识常与变——达变篇 魏长春 (遗作) 连建伟△ (整理)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杭州310006 △浙江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脉诊 中医诊断 魏长春
1 脉有疑似须辨
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脉多热, 迟脉多寒。弦
紧为实, 细微为虚, 此为常理。然疑似之中, 须当辨
别真假, 关系非轻, 不可不察。
如浮虽属表, 而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 其脉见浮
而无力。是浮不可概作为表证。
沉虽属里, 而外邪初感之深者, 寒束经络, 脉不
能达, 则见沉紧。是沉不可概作为里。
数为热, 但真热者, 未必数。而虚损症阴阳俱困,气血失调衰弱, 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概作为热。
迟为寒, 但外感病初愈, 余热未清, 脉多迟滑。
是迟不可概作寒。
弦紧类实, 但真阴胃气大亏, 阴阳关格等症, 脉
多豁大弦紧。是弦紧不可概作实证看。
微细类虚, 但凡痛极气闭, 脉络壅滞不通, 常见
伏匿微细。是伏未必为虚。
由此推之, 诸脉中皆有疑似, 皆须详辨。
2 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
徐灵胎曰: 有宜从症者, 有宜从脉者, 必有一定
之故。审之既真, 则病情不能逃。若辨证不明, 则不为
症所误, 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 虽脉极顺而症
危, 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 虽症极险, 而脉和, 亦
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 形如死状, 危在顷刻, 而六
脉有根则不死, 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 六
脉或促或绝, 痰降则愈, 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
嗽, 饮食起居如常, 而六脉细数, 久则必死。此宜从
脉不从症也。噎嗝反胃, 脉如常人, 久则胃绝, 而脉
骤变, 百无一生, 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 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 某脉
忌某症, 其吉凶乃可定矣。
211 舍脉从证
脉浮为表, 治宜汗解, 然亦有宜用下法。仲景云:
脉浮而大, 心下反坚, 有热属脏者攻之, 不宜发汗。
脉沉为里, 治宜攻下, 然亦有宜从汗解, 如少阴
病始得之, 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
脉促为阳盛, 当用葛根芩连汤清之。而脉促并见
厥冷则非灸百会穴以通其阳不可。此等促脉, 非阳盛
之候, 应当舍脉以从证。
脉迟为寒, 当用姜、附温之, 若阳明病脉迟不恶
寒, 身体 然汗出, 则用大承气汤。则迟非阴寒之候。
212 舍证从脉
有表证应发汗, 是为常法。仲景云: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身体痛, 当温之。宜四逆汤。
里证用下法, 则属常规, 如日晡发热, 则属阳明,而脉则浮虚, 则宜发汗, 可用桂枝汤。
结胸症具, 当与陷胸汤下之。脉浮大者, 不可下,当予桂枝人参汤温之。
身体疼痛, 当以桂枝、麻黄汗之, 然尺中脉迟者
不可汗, 当与小建中汤和之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 F ZHEJ IAN G COLL EGE O F TCM
第24卷 第2期
2000年4月
诊脉须识常与变——达变篇 魏长春 (遗作) 连建伟△ (整理)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杭州310006 △浙江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脉诊 中医诊断 魏长春
1 脉有疑似须辨
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脉多热, 迟脉多寒。弦
紧为实, 细微为虚, 此为常理。然疑似之中, 须当辨
别真假, 关系非轻, 不可不察。
如浮虽属表, 而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 其脉见浮
而无力。是浮不可概作为表证。
沉虽属里, 而外邪初感之深者, 寒束经络, 脉不
能达, 则见沉紧。是沉不可概作为里。
数为热, 但真热者, 未必数。而虚损症阴阳俱困,气血失调衰弱, 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概作为热。
迟为寒, 但外感病初愈, 余热未清, 脉多迟滑。
是迟不可概作寒。
弦紧类实, 但真阴胃气大亏, 阴阳关格等症, 脉
多豁大弦紧。是弦紧不可概作实证看。
微细类虚, 但凡痛极气闭, 脉络壅滞不通, 常见
伏匿微细。是伏未必为虚。
由此推之, 诸脉中皆有疑似, 皆须详辨。
2 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
徐灵胎曰: 有宜从症者, 有宜从脉者, 必有一定
之故。审之既真, 则病情不能逃。若辨证不明, 则不为
症所误, 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 虽脉极顺而症
危, 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 虽症极险, 而脉和, 亦
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 形如死状, 危在顷刻, 而六
脉有根则不死, 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 六
脉或促或绝, 痰降则愈, 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
嗽, 饮食起居如常, 而六脉细数, 久则必死。此宜从
脉不从症也。噎嗝反胃, 脉如常人, 久则胃绝, 而脉
骤变, 百无一生, 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 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 某脉
忌某症, 其吉凶乃可定矣。
211 舍脉从证
脉浮为表, 治宜汗解, 然亦有宜用下法。仲景云:
脉浮而大, 心下反坚, 有热属脏者攻之, 不宜发汗。
脉沉为里, 治宜攻下, 然亦有宜从汗解, 如少阴
病始得之, 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
脉促为阳盛, 当用葛根芩连汤清之。而脉促并见
厥冷则非灸百会穴以通其阳不可。此等促脉, 非阳盛
之候, 应当舍脉以从证。
脉迟为寒, 当用姜、附温之, 若阳明病脉迟不恶
寒, 身体 然汗出, 则用大承气汤。则迟非阴寒之候。
212 舍证从脉
有表证应发汗, 是为常法。仲景云: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身体痛, 当温之。宜四逆汤。
里证用下法, 则属常规, 如日晡发热, 则属阳明,而脉则浮虚, 则宜发汗, 可用桂枝汤。
结胸症具, 当与陷胸汤下之。脉浮大者, 不可下,当予桂枝人参汤温之。
身体疼痛, 当以桂枝、麻黄汗之, 然尺中脉迟者
不可汗, 当与小建中汤和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