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68kb)。
·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资 助 部 分 工 作
(!"##$%"#)
作者单位: !&$$$’ 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茂德
结直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结直肠癌仅
次于肺癌列恶性肿瘤的第%位。我国上海结直肠癌已是第!
位常见肿瘤。在发病率上升的同时, 其发病年龄趋向老龄
化, 发病部位趋向近侧结肠。近 &$余年来, 结直肠癌发生分
子模型的提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 发病机
理的阐明和 ,*+-! -./01232-4.5通路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
作用的确定是结直肠癌研究具有影响的 ! 大进展。尽管这
些分子机制的阐明, 并且在结直肠癌筛查、 诊断和治疗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处理和患者预后没
有实质性的影响。结直肠癌死亡率仍很高。迄今结直肠癌
的病理分期仍然是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和决定治疗的基
础。
一、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
自 61/782和 98:1;<0132 &""$年提出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
模型以来, 不同来源的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得到阐明, 目前
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多条途径。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6,*)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 由 ,*+ 基因突变所引起。由于突变发生的位点不同,6,*可有多种变异型。如伴有皮肤表皮样囊肿、 下颌骨骨
瘤、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等表现的 =/7>217综合征、 结
肠腺瘤性息肉明显减少的轻型 6,* (/0012?/01> 6,*) 。腺瘤性
息肉很少, 但结直肠癌发生较早的 ,<@A12/B3 C1D3<@ E&!$#F。
()*++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是遗传性结直
肠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导
致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而引起。()*++ 同时伴有皮肤肿
瘤性病变的称 G?37-48771 综合征。4?7.80 综合征也是一种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除多发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外, 伴有中枢
神经系统肿瘤。根据分子基础的不同分两种类型, ,*+基因
突变 (6,* 家族) 有小脑髓母细胞瘤, @GH(& 和 @*GI% 突变
(()*++家族) 则伴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在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常伴有结直肠错构瘤性息肉, 如*C
综合征 (*1?0B-C1:@1778L1) , 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和
+8D>12综合征。以前一直认为这种错构瘤性息肉与结直肠
癌没有关系。近年来发现这些错构瘤性息肉虽然其恶变率
要比 6,*和 ()*++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低得多, 但确有恶性
潜能且分子机制不同。目前已明确, *C 综合征息肉恶变的
分子改变发生在上皮, 由 HFM& N I4F-&& 基因突变所引起。
HFM& N I4F-&&基因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其作用类似经
典的抑癌基因。在多个 *C综合征家族证实有该基因的生殖
细胞突变, 但并非每个家族均有突变, 因此存在有遗传的异
质性。HFM& 基因突变或杂合性缺失存在于*C综合征时的腺
瘤和腺癌, 也可见于乳腺癌和宫颈腺癌, 但不见于散发性的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 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一条新的结直肠癌发
生通路, 即错构瘤-腺瘤-腺癌通路。
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有很大的异质性, 部分由 *4O) 突
变所致, 部分由 IL/>P (Q*+P) 基因突变所触发 [&, %] 。*4O) 是
一个酪氨酸磷酸酶, 参与细胞周期调控。IL/>P 涉及 4=6 !信
号通路的调节。目前认为幼年性息肉病时的结肠息肉早期
阶段, 其间质细胞是肿瘤性的。这种增生性的间质细胞分泌
一些因子引起局部微环境的改变, 从而诱发上皮细胞的增生
继而恶变。F32B;17等 [!] 将这种先有间质改变继而诱发上皮
恶变的现象称为 “背景缺陷” 。这种癌发生的机制有别于经
典的 “二次打击” , 本质上是一种旁观者效应, 并认为溃疡性
结肠炎伴发的结直肠癌也属于此类。在子宫内膜息肉其分
子遗传学改变也在间质而非上皮。R/72170 等 [P] 也报道在结
直肠癌和乳腺癌中等位基因的丢失、 ST! 的突变和微卫星不
稳定性不仅见于癌细胞而且也存在于间质细胞。间质和上
皮的相互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 问题是间质如何影响上皮的
结构, 分化和增殖。这些问题的澄清, 不仅有助于阐明某些
癌的发生机制, 而且也将改变这些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8D>12综合征主要改变是皮肤粘膜、 乳腺和甲状腺多
发性错构瘤。在结肠常有幼年性息肉病, 息肉的恶变由
*4O)突变所致。
综上所述, 大多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的遗传综合征的发
生机制已初步搞清, 但许多综合征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家系发生结直肠癌的机制, 有助于
彻底阐明结直肠癌发生的不同途径。
61/782-98:1;<0132的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自提出以
来被人们广为引用, 可称经典之作。该模型提示结直肠癌的
发生是由正常粘膜形成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和后期腺瘤, 然
后转变为浸润性癌, 再发生转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在解
释基因改变的作用时, 强调的是基因改变的累积而不是基因
改变的顺序。这一矛盾现象是由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造成
的 [T] 。该模型将有癌变的直径大于 &.L的腺瘤定为后期腺
瘤不尽合理。从病理学角度, 腺瘤癌变应该是腺瘤的一部
分, 且腺瘤和癌变组织的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由
于取材来源的人为差异, 从组织提取 Q), 过程中有的样本
有癌组织、 有的有腺瘤组织而另一些为腺瘤及腺癌的混合成
· $ T P · 中华病理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32 C */0@8;,Q1.1LU17 %$$$,98; %",)8V’分, 因此分子遗传学改变必然不恒定。微切割技术 (!"#$%&"’(
’)#*"%+) 的应用有助于阐明不同阶段的遗传学特征。尽管他
们于,--.年对,--/年模型作了补充, 使单纯用癌基因0抗癌
基因改变来解释结直肠癌的发生扩展到错配修复系统异常
也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但没有进行本质的修改。近年的研
究证明, 结直肠癌发生有多条通路, 除少数遗传性肿瘤外, 绝
大多数肿瘤的发生需要多基因改变的相互作用。因此笔者
认为由相互作用的基因产物之间所形成的 “局域网” (模块!%&12) [.] ) , 多个局域网构成的 “互联网” 既具有个体的特异
性, 又具有肿瘤的特异性。可以预测模块及其调控研究将成
为 3,世纪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自,--4年 56"7%&)81 等在 9:;<< 中证实有微卫星不稳
定性 (=>?) 存在以来, 有关 =>? 在结直肠癌和其他非肠肿瘤
中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复制误差阳性 ($)@2"#8*"%+ )$$%$
@%’"*"A),BCB D) 、 微卫星突变体表型 (==;) 等也用来描述这
种肿瘤表型。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究竟有什么功能目前
还不清楚。从基因结构分析得知, 微卫星序列定位于启动
子, 基因编码区, 内含子或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资 助 部 分 工 作
(!"##$%"#)
作者单位: !&$$$’ 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茂德
结直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结直肠癌仅
次于肺癌列恶性肿瘤的第%位。我国上海结直肠癌已是第!
位常见肿瘤。在发病率上升的同时, 其发病年龄趋向老龄
化, 发病部位趋向近侧结肠。近 &$余年来, 结直肠癌发生分
子模型的提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 发病机
理的阐明和 ,*+-! -./01232-4.5通路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
作用的确定是结直肠癌研究具有影响的 ! 大进展。尽管这
些分子机制的阐明, 并且在结直肠癌筛查、 诊断和治疗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处理和患者预后没
有实质性的影响。结直肠癌死亡率仍很高。迄今结直肠癌
的病理分期仍然是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和决定治疗的基
础。
一、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
自 61/782和 98:1;<0132 &""$年提出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
模型以来, 不同来源的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得到阐明, 目前
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多条途径。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6,*)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 由 ,*+ 基因突变所引起。由于突变发生的位点不同,6,*可有多种变异型。如伴有皮肤表皮样囊肿、 下颌骨骨
瘤、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等表现的 =/7>217综合征、 结
肠腺瘤性息肉明显减少的轻型 6,* (/0012?/01> 6,*) 。腺瘤性
息肉很少, 但结直肠癌发生较早的 ,<@A12/B3 C1D3<@ E&!$#F。
()*++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是遗传性结直
肠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导
致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而引起。()*++ 同时伴有皮肤肿
瘤性病变的称 G?37-48771 综合征。4?7.80 综合征也是一种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除多发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外, 伴有中枢
神经系统肿瘤。根据分子基础的不同分两种类型, ,*+基因
突变 (6,* 家族) 有小脑髓母细胞瘤, @GH(& 和 @*GI% 突变
(()*++家族) 则伴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在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常伴有结直肠错构瘤性息肉, 如*C
综合征 (*1?0B-C1:@17
+8D>12综合征。以前一直认为这种错构瘤性息肉与结直肠
癌没有关系。近年来发现这些错构瘤性息肉虽然其恶变率
要比 6,*和 ()*++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低得多, 但确有恶性
潜能且分子机制不同。目前已明确, *C 综合征息肉恶变的
分子改变发生在上皮, 由 HFM& N I4F-&& 基因突变所引起。
HFM& N I4F-&&基因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其作用类似经
典的抑癌基因。在多个 *C综合征家族证实有该基因的生殖
细胞突变, 但并非每个家族均有突变, 因此存在有遗传的异
质性。HFM& 基因突变或杂合性缺失存在于*C综合征时的腺
瘤和腺癌, 也可见于乳腺癌和宫颈腺癌, 但不见于散发性的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 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一条新的结直肠癌发
生通路, 即错构瘤-腺瘤-腺癌通路。
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有很大的异质性, 部分由 *4O) 突
变所致, 部分由 IL/>P (Q*+P) 基因突变所触发 [&, %] 。*4O) 是
一个酪氨酸磷酸酶, 参与细胞周期调控。IL/>P 涉及 4=6 !信
号通路的调节。目前认为幼年性息肉病时的结肠息肉早期
阶段, 其间质细胞是肿瘤性的。这种增生性的间质细胞分泌
一些因子引起局部微环境的改变, 从而诱发上皮细胞的增生
继而恶变。F32B;17等 [!] 将这种先有间质改变继而诱发上皮
恶变的现象称为 “背景缺陷” 。这种癌发生的机制有别于经
典的 “二次打击” , 本质上是一种旁观者效应, 并认为溃疡性
结肠炎伴发的结直肠癌也属于此类。在子宫内膜息肉其分
子遗传学改变也在间质而非上皮。R/72170 等 [P] 也报道在结
直肠癌和乳腺癌中等位基因的丢失、 ST! 的突变和微卫星不
稳定性不仅见于癌细胞而且也存在于间质细胞。间质和上
皮的相互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 问题是间质如何影响上皮的
结构, 分化和增殖。这些问题的澄清, 不仅有助于阐明某些
癌的发生机制, 而且也将改变这些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8D>12综合征主要改变是皮肤粘膜、 乳腺和甲状腺多
发性错构瘤。在结肠常有幼年性息肉病, 息肉的恶变由
*4O)突变所致。
综上所述, 大多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的遗传综合征的发
生机制已初步搞清, 但许多综合征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家系发生结直肠癌的机制, 有助于
彻底阐明结直肠癌发生的不同途径。
61/782-98:1;<0132的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自提出以
来被人们广为引用, 可称经典之作。该模型提示结直肠癌的
发生是由正常粘膜形成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和后期腺瘤, 然
后转变为浸润性癌, 再发生转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在解
释基因改变的作用时, 强调的是基因改变的累积而不是基因
改变的顺序。这一矛盾现象是由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造成
的 [T] 。该模型将有癌变的直径大于 &.L的腺瘤定为后期腺
瘤不尽合理。从病理学角度, 腺瘤癌变应该是腺瘤的一部
分, 且腺瘤和癌变组织的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由
于取材来源的人为差异, 从组织提取 Q), 过程中有的样本
有癌组织、 有的有腺瘤组织而另一些为腺瘤及腺癌的混合成
· $ T P · 中华病理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32 C */0@8;,Q1.1LU17 %$$$,98; %",)8V’分, 因此分子遗传学改变必然不恒定。微切割技术 (!"#$%&"’(
’)#*"%+) 的应用有助于阐明不同阶段的遗传学特征。尽管他
们于,--.年对,--/年模型作了补充, 使单纯用癌基因0抗癌
基因改变来解释结直肠癌的发生扩展到错配修复系统异常
也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但没有进行本质的修改。近年的研
究证明, 结直肠癌发生有多条通路, 除少数遗传性肿瘤外, 绝
大多数肿瘤的发生需要多基因改变的相互作用。因此笔者
认为由相互作用的基因产物之间所形成的 “局域网” (模块!%&12) [.] ) , 多个局域网构成的 “互联网” 既具有个体的特异
性, 又具有肿瘤的特异性。可以预测模块及其调控研究将成
为 3,世纪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自,--4年 56"7%&)81 等在 9:;<< 中证实有微卫星不稳
定性 (=>?) 存在以来, 有关 =>? 在结直肠癌和其他非肠肿瘤
中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复制误差阳性 ($)@2"#8*"%+ )$$%$
@%’"*"A),BCB D) 、 微卫星突变体表型 (==;) 等也用来描述这
种肿瘤表型。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究竟有什么功能目前
还不清楚。从基因结构分析得知, 微卫星序列定位于启动
子, 基因编码区, 内含子或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