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资料05 > 正文
编号:11808965
麻醉主治医师复习题.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09kb)。

    麻醉主治医师复习题

    001 简述麻醉前对病人全身情况的评价标准。

    麻醉和手术前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格状况,一般可根据以下分类标准进行评估:第1类:体格健壮,无周身疾病,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第2类:病人的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虽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完全,仍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第3类:病人的重要生命器官病变较重,功能低下,虽术前尚在代偿范围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较差,如轻度休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第4类:病人的重要生命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术前已危及生命安全,如心力衰竭难以纠正、重度休克病人等。第5类:病人病情危重,几乎无代偿能力,随时面临死亡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另外对急症手术病人在评级后加"急"以示区别。

    002 麻醉应怎样做病人精神和体格方面的准备?

    1.精神方面的准备:(1).应着重放在解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顾虑和增强病人的信心心上;(2).应适当介绍所选麻醉用于该病人的优点、麻醉过程,安全性和可靠的安全措施;(3).回答并合理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指导病人如何配合,尽量满足病人对麻醉方面提出的要求,对病人多加鼓励,取得病人的信任;(4).麻醉医师在接触病人时应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态度,言谈必须得体。2.体格方面的准备:(1).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2).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发症;(3).及时停用在术前应停用的药;(4).严格执行临床麻醉前的禁食禁饮;(5).其它的一般准备:如对于某种手术体位的适应性锻炼,肠道和膀胱的准备;(6).对急症手术病人在不耽误手术治疗的前提下,亦应抓紧时间作较充分的准备。

    003 简述麻醉选择的原则。

    麻醉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病人正常生理功能和手术无痛的条件下,根据麻醉者的经验、技术、设备条件综合考虑,选取最佳方案。1.充分估计病情:如休克病人一般多避免深麻醉或易使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麻醉方法;有肺部急性炎症病人应避免吸人性麻醉药;气道不易维持通畅的病人应作气管内插管;也要考虑到年龄和精神因素的影响。2.了解术式对麻醉的要求:如复杂创伤手术宜用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应作气管内插管、心内手术应准备低温麻醉、体外循环措施等。3.熟悉麻醉方法的优缺点:认识其安全范围及危险所在,酌情选择,简单的手术不用复杂麻醉,局麻能完成的手术不用其他麻醉等。4.在不妨碍上述原则情况下应尽量满足病人及术者的要求。

    004 简述不同麻醉药物的选择标准。

    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以可维持较好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为标准。1.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应以氯胺酮、依托咪酯或小剂量阿片类和安定类药物进行诱导;2.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的患者,麻醉诱导应和缓渐进,以避免引起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气管内给予利多卡因可阻滞其插管反应。3.心室功能下降的患者应使用大剂量阿片类麻醉药,因其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弱于吸入麻醉药。4.将局域性硬膜外麻醉和轻度的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可减轻术中的心肌抑制,且呼吸道的管理更为简易;5.术后使用局部麻醉和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对患者更为有利。以往有人怀疑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应用局域性麻醉可能导致硬膜外出血,但现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不存在此种风险。

    005 简述全身麻醉四大要素的实质。

    理想的全身麻醉必须在不严重干扰病人机体生理功能的情况下,具备满足于手术的四大要素:即镇痛完善、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和神经反射迟钝。1.镇痛完善(感觉阻断):全身麻醉的首要目的必须阻断感觉神经,保证无痛。2.意识消失(意识阻断):使病人完全入睡或失去意识,以免除手术中的条件不良刺激和痛苦。此过程一般由浅入深,由镇静到完全进入麻醉状态。3.肌肉松弛(运动神经阻滞):抑制大脑运动区及传出冲动,并能进一步影响皮质下及锥体外束所控制的肌张力和功能。4.神经反射迟钝(反射阻断):即抑制一些不良神经反射,如喉及支气管痉挛、内脏牵拉反应等。随着麻醉学和麻醉药物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能在应用麻醉药、镇静镇痛药及肌松药进行较浅的全身麻醉下满足上述要求。

    006 简述复合麻醉及其优点。

    复合麻醉,亦称平衡麻醉,是指先后或同时并用几种麻醉药物或麻醉方法以达到满意的外科麻醉条件,从而减少每一种麻醉药的剂量及副作用,增强全身麻醉的特性,且可避免深麻醉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现代麻醉已可针对全麻的四要素,分别选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效药物,以满足手术的不同需要,而较少地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如使意识消失可采用静脉镇静催眠药(硫喷妥钠、安定、氟哌利多等)和吸入少量吸入麻醉药;镇痛可采用大剂量阿片类药(吗啡、芬大尼等)、氯胺酮及吸人麻醉药;肌肉松弛可选用肌松药,不必再加深麻醉;神经反射也可用神经阻滞或神经节阻断药等。优点为用药灵活机动,有机复合,既可避免或减轻各药的毒性反应及麻醉过深对机体的生理干扰,又可满足各种手术的特殊需要。

    007 简述实施复合麻醉时的注意事项。

    复合麻醉时常多用几种麻醉药或辅助用药,严重地影响麻醉分期征象。所以既不能依赖呼吸征象,也不能依赖各种反射征象。因此必须熟悉各种用药对全麻四要素的影响及相互作用,也要熟悉各药单独麻醉时的典型体征,才能在复合麻醉时综合判断麻醉深度。应用肌松药必须行气管内插管,以便呼吸管理。由于各种麻醉药对反射的抑制也不相同,麻醉深浅必须根据给药的时间及药物性质、剂量和浓度并结合病人体征综合考虑。各种监测仪器的应用给麻醉带来了方便条件,但也绝不能过分依赖仪器而忽略对病人的临床观察。麻醉期间切忌病人知晓和疼痛,尤其是在并用肌松药时必须保证病人意识消失和镇痛完善,以免病人遭受痛苦。

    008 简述氧供需平衡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氧供需平衡状况监测指标: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是组织氧供需平衡的一个良好指标,正常值为75%(60~80%)。临床意义:SVO2仅能反映全身的氧供需平衡。连续监测SVO2,有助于①早期发现各种意外事件如出血、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吸入气氧浓度过低等。②早期报警病情恶化。③评价药物疗效。④指导呼吸衰竭、ARDS和肺水肿病人调整呼吸机能,最适PEEP数值,避免反复进行血气分析。⑤动态反映影响氧供需平衡的因素。2.氧输送(DO2)和氧消耗(VO2):氧输送代表心脏向外周循环输送的氧量。正常人麻醉后的临界氧输送(DO2Crit)估约为330ml/min.m2。氧消耗反映了机体的总代谢需求。临床意义:监测DO2,VO2及DO2-VO2关系,可以了解组织灌注和氧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疗效。3.血乳酸浓度。

    009 简介现代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现代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1.气源;2.空氧混合器;3.供气和驱动装置;4.通气和转换方式;5.各项参数的调节监测和报警系统;6.呼吸回路(湿化、雾化、加温)等装置。基本要求:1.氧气和压缩空气 输出压力4kg~5kg?(cm2)一1,供气量55L~64L?min一1,最大输出连续气流120L?min-1,能滤过90%以上污染物质。2.空氧混合器 O2浓度可调范围21%~10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