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版料下载06 > 正文
编号:11809223
乙肝病毒能“父婴传播”吗.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kb)。

    本报4月15日第4版《社区大讲堂》刊出后,不断有读者就相关问题咨询。我们将读者的问题归纳后,选择了两封具有代表性的读者来信,请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内三科主任谢雯主任医师为读者答疑。--编者

    乙肝病毒能"父婴传播"吗

    问题1

    编辑同志:

    我看了4月15日健康报《社区防治病毒性肝炎大有可为》一文,受益匪浅。同时,引起了我治肝病过程中长期不解之谜的回忆。关于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三大途径,不知有没有"父婴垂直传播"之说?如有,其机制是怎样的?怎么阻断?假如"父婴垂直传播"使婴儿感染了乙肝病毒,应该对婴儿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其后果与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儿有无区别?我提出问题的原因是,曾遇到过且一直未解决。

    我的一个乙肝患者管先生,儿子5岁,出生后按规定注射过3次乙肝疫苗,但一直未检查过是否出现保护性抗体。之后,在未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情况下,又加强注射了一次乙肝疫苗。我给管先生的儿子检查乙肝两对半,结果全是阴性,既无HBsAg,也无抗-HBs。这样引起了我的怀疑。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我又给管先生的儿子做了复查,结果仍是阴性。考虑该患儿体内是否已经有变异的乙肝病毒,以致检查不出抗体,也检查不出抗原。为弄清真相,经家长同意,用"乙肝病毒(HBV)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法"查HBV-DNA。结果,HBV-DNA为18300copies/ml(参考值:<3000copies/ml)。初步判定为:因变异的乙肝病毒而致不出现抗-HBs,也查不到HBsAg。所幸的是,经提高免疫、抗病毒治疗后,HBV-DNA转为阴性,抗-HBs阳性。今年4月18日电话随访得知,自从孩子出现抗体后,定期检查,抗体一直保持阳性。

    现在我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经了解和检查,孩子的母亲抗-HBs阳性,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可排除母婴垂直传播。孩子出生时已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应该出现抗-HBs。患儿才5岁,抗体的有效保护期还没有过,也不应该是后天感染。如果不是父婴垂直传播,那么,感染途径是什么?应该是何时感染的?能否认为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的途径是父婴垂直传播?请编辑同志帮助请教有关专家。

    河南省封丘县社区门诊部主任 孙 健

    孙健医生:

    您好!关于乙型肝炎父婴传播的问题,目前有一些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但至今缺乏较大规模的临床前瞻性试验研究的数据支持。另外,相关循证医学数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仅就目前收集到的部分资料予以解答。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第7期发表《乙型肝炎病毒的父儿传播与肝外定位》,文中指出:HBV男性感染者既可通过生殖细胞(即精子)将病毒垂直传播给子代,也可经接触感染其配偶并继而由配偶再垂直传给子代。目前所述父婴传播通常指男性感染者通过生殖细胞把病毒垂直传给子代。

    早在1977年,Blumberg曾根据家系调查结果推测HBV-DNA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基因,然后在子代中传递。

    国内学者对HBV父婴传播也日渐关注。《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第11期发表的《父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研究》一文中,选择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比较父亲与子代所携HBV-C基因nt2022-2301段序列的同源性,结果提示16对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C基因同源性在99%~100%,其中6对(37.5%)父亲与新生儿HBV-DNA存在表型变异,提示存在HBV的父婴传播途径且存在主要变异株。

    该文在讨论中提示:胚胎期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在宫内感染HBV后可以处于一种"潜隐状态",虽有病毒存在可以检出HBV-DN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