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1 > 正文
编号:11809075
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217页).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8kb)。

    杏林名医医案---朱良春

    朱良春 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处方]

    夏先生,45岁,素嗜杜康,形体丰腴,三年前左足拇趾内侧经常肿痛,因工作繁忙未曾介意。嗣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即在夜间突然发作,肿痛剧烈难以忍受,服药可以缓解,迄未根治。血尿酸高,苔黄腻,脉弦数。此浊之瘀阻络之痛风也。治宜泄化浊瘀,蠲痹通络,并应戒酒慎食为是。

    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泽兰、泽泻各20克,生苡仁40克,虎杖20克,地鳖虫10克,威灵仙30克,葎草20克,广地龙15克,三妙丸10克,包入煎,七帖,每日一帖煎服。

    药后肿痛即行缓解,连续间日服一帖,以巩固之。三周后复查,血尿正常,观察半年,未曾复发。

    朱良春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的经验

    内容提要:早在1956年,朱良春老师就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公开发表了"控涎丹的方义和应用"一文,其精辟论述和临床发挥的经验披露后,吾辈每复习老师的论述,用控涎丹治疗多种杂病急症,均有疗效神奇的体会。朱师在50年代始,就广泛应用"控涎丹""表里和解丹""六神丸"等治杂病难症,且在前肾应用范围的基础上颇多发挥,历年来朱师还自拟了数十种疗效颇著的丸散膏丹,如"复肝丸""益肾蠲痹丸","痛风冲剂""定喘散"等等治疗慢性痼疾,为挖掘中医宝库中丸散膏丹的宝贵经验,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鸣锣开道,当称承先启后的丸散膏丹大师。中医祖先所传的丸散膏丹,乃是中医的传统特色,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和神奇的疗效是现代医学中的针、刀、药等及化疗、激光所不能比拟的。 关键词:控涎丹,杂病急症,汤丸并用,内服外用,朱良春 老师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始于50年代初,其临床使用颇多超越前贤应用范围,今整理朱师广用"控涎丹"的宝贵经验,以飧同道。 1、博究先贤用灵丹,临床发挥多妙法 朱师深究"控涎丹"方义,临床广为应用,如治疗癫疾,胁痛、颈项、腰背、筋骨牵引灼痛,流注不定,或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偏身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溃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若漏管;并治瘰疠贴骨,鱼口便毒,一切阴疽。又深得《赤水玄珠》和《东医宝鉴》《世医得效方》治疗痰涎伏膈等奇症的辨证之法。对李时珍引陈无择用"控涎丹"之论述,张石顽用"控涎丹"之论述,李士材用"控涎丹"治顽疾,王洪绪氏、魏玉璜氏用"控涎丹"治外科顽疾,尤为欣赏。对李梃、王晋三所述的方义更加推崇。朱师指出:"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荡涤经隧曲道中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证明,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甘遂入药自神农本草至今2千余年,甘遂为主古方如仲景之"十枣汤""大陷胸汤",张景岳之"舟车丸",王肯堂之"甘遂散"及三因方之"控涎丹",以其狼虎峻猛之性攻逐王道之品所不能攻逐之邪,盖药过病所和微不济急,全在医者驾驭之能。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逐脏腑之水饮,亦能荡涤脏腑曲道之处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大戟根具有刺激性,有毒成分的大戟素及一种赝硷,与甘遂之作用类似。且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并横行经脉。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走上焦、白芥子能深入全身皮里膜外之经隧曲道,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朱师妙用"控涎丹"有单用,合用其他成药,或配合汤剂,有日服1次,空腹服或食后服,有日服2次,以知为度。如曾治湿性胸膜炎,患者李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7.8C,头痛肢楚,继则咳嗽痰粘,两肋引痛,不能侧卧,西药2旬未效,朱师投"控涎丹"日2.2克,每早饭后服一包,并处以"香附旋复汤"为助,3剂服完,诸症向平,继服3剂以善其后。笔者亦遵师法,曾治湿性胸膜炎,大面积胸腔积水众多病例,均获速效。又治多囊肝腹水合并胸水患者郑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7.6C,咳嗽气喘,胁痛。腹水虽不严重,但中西医诸法未消,试投"控涎丹"次服3克,嘱清晨空腹生姜汤送服,配合"香附旋复汤"(制香附10克、旋复花15克(包)、蒌仁12克、苡仁30克、炒苏子10克(打细)、炒白芥子10克(打细)、茯苓12克、旱半夏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共服10剂。诸症消失,X光,B超复查,胸水腹水均消失。历年来朱师用控涎丹治疗慢性淋巴腺炎(包括颈部淋巴结核)湿性胸膜炎,急慢性关节炎,骨结核,湿脚气,痰涎壅盛之气管炎等众多病例,其屡屡应手取效之秘在于巧用。 2、审慎辨证分虚实,剂量斟酌分缓急 朱师指出使用"控涎丹在辨证和剂量上要掌握得当,始获满意疗效,必须凭脉辨证,相体论治,权衡活变"。体气虚弱者应当慎用。慢性疾患,如瘰疠、流注、痰核等症,宜少量连续守服,一般每服0.9克,1日3次,守至中病即止,可谓十去七八或配合汤剂疗效更佳。急性胸膜炎,肺炎痰多气促,发热、咳嗽、胁痛、胸水、腹水等急实症,宜次服2.5~3.8克,每日服或间日服,以知为度,如服后隔半天,仍未泄下者,可续服1次。一般首次服后,应见泄下较剧,第二次即无剧泄之象。对症实,体气尚可,年龄较轻者,如类风湿关节变形之早中期患者,坐骨神经痛之急实者,尤其是形体丰腴,痰湿之体,控涎丹剂量可增至6~9克,服至中病后逐日减量或改为间日一次,临床实践证明,控涎丹配合朱氏"益肾蠲痹丸"久服无副作用,且能迅速纠正关节变形,配合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能迅速缓解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痛重酸木诸症。配合大剂量川草乌煎剂外用浸泡关节变形亦颇有佳效。笔者历年来遵朱师之法用控涎丹,所治病种、剂量略举如下,以作同道或后学者参考;治类风关节变形早中期控涎丹剂量日6克,分早晚两次服,配合汤药或"益肾蠲痹丸"。治形体丰腴闭经水肿症,控涎丹剂量日3克,配合健脾利水,祛湿导痰,逐瘀通经之汤剂,一般连投5~10剂即中病。 再如治神经性呕吐症(食后),控涎丹剂量3克,配合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一般投剂即效,3剂即诸症如失。治喘咳胁痛,甚或不能侧卧,经年不愈,遇寒加剧,用朱师之"定喘散"配合"控涎丹"剂量日3克,旬日治愈。治形体丰腴,痰湿之体者长期失眠,惊恐不宁,幻视鬼神,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投"控涎丹"剂量日3克,配合"温胆汤"5剂治愈。治湿浊阻滞阳明,土壅木郁,胸闷胁胀,宗经无主导致青壮年阳痿,投控涎丹剂量日6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