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路径打造中医药优势
广东省中医院以7年的改革探索表明,通过制定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实现了中医院中医特色优势更明显、名老中医传承普及、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患者费用负担减少的多赢——
编者按:卫生部不久前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也标志着这一源于发达国家的医疗管理方法登上中国医疗改革舞台。
所谓临床路径,是将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状态、环节的诊疗护理方案日程化,也是对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状态、环节事先设计好的诊疗路线。在日常医疗中,每名患者会得到医生、护士、医技及其他相关人员按照这一日程化诊疗护理方案提供的临床服务。临床路径能有效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和控制医疗成本。
然而,源于西方国家、针对西医的临床路径适用于中医吗?如果适用,那么中医临床路径如何建立?广东省中医院从2002年起,就在全国最早尝试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医院管理,积累起丰富经验,也深悉其中甘苦。日前,本报记者带着上述疑问走进这家全国最大的中医院。
, 百拇医药
从确保中医院姓“中”开始
如今,中医院“西化”已非个别现象。说起原因,一种强势观点认为是中医院为生存逼迫。对此,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却不这样认为,“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患者选择中医院恰恰是为了看中医、吃中药。中医院要生存恰恰绝不能放弃中医。中医药临床疗效才是中医院的竞争优势所在。”
该院最早研究临床路径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排除影响中医院姓“中”的障碍,以此确保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在多年的医疗改革实践中,先觉的广东省中医院很早意识到中医院要生存、发展,“必须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那么,如何把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他们重点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临床中医师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学习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院领导为首,到全国各地走访中医药机构、民间医等,引进临床上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二是不断营造浓郁的中医氛围,他们将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命名为“中医年”、“中医提高年”和“中医特色年”。采取措施促进中医特色优势形成规模。但是,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有些医师在临床上不愿、不敢、不会用中医药。
, 百拇医药
这些医师为何有此顾虑?院领导通过分析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临床医师多数刚从学校毕业,中医基础知识不扎实,更未掌握中医临床“精髓”,因此在临床上患得患失,对应用中医药缺乏信心;二是目前西医指南和诊疗常规是出现医疗纠纷时判断是非的“金标准”,因此这些医师在诊治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西医“金标准”,即使明知中医药能解决问题,也不敢只用中医药而不用西医药。如此一来,不仅影响着中医师应用中医药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临床上中医特色优势的形成和发挥。
通过名老中医临床带教后,年轻医师亲眼见到中医药的疗效,并认识到“不是中医药不行,而是应用中医药者的水平不够”。但是,医院的临床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提高,仅仅依靠这些名老中医师带徒显然不够。
如何使每位年轻医师一进入临床,就能很好、很快掌握和运用名老中医经验,获得最佳诊疗效果?困扰迫使医院继续探索寻找一条从根本上解决中医院姓“中”而又能稳步持续发展的道路。
, 百拇医药 确立“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原则
医院领导层日益认识到,让中医院姓“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目的只有一个:消除患者病痛,解决临床问题。本世纪初,恰逢上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临床路径被引进我国。医院领导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为一些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的单病种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特别是融入名老中医的经验、疗法,或将使上述困扰迎刃而解。
这打开了解决中医临床难题的思路。他们尝试借用临床路径方法,把中医文献“精髓”和名医经验整合在治疗方案中,用以指导医师的临床工作。
毕竟是中医院,2002年当广东省中医院引进临床路径时,把“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作为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基本原则。此举很快在临床科室实践中取得成效。这一探索随即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7年该院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针对7个病种开展了基于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即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学研究。
, 百拇医药
这一研究的目标,一是论证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可行性,二是确定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原则和方法。今年1月,医院有关临床路径制定的汇报又引起了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高度重视,他批示指出临床路径可成为卫生改革的一个“抓手”。
优化中医诊疗方案是核心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需要以中医药实践为基础。近些年来,广东省中医院把这一工作与挖掘整理中医药文献、宝贵名医经验、民间特色疗法等结合起来,收效明显。“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就是对中医药伟大宝库挖掘、整理、丰富的过程。”吕玉波认为。
中医临床路径又是什么?就是将优化的中医单病种诊疗方案时序化。因此,单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是中医临床路径的核心。为此,医院提出挖掘古文献中的精华,挖掘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特技术,挖掘医院内优秀中医药人才临床实践的经验,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挖掘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以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医院已按专业和主攻病种对大量中医药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形成了系列专科的文献资料库,涵盖了历代中医典籍、医案和现代研究文献。医院还建立“临床医师拜师全国名老中医”常规培训项目,还有“杏林寻宝”,即面向全国寻找中医特色技术、建立传统疗法中心,以广泛吸纳和应用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同时成立名医工作室、建立历代名中医经验数据库,最大程度地搜集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述工作扎实开展,为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奠定基础。针对诸如汤药、针灸、外用药等中医治疗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医院研究人员在挖掘整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甄别、选择和优化。
例如,大妇科在制定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中医临床路径时,发现手术后早期应用针灸促进患者通腑排气、增进肠功能恢复效果特别好,因此确定这一阶段治疗以针灸为主;又发现在排气通便后,应用中药扶正能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体力恢复,他们就确定此阶段以中药治疗为主。
又如,肛肠手术后疼痛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西医采用麻醉药物和止痛泵虽有效,但有一定副作用,且费用较贵。医院在制定肛肠手术临床路径时,从老中医经验中挖掘到了针刺白环腧止痛方法用于临床路径,不仅止痛效果明显,且无麻醉药物和止痛泵的副作用。这样,既优化了该手术诊疗方案,又突出了其临床路径的中医特色优势。
, 百拇医药
“专家共识”融汇中医各家所长
中医历史上有诸多流派,对同一病证的治疗,不同流派往往各具优势。制定中医临床路径时,如何适应中医的这种多元特性?广东省中医院在重视各派学说、各个专家意见的同时,引入“专家共识”方法。
对于制定中医临床路径来说,“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在于,以单病种诊疗为纽带,集中行业内该领域一流专家的智慧,形成路径的核心内容,达到优化中医诊疗方案的目的。
例如,该院乳腺科就乳腺癌术后分期辨证规范和乳腺增生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召开过专家共识会议。此前,该科室已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专家咨询调研和三次专家论证会议,涉及专家既有全国名老中医,又有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头人、负责人。通过专家讨论,对临床上缺乏证据支持或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如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疗法和周期疗法,各有所长,经专家集体讨论,结合两种疗法的优势,根据临床实际,决定选用以辨证疗法为主,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段加减用药的方法,并对用药内容给出了参考性意见,从而规范了现有的辨证体系,优化了临床诊疗方案。
, 百拇医药
“辨证分型”确保临床路径与时俱进
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且还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都强调一个“变”字,而制定相对稳定的临床路径,是否与上述特征相悖?
广东省中医院研究人员认为,要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处理好辨证论治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就是要在建立临床路径时注重辨证分型的规律,在充分掌握疾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病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致病因素、环境因素、患者个体差异。
比如,中医临床治疗同一疾病,往往因为地域差异形成不同流派。仅冠心病,就有活血化瘀、益气温阳、豁痰通络等多种治则,文献报道都有很好疗效。研究人员建立临床路径时,在注重达成“专家共识”的情况下,紧紧抓住辨证论治。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没有施行介入手术前以邪实为主,治疗应以豁痰活血为重;手术后则以虚为主,治疗应以益气温阳为重。冠心病初发阶段以脾虚(气虚)为主,中后期则夹痰瘀表现为虚实夹杂,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又会耗伤阳气。因此,针对非手术治疗和搭桥手术、介入手术后等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患者,制定了相应的中医临床路径,从而保障了中医临床路径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医鲜活的生命力。
, 百拇医药
但即便有辨证分型,在有些人眼中也是“死”的。他们怀疑,这样会不会使中医治疗变得机械化,而失去了辨证论治“活”的本质呢?
该院对此采取了5种解决方案:一是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强调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共性规律;二是在中医临床路径的大方向上,设定了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案;三是沿着其实施的时间纵轴,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和客观规律,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相应诊疗方案;四是针对路径实施中的变异问题,定期进行方案的修改与完善;五是及时总结临床经验,不断优化完善中医临床路径。
这就使得中医辨证论治“活”的特征依然很好地体现在中医临床路径中,使该路径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医学科技的发展、前人经验的挖掘与时俱进。
找准治疗切入点是制定临床路径的“基石”
广东省中医院要求各科室制定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务必遵循“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环节充分发挥中医诊疗优势”的原则。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发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于疾病治疗的某一环节、侧面、阶段或改善某一类症状。如术后镇痛,减轻癌症放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这是中医药诊疗优势的切入点,也是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切入点。切入点找准了,才能明确预期效果,成功应用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也才能令人信服,医师执行中医临床路径的信心自然大大增强。找准并明确切入点,成为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及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基石”。
例如,该院肾病中心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最优阶段为慢性肾病3期~4期,这一发现得到了专家认可。长期在该中心治疗的张老就是一位典型患者,他在10多年前被其他医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建议透析治疗,张老不愿做,就长期坚持在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目前,他精神好,各项相关检查指标均正常,至今未做透析。
制定实施临床路径“一棋”激活全局
实施每个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都需要一个由各种人员、各相关科室组成的团队,其中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自己在临床路径中的任务。当一个个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在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后,人们突然发现该院的临床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特色优势更明显了 由于临床路径规定了中医药的切入点、切入标准和采用手段,就杜绝了过去人为因素导致不用中医药或使用中医药不当的问题。比如,过去门急诊医师一遇到发热患者,往往用抗生素,有的根本不给患者开中药。有明确要求的临床路径消除了这类情况。比如对于高热患者,如果血常规白细胞不高,说明没有细菌感染,应当用中医药治疗,不用抗生素。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普及了 在中医知识特别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知识。过去,往往只有跟师的徒弟有机会学习领悟,得传承者少,其传承效果还往往受到跟师弟子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影响。而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因为有大量文献整理、临床研究、专家共识等保障,使名老中医的很多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所有医师临床上的共同财富。
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提高了 此前,该院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时,往往受到医师自身对疾病认识的局限。通过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每位临床医师的诊疗思维、诊疗认知都得到一次较为彻底的“优化”,很快提高了年轻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最大限度缩小了不同年资医师临床水平的差距,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了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患者负担减轻了 临床路径实施后,临床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例如,心脏四科实施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减少了2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25%。类似情况还有,慢性心衰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按照临床路径给患者应用化痰补气中药,轻者可不用抗生素,重者可少用抗生素;慢性心衰合并血压偏低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应用温阳补气药,能够不用或少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等,患者满意度因此大大提高。
链 接
广东省中医院
探索临床路径大事记
2002年,开始引进临床路径管理思路,优化临床诊疗方案,突出并保障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2006年,各个科室在主攻病种上基本上建立起相应的路径,有力地保障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发挥。
2007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针对7个病种(后来补加了4个)开展了基于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即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学研究。
2009年1月,该院有关临床路径的汇报受到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重视并做重要批示。, 百拇医药(胥晓琦)
编者按:卫生部不久前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也标志着这一源于发达国家的医疗管理方法登上中国医疗改革舞台。
所谓临床路径,是将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状态、环节的诊疗护理方案日程化,也是对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状态、环节事先设计好的诊疗路线。在日常医疗中,每名患者会得到医生、护士、医技及其他相关人员按照这一日程化诊疗护理方案提供的临床服务。临床路径能有效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和控制医疗成本。
然而,源于西方国家、针对西医的临床路径适用于中医吗?如果适用,那么中医临床路径如何建立?广东省中医院从2002年起,就在全国最早尝试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医院管理,积累起丰富经验,也深悉其中甘苦。日前,本报记者带着上述疑问走进这家全国最大的中医院。
, 百拇医药
从确保中医院姓“中”开始
如今,中医院“西化”已非个别现象。说起原因,一种强势观点认为是中医院为生存逼迫。对此,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却不这样认为,“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患者选择中医院恰恰是为了看中医、吃中药。中医院要生存恰恰绝不能放弃中医。中医药临床疗效才是中医院的竞争优势所在。”
该院最早研究临床路径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排除影响中医院姓“中”的障碍,以此确保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在多年的医疗改革实践中,先觉的广东省中医院很早意识到中医院要生存、发展,“必须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那么,如何把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他们重点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临床中医师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学习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院领导为首,到全国各地走访中医药机构、民间医等,引进临床上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二是不断营造浓郁的中医氛围,他们将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命名为“中医年”、“中医提高年”和“中医特色年”。采取措施促进中医特色优势形成规模。但是,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有些医师在临床上不愿、不敢、不会用中医药。
, 百拇医药
这些医师为何有此顾虑?院领导通过分析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临床医师多数刚从学校毕业,中医基础知识不扎实,更未掌握中医临床“精髓”,因此在临床上患得患失,对应用中医药缺乏信心;二是目前西医指南和诊疗常规是出现医疗纠纷时判断是非的“金标准”,因此这些医师在诊治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西医“金标准”,即使明知中医药能解决问题,也不敢只用中医药而不用西医药。如此一来,不仅影响着中医师应用中医药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临床上中医特色优势的形成和发挥。
通过名老中医临床带教后,年轻医师亲眼见到中医药的疗效,并认识到“不是中医药不行,而是应用中医药者的水平不够”。但是,医院的临床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提高,仅仅依靠这些名老中医师带徒显然不够。
如何使每位年轻医师一进入临床,就能很好、很快掌握和运用名老中医经验,获得最佳诊疗效果?困扰迫使医院继续探索寻找一条从根本上解决中医院姓“中”而又能稳步持续发展的道路。
, 百拇医药 确立“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原则
医院领导层日益认识到,让中医院姓“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目的只有一个:消除患者病痛,解决临床问题。本世纪初,恰逢上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临床路径被引进我国。医院领导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为一些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的单病种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特别是融入名老中医的经验、疗法,或将使上述困扰迎刃而解。
这打开了解决中医临床难题的思路。他们尝试借用临床路径方法,把中医文献“精髓”和名医经验整合在治疗方案中,用以指导医师的临床工作。
毕竟是中医院,2002年当广东省中医院引进临床路径时,把“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作为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基本原则。此举很快在临床科室实践中取得成效。这一探索随即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7年该院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针对7个病种开展了基于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即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学研究。
, 百拇医药
这一研究的目标,一是论证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可行性,二是确定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原则和方法。今年1月,医院有关临床路径制定的汇报又引起了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高度重视,他批示指出临床路径可成为卫生改革的一个“抓手”。
优化中医诊疗方案是核心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需要以中医药实践为基础。近些年来,广东省中医院把这一工作与挖掘整理中医药文献、宝贵名医经验、民间特色疗法等结合起来,收效明显。“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就是对中医药伟大宝库挖掘、整理、丰富的过程。”吕玉波认为。
中医临床路径又是什么?就是将优化的中医单病种诊疗方案时序化。因此,单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是中医临床路径的核心。为此,医院提出挖掘古文献中的精华,挖掘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特技术,挖掘医院内优秀中医药人才临床实践的经验,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挖掘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以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医院已按专业和主攻病种对大量中医药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形成了系列专科的文献资料库,涵盖了历代中医典籍、医案和现代研究文献。医院还建立“临床医师拜师全国名老中医”常规培训项目,还有“杏林寻宝”,即面向全国寻找中医特色技术、建立传统疗法中心,以广泛吸纳和应用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同时成立名医工作室、建立历代名中医经验数据库,最大程度地搜集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述工作扎实开展,为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奠定基础。针对诸如汤药、针灸、外用药等中医治疗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医院研究人员在挖掘整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甄别、选择和优化。
例如,大妇科在制定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中医临床路径时,发现手术后早期应用针灸促进患者通腑排气、增进肠功能恢复效果特别好,因此确定这一阶段治疗以针灸为主;又发现在排气通便后,应用中药扶正能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体力恢复,他们就确定此阶段以中药治疗为主。
又如,肛肠手术后疼痛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西医采用麻醉药物和止痛泵虽有效,但有一定副作用,且费用较贵。医院在制定肛肠手术临床路径时,从老中医经验中挖掘到了针刺白环腧止痛方法用于临床路径,不仅止痛效果明显,且无麻醉药物和止痛泵的副作用。这样,既优化了该手术诊疗方案,又突出了其临床路径的中医特色优势。
, 百拇医药
“专家共识”融汇中医各家所长
中医历史上有诸多流派,对同一病证的治疗,不同流派往往各具优势。制定中医临床路径时,如何适应中医的这种多元特性?广东省中医院在重视各派学说、各个专家意见的同时,引入“专家共识”方法。
对于制定中医临床路径来说,“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在于,以单病种诊疗为纽带,集中行业内该领域一流专家的智慧,形成路径的核心内容,达到优化中医诊疗方案的目的。
例如,该院乳腺科就乳腺癌术后分期辨证规范和乳腺增生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召开过专家共识会议。此前,该科室已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专家咨询调研和三次专家论证会议,涉及专家既有全国名老中医,又有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头人、负责人。通过专家讨论,对临床上缺乏证据支持或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如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疗法和周期疗法,各有所长,经专家集体讨论,结合两种疗法的优势,根据临床实际,决定选用以辨证疗法为主,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段加减用药的方法,并对用药内容给出了参考性意见,从而规范了现有的辨证体系,优化了临床诊疗方案。
, 百拇医药
“辨证分型”确保临床路径与时俱进
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且还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都强调一个“变”字,而制定相对稳定的临床路径,是否与上述特征相悖?
广东省中医院研究人员认为,要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处理好辨证论治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就是要在建立临床路径时注重辨证分型的规律,在充分掌握疾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病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致病因素、环境因素、患者个体差异。
比如,中医临床治疗同一疾病,往往因为地域差异形成不同流派。仅冠心病,就有活血化瘀、益气温阳、豁痰通络等多种治则,文献报道都有很好疗效。研究人员建立临床路径时,在注重达成“专家共识”的情况下,紧紧抓住辨证论治。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没有施行介入手术前以邪实为主,治疗应以豁痰活血为重;手术后则以虚为主,治疗应以益气温阳为重。冠心病初发阶段以脾虚(气虚)为主,中后期则夹痰瘀表现为虚实夹杂,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又会耗伤阳气。因此,针对非手术治疗和搭桥手术、介入手术后等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患者,制定了相应的中医临床路径,从而保障了中医临床路径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医鲜活的生命力。
, 百拇医药
但即便有辨证分型,在有些人眼中也是“死”的。他们怀疑,这样会不会使中医治疗变得机械化,而失去了辨证论治“活”的本质呢?
该院对此采取了5种解决方案:一是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强调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共性规律;二是在中医临床路径的大方向上,设定了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案;三是沿着其实施的时间纵轴,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和客观规律,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相应诊疗方案;四是针对路径实施中的变异问题,定期进行方案的修改与完善;五是及时总结临床经验,不断优化完善中医临床路径。
这就使得中医辨证论治“活”的特征依然很好地体现在中医临床路径中,使该路径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医学科技的发展、前人经验的挖掘与时俱进。
找准治疗切入点是制定临床路径的“基石”
广东省中医院要求各科室制定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务必遵循“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环节充分发挥中医诊疗优势”的原则。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发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于疾病治疗的某一环节、侧面、阶段或改善某一类症状。如术后镇痛,减轻癌症放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这是中医药诊疗优势的切入点,也是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切入点。切入点找准了,才能明确预期效果,成功应用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也才能令人信服,医师执行中医临床路径的信心自然大大增强。找准并明确切入点,成为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及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基石”。
例如,该院肾病中心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最优阶段为慢性肾病3期~4期,这一发现得到了专家认可。长期在该中心治疗的张老就是一位典型患者,他在10多年前被其他医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建议透析治疗,张老不愿做,就长期坚持在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目前,他精神好,各项相关检查指标均正常,至今未做透析。
制定实施临床路径“一棋”激活全局
实施每个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都需要一个由各种人员、各相关科室组成的团队,其中每个人都要严格执行自己在临床路径中的任务。当一个个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在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后,人们突然发现该院的临床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特色优势更明显了 由于临床路径规定了中医药的切入点、切入标准和采用手段,就杜绝了过去人为因素导致不用中医药或使用中医药不当的问题。比如,过去门急诊医师一遇到发热患者,往往用抗生素,有的根本不给患者开中药。有明确要求的临床路径消除了这类情况。比如对于高热患者,如果血常规白细胞不高,说明没有细菌感染,应当用中医药治疗,不用抗生素。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普及了 在中医知识特别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知识。过去,往往只有跟师的徒弟有机会学习领悟,得传承者少,其传承效果还往往受到跟师弟子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影响。而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因为有大量文献整理、临床研究、专家共识等保障,使名老中医的很多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所有医师临床上的共同财富。
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提高了 此前,该院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时,往往受到医师自身对疾病认识的局限。通过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每位临床医师的诊疗思维、诊疗认知都得到一次较为彻底的“优化”,很快提高了年轻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最大限度缩小了不同年资医师临床水平的差距,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了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患者负担减轻了 临床路径实施后,临床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例如,心脏四科实施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减少了2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25%。类似情况还有,慢性心衰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按照临床路径给患者应用化痰补气中药,轻者可不用抗生素,重者可少用抗生素;慢性心衰合并血压偏低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应用温阳补气药,能够不用或少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等,患者满意度因此大大提高。
链 接
广东省中医院
探索临床路径大事记
2002年,开始引进临床路径管理思路,优化临床诊疗方案,突出并保障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2006年,各个科室在主攻病种上基本上建立起相应的路径,有力地保障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发挥。
2007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针对7个病种(后来补加了4个)开展了基于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即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学研究。
2009年1月,该院有关临床路径的汇报受到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重视并做重要批示。, 百拇医药(胥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