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22647
微生态学新理论为感染性疾病防治提供有力指导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27日 中国医药报 2009.10.27
     □本报记者 白毅

    21世纪人类面临着生态破坏的巨大挑战,除了因森林砍伐等导致的洪水、沙尘暴等自然宏观生态破坏外,微观生态破坏对健康带来的危害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前召开的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介绍了她提出的感染微生态研究新理论,这一理论为解决感染性疾病防治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关系认知提高

    微生态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体的正常菌群种类有500余种,数量约100万亿个。其中,99.9%是以双歧杆菌和类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0.1%是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的兼性厌氧菌。李兰娟院士表示,人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严重感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如感染性疾病约占总死因的1/3,美国每年高达30万患者死于脓毒血症。此外,感染性疾病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我国耐药菌感染造成年100亿元的经济损失。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微生态失衡与感染之间关系的认知逐渐提高,1994年成立了国际新抗微生物战略研究小组,研究微生态失衡与感染的关系,并建议采用微生态手段防治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微生物干预治疗(MIT)方法,达到预防控制感染的目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正考虑将体内微生物列为下一个“人类基因组计划”。

    然而,微生态研究存在的困难依然不少。李兰娟介绍说,这包括观念上的限制,如对肠道微生物数量的低估,不便于进行研究;免疫关系复杂,干预机理不清。此外,还包括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如超过70%的肠道菌群无法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培养和鉴定。目前,国际上缺乏系统的感染微生态学研究。

    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

    为何一味应用抗菌药仍未能有效控制感染,相反,疾病的感染率、病死率仍旧高居不下?李兰娟认为,感染微生态新理论的出现可能为此提供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她在2001年正式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的概念,即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和引导感染向宿主健康方向转移的微生态学分支。有关专家认为,该理论是感染病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大创新。
, 百拇医药
    李兰娟谈到,感染微生态防治的核心是提高人体的定植抗力(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专性厌氧菌抑制肠道内兼性厌氧的潜在致病菌过度生长繁殖的能力)→纠正机体的微生态失衡状态→维持微生态平衡。其措施就是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改善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合理调整营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定植抗力。

    那么,这一理论的创新何在?传统抗感染的观念,是从疾病出发“一菌一病”,但在杀菌的同时,也导致微生态失衡,细菌耐药,出现新的难治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感染微生态学的新观念,则是从健康出发,注重菌群平衡,维护整体功能(这是对感染认知的创新),通过杀菌加促菌(这是感染策略和手段的创新),合理应用抗菌药,维护微生态平衡,保护器官功能,从而提高防治效果。从传统角度出发,合理应用抗菌药的目的,主要是延缓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形成。而感染微生态学理论赋予的新目标则不仅仅如此,还包括避免正常菌群被破坏,保护肠道定植抗力,避免肠道局部免疫力下降,防止肠道耐药菌的形成与过度生长,减少由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 百拇医药
    李兰娟表示,微生态防治方案是一个整体统一的方案,应注意宏观生态的调整,尤其是改善人体的生态环境,增加宿主的适应性,增强胃肠道营养;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灵活使用微生态制剂,维护改善患者的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微生物的定植抗力。

    相关研究尚须加强

    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就是采用微生态学原理重新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从微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出发研究抗感染新策略。李兰娟具体谈到,如在建立感染微生态学研究技术平台方面,可以在细胞水平(建立并优化肠道厌氧菌培养与菌种保存体系)、分子水平(应用PCR-DGGE、Real-Time PCR技术研究肠道、微生态细菌个体及群体的变化)、代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与人体代谢的相关性)层面上开展相关研究。

    此外,李兰娟特别强调了无菌动物研究的重要性。无菌动物是研究微生态的一个很好的工具:由于无菌动物的体内排除了各种微生物的干扰,因此可以对其他科研问题的实验得出较明确的结果;将单一已知微生物接种到无菌动物体内,就可以研究机体和单一纯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她们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研制出新无菌大鼠人工乳配方和哺乳装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并通过国家鉴定,为肠道微生态-代谢-免疫-感染的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高等级动物平台。

    微生态制剂是能够调整微生态失衡、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或促进机体健康状态的益生菌(益生剂)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李兰娟也强调,目前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应用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其体内动力学系统研究缺乏;益生菌肠道发挥作用的有效剂量及定植所需的剂量需要进一步明确;微生态活菌制剂在肠道长期定植问题需要解决;微生态制剂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前瞻性临床试验缺乏;微生态制剂发挥作用确切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部分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导致部分限制其临床应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与抗生素合用,活菌也会产生耐药性,耐药因子是否被传递等问题有待明确;免疫缺陷或抑制的患者使用益生菌的安全性尚无确切结论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