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手太阴肺经穴 > 列缺 Lieque (LU7)
编号:13397204
针刺列缺穴治疗急性乳腺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24日 医药卫生报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宗学 王洪涛

    一般资料:近年来用针刺列缺穴治疗急性乳腺炎230例,其中初产妇185例,经产妇45例;产后未满月者163例,1~2个月者67例;病程24小时以内者134例,24~48小时者60例,48~72小时者25例,72小时以上者11例;患者全身高热、局部红肿、疼痛化脓者4例。

    治疗方法:取患侧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距腕横纹1.5寸,两手交叉食指尽处),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以15~25度角向上斜刺,进针1~1.2寸,得气后用《雪心补泻法》的捻转泻法。针刺患者左侧穴位,右手持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针刺右侧,食指向前、拇指向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捻针1~2次;若肿块甚大配足三里穴。

    230例中,经1~3次治疗痊愈者202例,占87.8%;基本治愈者20例,占8.69%;症状改善者4例,占1.73%;无效者4例,占1.73%。有效率为98.27%。

    针刺列缺穴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迅速,多数患者经1~8次治疗可痊愈。现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所选穴位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为主治肺与大肠疾病的要穴。该穴具有宣通肺气,通调阴阳,疏经活络作用。《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乳房在手太阴经循行范围,当哺乳期乳房受挤或碰击,乳络受阻导致乳汁瘀积而肿胀疼痛、全身发热。根据经脉所在、主治所及的原则,针刺列缺则疏调经络而使乳络畅通而痛止、肿消、热退。《席弘赋》上一句“气刺两乳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证明古人也常用肺经穴位治疗乳疾。

    针灸治病的原则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此病属于实证范畴,故用泻法以祛其邪。本文采用了“迎而夺之”及《雪心补泻法》中的捻转补泻的泻法,以迎经刺的刺法,得气后再以捻针向外的手法使针感向上传导。

    从治疗230例中来看,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凡病程在48小时以内,常在施行手法的过程中就痛止、肿消、热退、乳汁外溢……病程长者或已成脓者选用本穴效果不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