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7271
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26日 医药卫生报
     氨基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都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键结合而成,它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具有共同特点,如水溶性好,性质稳定;胃肠吸收差;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抗菌谱广: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不同品种间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大多经肾排泄;具有耳肾毒性:儿童慎用。

    【分类】

    按来源分类:由链霉菌属产生者,包括链霉素类、新霉素类、卡那霉素类和核糖霉素;由小单胞菌产生者,包括庆大霉素和西索米星;半合成类,如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阿贝卡星等。

    按抗菌谱分类: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作用,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依替米星。
, http://www.100md.com
    【抗菌作用】

    氨基苷类对各种需氧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具高度抗菌活性。此外,对沙雷菌属、产碱杆菌属、布氏杆菌、沙门菌、痢疾杆菌、嗜血杆菌及分枝杆菌也具有抗菌作用。流感杆菌及肺炎支原体呈中度敏感,但临床疗效不显著。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小诺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阿贝卡星等敏感,其中以妥布霉素为最强。淋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对各型链球菌的作用微弱,肠球菌对之多属耐药,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菌株对之甚为敏感,其中奈替米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均敏感,但后者在治疗剂量时不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对钝化酶稳定。

    【临床应用】

    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感染。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β-内酰胺类、糖肽类等治疗严重感染;链球菌仅用于结核菌感染(二线用药)、布氏杆菌病(与四环素合用);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因毒性大,仅限于口服、术前肠道准备和局部应用。
, 百拇医药
    【临床常用剂量】

    链霉素,1克/天〔20~30毫克/(千克体重·天)〕;庆大霉素,5毫克/(千克体重·天);卡那霉素,1克/天〔20~30毫克/(千克体重·天)〕;阿米卡星,15毫克/(千克体重·天);妥布霉素,5毫克/(千克体重·天);奈替米星,3~6毫克/(千克体重·天);异帕米星,7.5毫克/(千克体重·天)。

    【不良反应】

    一、耳毒性 临床反应可分为二类:一为前庭功能损害,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其发生率依次为: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奈替米星。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

    必须指出耳聋性的许多自觉症状并不明显,但经仪器监测显示有前庭功能或听力损害的“亚临床耳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则可达10%~20%,最先影响为高频听力,随后逐渐波及低频部分。耳毒性发生机制可能是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损害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和能量利用,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钾钠离子泵发生障碍,终使毛细胞的功能受损。
, 百拇医药
    为防止和减少耳毒性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的出现,进行听力监测,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肌酐清除率等)及血药浓度来调整用药剂量。除非必要,应避免与高效利尿药或其他耳毒性药物合用。

    二、肾毒性 氨基苷类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尤其是皮质部)蓄积,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但不影响肾小球,临床化验可见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尿量多不减少。药物从上皮细胞进入溶酶体,形成髓样小体,溶酶体破裂物质释放至细胞质,引起线粒体损害,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年老、剂量过高以及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呋塞米、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等合用时容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在常用剂量时各药对肾的毒性顺序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

    【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的毒性较强,故不宜作为轻中度感染和门诊一线用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先天性耳聋,孕妇禁用;老年人应采用较小治疗量;新生儿及婴幼儿尽量不用;疗程不宜超过两周,监测听力和肾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

    为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血药峰浓度/最低抑菌浓度达到8~12,可达到90%以上的有效率,一天1次给药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峰浓度, 使药物的抗菌活性增加;毒性损害不增加,耳肾细胞摄取药物的过程具有饱和性,故一天1次给药不会增加耳肾细胞内的药物累计;适应耐药,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可避免适应性耐药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