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下的不是棋是冷漠治治医生冷漠综合征
不久前,南京儿童医院一名患儿住院期间病情异常,家长多次恳求医生观察,医生却敷衍塞责,最终导致患儿死亡。事后,患者家属投诉医生在值班时玩“偷菜”游戏,经证实是下了两盘围棋。为此,这名医生被吊销了医师执业证书,丢了饭碗。
其实,无论是“偷菜”,还是下棋,本身并不重要。值得深思的是,一个生命的呼唤,为何竟然打动不了一名“棋手”的心?这不禁让人想起网上那句名言:“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借用此语,“医生下的不是棋,是冷漠。”
作为一名值班医生,也许最重要的并非拥有高超的医术,而是拥有一颗仁爱的心。当病人发出呻吟,医生理应走到床边,即便没有任何药物,只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足以让病人感到温暖。事实上,病人之所以来到医院,就是因为这里是生命的港湾。只要有医生在场,哪怕只是一个“小大夫”,病人都会有安全感。然而,在南京儿童医院,请医生看看患儿竟也成了奢望。当患儿母亲反复哀求医生时,换来的却是“我不要睡觉吗”的训斥。如此冰冷的态度,的确令人心寒。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国,“冷漠综合征”已经成为医务界的慢性病、流行病。事实上,在一个缺乏竞争活力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冷漠是必然现象。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医生始终处于“卖方市场”的强势地位。一些大型医院集中了最先进的设备、最优秀的专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从来不愁病源。因此,面对潮水般的“求医者”,一些医生自然以“老大”自居,“牛”气十足。于是,“号难挂、脸难看、话难听”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医生的冷漠,还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整体蜕化有关。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生的心灵却在降温。在很多医生的眼里,病人就像一台失灵的机器,而非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有的医生除了例行的查房值班,从不会主动探视和关心病人。在他们的心中,当医生不再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而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人甚至已经习惯于在“灰色地带”生存,对金钱的兴趣超过了对医学的兴趣,因而失去了对病人的基本尊重和同情。
当然,有一个现象似乎无法解释:在抗震救灾等国家危难时刻,医生这个群体不畏艰险,救死扶伤,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然而,一旦回到平常时期,医生为什么又穿上了冷漠的外衣?其实,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般来说,越是严酷的环境,人性的光芒越容易显露;越是温和的环境,人性的丑陋越容易滋长。例如,很多人可以抵御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也无法抵御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同理,在相对宽松安定的环境里,特殊救治对象少了,外界关注度也少了,因此,部分医生就会放松道德底线,更加关注自我生存质量,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求。
, 百拇医药
也许,有的医生会反问:为什么要对病人付出情感呢?这根本不值得,也没有任何回报。在眼下的社会环境里,医生都被妖魔化了。不管你怎么用心做,病人都会怀疑你的动机。而一旦出现医疗意外,病人不分青红皂白,不是打闹就是起诉。所以,医生的心早就凉了。
其实,这也正是“冷漠综合征”带来的恶果——医生的公信力日渐丧失。患者用怀疑的眼光看医生,而医生用防范的心理对患者;患者觉得医生不关心自己的疾苦,医生觉得患者不理解自己的辛苦。如此互相埋怨,以怨抱怨,似乎成了医患关系的“死结”。
应该说,医学是充满仁爱的事业,本应散发着情感的温度。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同情,不需要用眼泪,但需要用心血。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医生用心了、动情了、尽力了,无论结局如何,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充满感激的。患者可以容忍医学的无能,却无法容忍医生的冷漠。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为了重塑医生形象,提升医生公信力,医务界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治一治医生“冷漠综合征”,让医学回归人的温度。
, 百拇医药(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白剑峰)
其实,无论是“偷菜”,还是下棋,本身并不重要。值得深思的是,一个生命的呼唤,为何竟然打动不了一名“棋手”的心?这不禁让人想起网上那句名言:“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借用此语,“医生下的不是棋,是冷漠。”
作为一名值班医生,也许最重要的并非拥有高超的医术,而是拥有一颗仁爱的心。当病人发出呻吟,医生理应走到床边,即便没有任何药物,只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足以让病人感到温暖。事实上,病人之所以来到医院,就是因为这里是生命的港湾。只要有医生在场,哪怕只是一个“小大夫”,病人都会有安全感。然而,在南京儿童医院,请医生看看患儿竟也成了奢望。当患儿母亲反复哀求医生时,换来的却是“我不要睡觉吗”的训斥。如此冰冷的态度,的确令人心寒。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国,“冷漠综合征”已经成为医务界的慢性病、流行病。事实上,在一个缺乏竞争活力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冷漠是必然现象。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医生始终处于“卖方市场”的强势地位。一些大型医院集中了最先进的设备、最优秀的专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从来不愁病源。因此,面对潮水般的“求医者”,一些医生自然以“老大”自居,“牛”气十足。于是,“号难挂、脸难看、话难听”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医生的冷漠,还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整体蜕化有关。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生的心灵却在降温。在很多医生的眼里,病人就像一台失灵的机器,而非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有的医生除了例行的查房值班,从不会主动探视和关心病人。在他们的心中,当医生不再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而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人甚至已经习惯于在“灰色地带”生存,对金钱的兴趣超过了对医学的兴趣,因而失去了对病人的基本尊重和同情。
当然,有一个现象似乎无法解释:在抗震救灾等国家危难时刻,医生这个群体不畏艰险,救死扶伤,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然而,一旦回到平常时期,医生为什么又穿上了冷漠的外衣?其实,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般来说,越是严酷的环境,人性的光芒越容易显露;越是温和的环境,人性的丑陋越容易滋长。例如,很多人可以抵御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也无法抵御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同理,在相对宽松安定的环境里,特殊救治对象少了,外界关注度也少了,因此,部分医生就会放松道德底线,更加关注自我生存质量,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求。
, 百拇医药
也许,有的医生会反问:为什么要对病人付出情感呢?这根本不值得,也没有任何回报。在眼下的社会环境里,医生都被妖魔化了。不管你怎么用心做,病人都会怀疑你的动机。而一旦出现医疗意外,病人不分青红皂白,不是打闹就是起诉。所以,医生的心早就凉了。
其实,这也正是“冷漠综合征”带来的恶果——医生的公信力日渐丧失。患者用怀疑的眼光看医生,而医生用防范的心理对患者;患者觉得医生不关心自己的疾苦,医生觉得患者不理解自己的辛苦。如此互相埋怨,以怨抱怨,似乎成了医患关系的“死结”。
应该说,医学是充满仁爱的事业,本应散发着情感的温度。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同情,不需要用眼泪,但需要用心血。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医生用心了、动情了、尽力了,无论结局如何,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充满感激的。患者可以容忍医学的无能,却无法容忍医生的冷漠。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为了重塑医生形象,提升医生公信力,医务界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治一治医生“冷漠综合征”,让医学回归人的温度。
, 百拇医药(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白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