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1820526
“艾滋女事件”折射社会歧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2日 《京华时报》
     在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各路明星纷纷现身艾滋病公益宣传活动,姚明、濮存昕、彭丽媛、蒋雯丽等名字频繁见诸报端。不过,在与艾滋病相关的热搜词中,“闫德利”的热度却远远超过了这些明星。

    如今,“艾滋女事件”已真相大白,幕后黑手也被绳之以法。人们在回味之余还有很多深层的问题要思考——艾滋病何以变成一种攻击他人的武器,而且杀伤力如此强大?

    “艾滋女”如此轰动,是因为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这种恐惧并非一般意义的恐惧——不是害怕与艾滋病人接触会被传染,媒体早已对“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进行了无数次扫盲。人们更担心的是艾滋病患者蓄意报复社会。这种歧视,远比某人患病有传染性,大家因此而对他避而远之更伤人。

    上周,国内首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数据:在知晓感染者身份后,四分之一的医务工作者、超过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员和教师持有负面和歧视的态度。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显然不是因为对艾滋病“无知”而歧视。而这些人群本应坚定地站在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阵营的。

    媒体也需要对造成这种社会歧视负起一定责任。无论是这次“艾滋女报复嫖客”,还是“艾滋病扎针”,对这些事件的炒作,都可能无意之中制造了艾滋病患者是“危险分子”的假象。

    其实,社会应以平常心给予艾滋病群体关爱,让他们同样拥有幸福生活的权利。, http://www.100md.com(刘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