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397220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0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五区 肖悠美

    我们经常在CT或磁共振的报告单上见到“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此病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持久作用于小动脉微血管网,引起灌流异常、微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和动脉硬化,促发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缺血性软化灶,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动脉的血栓形成或被来自上游的栓子所阻断而形成脑组织的微软化灶,以后变成一个小空腔,多数散在的微小腔隙所形成的病理现象即为腔隙性脑梗死。这种豆粒或粟粒大小的腔隙,其直径以5毫米以下者居多,最大的不超过20毫米;腔隙性梗死灶少则一个,多则十余个。一般来说,发病1天至1个月时检查CT阳性率最高。

    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的面积、部位、数量、病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据统计,大约30%的腔隙性脑梗死的部位是在外囊、内囊前肢,或丘脑中央部和大脑白质,这些患者有的根本没什么症状;有症状者常在内囊后肢或膝部;只有一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表现为典型的腔隙综合征。目前学者们报道的腔隙综合征已超过20种,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从临床上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单纯运动性轻偏瘫,病灶在内囊或脑桥基底部,没有客观感觉障碍。

    二、单纯感觉性卒中,病灶在丘脑腹后核。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灶在脑桥基底部上、中1/3交界处与内囊,一般下肢重于上肢,有时伴有感觉障碍。

    四、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病灶在脑桥基底部上、中l/3交界处与内囊膝部。临床特点为构音、吞咽困难,手部不能做精细动作,无感觉障碍。

    五、感觉运动性卒中,病灶在丘脑腹后核与内囊后肢。明显的对侧肢体感觉障碍和轻偏瘫,但无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

    上述5种表现约占腔隙性脑梗死的80%,除此以外,还有大约20%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表现出其他症状。但腔隙综合征只有1/3由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还有2/3由其他原因造成,如出血性卒中、皮层性梗死、脑瘤、多发性硬化等。

    腔隙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包括偏侧舞蹈症或半身投掷症、延髓外侧综合征、脑桥延髓外侧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脚综合征、中脑丘脑综合征、克劳德综合征、下段基底动脉分支综合征及丘脑性痴呆等。如果腔隙性脑梗死反复发作,最终会导致以下结果——多发梗死性痴呆、假球麻痹、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步态异常及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相关链接

    神经内科三区主任袁学谦介绍

    袁学谦,神经内科三区主任,神经内科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郑州市跨世纪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在神经内科常见病如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各种类型头痛、眩晕、脊髓炎、脑膜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部分疑难及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具有相当的造诣。

    联系电话:0371-63933151-616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