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脂肪肝
编号:13397386
中老年如何防治脂肪肝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0日 医药卫生报
     许多中老年朋友在体检、普查时,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脂肪肝。那么脂肪肝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危害?又怎样去预防、治疗呢?

    B超是首选诊断方法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流行病学调查其主要为酒精、肥胖等引起的慢性脂肪肝,也可由妊娠、药物和毒物中毒、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及先天代谢缺陷等引起。脂肪肝是西方国家常见病。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措施的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脂肪肝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发生肝硬化。一旦发生肝硬化,其预后与一般的门静脉性肝硬化相同,即预示着腹水、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最后死亡。四环素、黄磷中毒、妊娠等引起的急性脂肪肝预后险恶,死亡率很高。绝大多数慢性脂肪肝预后良好。如能早期诊治,可以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使其好转。

, http://www.100md.com     B超检查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以上。

    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

    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仍以去除病因为主,减重、饮食治疗并辅以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可使病情好转。

    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及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治疗原发病,尤其注意易被忽视的病因,如药物性肝损害、磷中毒、肉碱缺乏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重症贫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状态等。二、饮食治疗,纠正营养失衡。三、维持理想体重及必要的锻炼;四、维持相对正常的的血脂及血糖水平。五、行为纠正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六、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肝纤维化。

    中老年的脂肪肝首选的是饮食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禁酒和健康饮食,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3~6周内消退。肥胖相关性脂肪肝,减肥可改善肥胖伴同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并使脂肪肝消退。健康饮食和锻炼是减重的基础,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肝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即最大强度的50%左右的运动,心率达到一定标准(20~30岁130次/分,40~50岁120次/分,60~70岁110次/分),每次持续10~30分钟,每天两次,经两个月大多数患者都能痊愈。
, 百拇医药
    中老年脂肪肝患者应补充的营养素为:胆碱和L-肉碱、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E、膳食纤维。

    中药防治安全有效

    中药治疗脂肪肝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泽泻、何首乌、枸杞子、黄芩、黄精、姜黄及大黄等。民间有许多单方具有降血脂、减肥、降压等作用,对脂肪肝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高,但需长期服用。

    一、山楂10~15克,为一天量,开水泡,当茶饮,可减肥,降血脂。

    二、丹参15~20克,为一天量,开水泡,当茶饮,久用减肥,预防血脂高。

    三、荷叶一张(大者半张),水煎,当茶饮。

    四、白茅根20克,为一天量,开水泡,当茶饮。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迄今临床上尚无满意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脂肪肝,一般药物治疗均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合理的辅助治疗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许多降血脂药可能趋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代谢,反而促使脂质储积并损害肝脏功能,因此应用降脂药治疗脂肪肝在临床上有异议。(熊联杰)

    相关链接

    警惕:引起脂肪肝的几种原因

    赵先生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已经十多年了。最近老赵做了次B超,随后医生建议他注意肝脏保健,这让他大惑不解。医生说:“在引起脂肪肝的所有病因中,糖尿病占第三位,仅次于肥胖与饮酒。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肝脏的保健。”

    事实上除了糖尿病之外,另外一种“富贵病”也常会合并脂肪肝,那就是高脂血症。在高脂血症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而且脂肪肝并不只与“富贵病”结伴而行,一些传染性疾病患者或者接受特殊治疗的人群也会成为脂肪肝的攻击目标。如当发生肺炎、结核、细菌性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会破坏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肝内代谢发生异常或肝细胞缺氧,进而引发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病程中,有些可合并脂肪肝。其原因主要是慢性肝炎病人进食热量过多,超过身体代谢的需要而转化为脂肪积存于全身,其中肝中积存则表现为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脂肪肝,与肝脏利用脂肪的能力低下有关,同时“驱脂因素”缺乏而使脂肪外移减少。在此基础上,加上治疗肝炎时曾经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采用高热量高糖饮食及过分限制体力活动,终至并发脂肪肝。

    最后,药物性的肝损害也不能忽视。药物性肝损害占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见类型。有数十种药物与脂肪肝有关,如四环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肿瘤药物及降脂药等,都可以导致脂肪在肝内积聚。

    (据《生命时报》),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 中老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