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颈癌
编号:13397187
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发生发展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24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 袁淑慧

    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距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甚至生命。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增患者,它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而且可以预防的癌症。其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HPV(人乳头瘤病毒)现已被公认为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尤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明确一些和子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的问题,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提高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HPV是一类双链、环形、嗜上皮性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并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样病变,是已被肯定的肿瘤病毒之一,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危害性。其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普通人群中HPV感染率较高,大约50%的妇女在开始性生活后两年内可发生HPV感染。女性一生中生殖道HPV感染率为80%,其中5%发生生殖道疣,35%宫颈细胞学异常,25%发生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前病变),小于1%发生宫颈癌。长期口服避孕药、高分娩次数及吸烟等都增加HPV感染的风险。CIN是子宫颈癌的前驱病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HPV的检测对子宫颈癌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推荐最佳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是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如果能及时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是100%可以治愈的,这为我们预防和早期诊治子宫颈癌前病变指明了一个方向,同时也预防和消除了HPV的感染。因此,对HPV感染及CIN的处理成为防治子宫颈癌的关键。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测HPV的方法,可以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普查项目之一。
, 百拇医药
    探明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直接病因,HPV有120多种基因型(亚型)被确定,其中40多种亚型涉及生殖道感染,20多种与肿瘤有关。不同亚型的致病力不同,高危型(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有关)包括16、18、3l、33、35、39、45、51、52、56、58、59、68等13种亚型;低危型(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包括6、11、42、43、44等5种亚型。由于HPV至今不能在体外培养,又无合适的试验动物,对其检测主要依赖于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最常见的HPV分型检测技术主要有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杂交捕获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检测手段,对宫颈癌的防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敏感性不高,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所以在过去50多年来,细胞学检测技术没有多大的改进,准确性也受到如涂片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读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导致假阴性的出现,使灵敏度远远达不到临床的要求。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可达80%,但仍有2%~3%的不确定性存在。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比,HPV DNA检测的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HPV DNA检测可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测的补充,以提高敏感性。并且HPV检测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是对宫颈细胞学的一种验证。同时HPV检测不仅可以发现现行的宫颈疾患,而且还可发现存在的高危风险人群。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HPV DNA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法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临床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使其得到早期控制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学科带头人风采

    杨广英,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郑州市女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病理工作者学会委员、郑州市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常务委员、河南省病理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杨广英从事病理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在外科系统疾病与妇产科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先后撰写国家级、省级论文40余篇,完成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在本专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