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内经、难经类 > 黄帝内经 > 概述
编号:11829599
《黄帝内经》具有现代魅力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224期
     《黄帝内经》曾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历史已经推演到21世纪,现代科学飞跃发展,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古老的经典,它的现代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在世界医学史上,曾经有过多种传统医学,如希腊、罗马、印度、埃及、阿拉伯、中国的传统医学。这些传统医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盛极一时。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随着西方医学的逐渐崛起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有的成为民间医学,有的逐渐衰落几近淹灭。令人惊奇的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虽然也历经坎坷,但是不仅得以延续,而且日益走向世界,并逐步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

    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术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真正的魅力在于:一是它的养生保健和治病的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二是它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的思维理念和方法;三是有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些理论的学术价值至今仍然不可低估。
, 百拇医药
    “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华思想大辞典》载:“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内经》是从天研究到人,从人探讨到天,提出“人与天地相参”,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因此,《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以及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和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 百拇医药
    《内经》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彰显东方文化的学术理念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古代科学,以经验积累加直觉领悟是其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偏重于综合整体、取类比象的方法,着重系统功能的研究。这与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以形式逻辑加实证主义是其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偏重于分析还原的方法,着重形质实体的研究,两者迥然有别。《内经》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决定了其学术特点,归纳起来有三点:

    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 《内经》在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过程中,并不是把人体分割成各个部分孤立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从人体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体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加以认识的。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是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人产生于自然界,赖自然条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人处在天地之中,人的生命现象也属于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因此,自然变化的某些法则与人体生理活动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立论基础。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是基本一致的。故“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即讨论自然的问题必须联系人体。
, 百拇医药
    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 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对待生命活动。《内经》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内经》借助古代阴阳学说的观点阐释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从人的生命活动过程而言,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之间化气、成形,生生化化,从而维持着正常的生理过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既然是阴阳失调所致,因而协调阴阳,就成为治病的基本准则。

    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 《内经》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
, 百拇医药
    养生的宝典 治病的法书

    《内经》162篇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养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藉以维护健康,达到延年益寿。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可分为养形和养神两大类,其基本原则是形宜动,神应静,动静得宜,则“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内经》的养生学说对我们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有重要价值。

    金元时代医家张子和曾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笔者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二,一是《内经》所阐述的医学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二是《内经》本身的内容还汇集了汉以前丰富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内经》162篇涉及的病证有五百余个,全书直接以病证名篇的篇章有40余篇,加之其他篇章中涉及到的临床医学内容,约占整个《内经》的二分之一以上。

    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 百拇医药
    总览《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门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也是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内经》时代这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形式,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古代科学尚未精确分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却说明了医学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正是产生新学说、新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发展的重要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内经》所确定的理论原则至今还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现代新兴的某些边缘学科,如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之所以常常可以在古老的经典里找到若干雏形,其道理盖出于此。正如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所说:“历史中含有一切”。现代科学已逐渐由高度分析的方法,趋向高度综合及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向,而中医学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于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希望获得突破,而这一思路不正是可以从《内经》的成功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吗?, 百拇医药(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