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1863030
疾病模式必须让位于健康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31日 《当代健康报》 2009.12.31
疾病模式必须让位于健康模式

    记者晨露采访陆广莘教授

    专家档案

    陆广莘 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192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先后师从中医大家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曾经系统学习过5年西医,后在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之后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系全国政协委员,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12月22日,中国首届冬至膏滋节暨阿胶文化节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开幕。文化节期间,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医膏方专家协作组首席专家、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是陆老对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从医六十多年寻求中医学之道的收获,也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期望。他认为,老百姓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医学模式有问题,医生“努力找病,除恶务尽”,检查越做越多,药越吃越多,钱越花越多,病越治越多……若想改变这一困境,医学就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发现、发展人类自身的健康能力,这也是中医的基本思想———
, 百拇医药
    为何疾病越治越多

    记者:我们知道膏方滋补能治未病,但是更多的人似乎对于药物治病更为相信,只要一得病,人们就知道吃药是解决之道。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药物种类越来越多,但为什么病人好像并没有减少,反倒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呢?

    陆广莘:从1993年开始,国际上兴起了“医学目的”大讨论大反思,14个国其中11个发达国家,3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里也包括中国。关于《医学目的再审查》国际研究计划报告指出:当代世界医疗危机,一是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二是医疗社会服务分配不公。出现现在这种“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多”的困境,根源来自近代医学模式,即针对疾病的技术长期统治医学的结果。疾病医学模式发展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加速药物淘汰,如过去用青霉素,一天5万到10万单位,现在却要800万到1000万单位;另一个是病人对纠正病理的药物产生依赖,如降血压、血糖的药必须常吃,一旦停吃,血压、血糖即刻上去。自1937年诺贝尔奖得主发明胰岛素以后,糖尿病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而且糖尿病合并症更多了。又比如,对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按理发展为心血管病患者的数量理应减少了,实际上,中风的病人、充血性心衰的病人减少了,但缺血性脑病、缺血性心脏病增多了,这些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被发现和证实了。而且细菌病毒极易产生抗药性和异化,药物淘汰速度越来越快,新药研制费用也越来越高,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记者:现代医学的问题根源在哪里?

    陆广莘:现代医学的危机就在于拜倒在科学脚下。近现代西方科学是物质科学,是人身体之外的物质构成的科学,它的认知方向,是向后、向外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我认为,现代医学,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其诊疗思想:努力找病,除恶务净。中医努力找病,除恶务净的能力是不够的,它的任务是发掘自己身体里自组深化调节的防卫抗病能力和自稳调节能力,发现它,发展它,依靠和帮助它。

    我们看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惊人。克林顿上台时,年医疗费用是9300亿美元,现在将近20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全年国民经济收入,何况美国还有4600万人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英国有几千名医生上街游行,反对政府削减医疗投资。如果不去发现人自身的痊愈能力,在现有努力找病的医疗模式下,哪个国家都赔不起。中医承认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说在治疗、防病上,可以发挥30%的功能,还有70%是靠病人。

    不可忽视人体自愈力
, http://www.100md.com
    记者:中医治病最重要的是什么?

    陆广莘:中医并非万能,所有医学都不是万能的,真正治好病的是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医学的目的在于“救人”而不是单纯的“治病”。中医治病把重点放在提高人本身的痊愈能力上,而不是简单地用药物杀死病毒。19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锥虫红能杀死锥虫。但在人体内,杀死同量锥虫,药量仅为实验室药量的1/6,省去的5/6药量就是人体内的自康复能力。中医的研究方向就是发现这个5/6,依靠和发展这个5/6。这就是中西医的最大不同!不要把所有的疾病都看作是敌人,比如发烧,其实是人体机体抗病的一种反应,而大量地、长驱直入地使用抗生素把病毒和细菌压下去,其实会加速病毒变异,制造出新的病原体。

    记者:西方现代医学统治下,人们如何能够更好的接纳中医的这些观点呢?

    陆广莘:上世纪70年代初,两个科学家拜因豪尔和斯马克提出一个命题:对调节机制和防卫反应的活动原则,如果一旦有所阐明,就意味着医学发展具有质的飞跃。这里还只提到了抗病、防卫和调节能力,到了1977年又加上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写过《躯体的智慧》,提出了内稳态的观念,认为人体各种指标都能调节在一个稳定范围内,并认为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阴阳调和过程也就是对内稳态的适应协调过程。中医强调阴阳调节,阴阳可理解为维持生命的目标动力系统,是向生命的稳态的适应性调节。这种观点的统一,也就会让人们自然而然的接受中医药,这就是国外很多地方也推崇中医药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膏方滋补治未病

    记者:既然您成为本次膏滋节的专家,您作为中医大家如何看待膏方滋补?

    陆广莘: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四时气候更迭,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精气内藏,蓄积以应付寒冷,并能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进补推崇冬季,是因为此时人体食欲旺盛,进食量较多,更能吸收营养精华,贮藏于体内,有助于体质的增强。在上海、江浙一带,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中医的膏方是治未病的,立足于改变亚健康人群的状态,对大病后、慢性病患者具有调补、滋养的功能。中医认为,这是人在气血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精气神不足,或有所损。人体从出现这些变化,到真正生病会有一个过程,膏方恰好可以调和气血、阴阳,兼具治疗和进补的作用,帮助人们从整体上调理身体,起到预防、保健养生的作用。事实上,膏方滋补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只用投入很少的钱,但是能够防病的效果,这是值得推崇的。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对于膏方滋补有什么要求?

    陆广莘:膏方中一定会用到胶,这个胶,既起到很好的成型作用,又可以根据患者的阴阳虚实,用不同的胶调理。比如我们都知道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尤为重要的是,阿胶中含有丰富的明胶、蛋白质及钙、钾等多种微量元素。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20多种氨基酸,这些成分既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也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唯有乌驴皮与东阿水完美结合的东阿阿胶才可称为滋补国宝。只有具“性趋下,清而重”之性的东阿县地下水熬出的胶,才是有滋补养生功效道地的阿胶。之所以有人用“最好的中药”来形容膏方,是因为做膏方一定要请好医生,配最好的方子,选择最好的药材。膏方可以改变亚健康状态,具有治未病的独特作用,但它对医者和药材的要求很高。中医在没得病时进行预防;它不是去找病,而是养生,它的对象是生命,它的目标是生态、是保健。如果治病专注于“进攻”,老病没治好,新病又来了,这就是对抗疗法。根据WHO的观点,人类健康影响因素中,作为以对抗为主的现代医疗能影响的只占8%。
, 百拇医药
    中医是关于“生”的医学

    记者:前面说到疾病医学模式的弊端,那么什么样的医学模式更适合人类发展呢?

    陆广莘:“医事”有三等,上医医国,医未病之病,重在生态和养生;中医医人,医欲病之病,重在稳态和保健;下医医病,医已病之病。中医注重于认识人的防卫功能、抗病能力、调节能力。在现有医疗体系下,中国百姓是生不起病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医的办法。中医向疾病医学学习是没错的,但把中医传统贬低为疾病医学,就成了下医。中医学,是在天人之际相互作用中,以人的健康与生态和谐为目标,其目的是调动人体自我康复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用药物杀死病毒。医学的目的和本质功能,要从专注于发现和确诊疾病到征服和消灭疾病的疾病医学,上升为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痊愈能力和自我健康能力为宗旨的,为人类生命活动和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健康医学。中医的思想就很好地符合了健康医学的观念。

    记者: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痊愈能力和自我健康能力,具体怎么体现呢?
, 百拇医药
    陆广莘: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是中医学的目标对象和发展对象,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我从养生角度告诉大家,不要误以为医生必须开药,必须要求病人非打针不可。要站在健康医学的角度,治病于未病。中医实际上是养生医学,是关于“生”的医学。中医思想融合在了百姓生活中,比如药食同源,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与医学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养生不仅仅是医学的一部分,而恰恰是医学的指导思想。在这方面,媒体不仅仅要给百姓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思想,认识提高了,就不会再迷信药物,不会再病急乱投医。中医对生命现象和疾病现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同于西医,现在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和贡献,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的学科。如果中国百姓反倒不能享受这样成本低廉而且有效的医学,会是多大的损失与讽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