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更多信息
编号:11848575
妈妈宝宝6则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6日 京华时报 2010.01.06
好妈妈知识课堂 孩子发烧额头也可能发凉

    儿医聊天室 习惯性流产孕妇 最好别接种甲流疫苗

    通州柯先生:我老婆怀孕两个多月了,现在都提倡孕妇要及早接种甲流疫苗,之前她有过几次流产,请问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吗?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东四妇产医院主治医师付小青:由于孕产期妇女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和胎儿,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甲流疫苗。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因此,习惯性流产、体质过敏的孕妇最好不要接种疫苗。另外,小于3个月孕期的孕妇,最好等胎儿发育得更稳定再考虑接种。

    孕妇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饮用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等。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人。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孕妇必须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且应尽可能缩短在人群聚集场所停留的时间。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卫生部新近出台的《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试行)》方案还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最好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采取避孕措施,推迟怀孕计划。

    

    腮腺炎患儿别吃酸味食物

    本报讯 (记者杨凤立)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比较高的季节,在近期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疫情周报中,流行性腮腺炎一直“榜上有名”。专家提醒,学龄儿童是该病的主要“受害者”,如果出现高热、腮腺肿大或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实行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主任张艳玲指出,流行性腮腺炎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学龄儿童发病率比较高,不过成人也会感染这一疾病。从发病特点来看,男孩患病比例要高于女孩。一般来说,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发热、乏力、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吃东西时感觉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腺体改变,导致胰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女孩还可能引发卵巢癌;男孩可能引发睾丸癌,甚至影响将来的生育功能。
, 百拇医药
    为避免流行性腮腺炎引起并发症,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出现持续的高热不退、肚子疼,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时一定要戴口罩,以免交叉感染。确诊后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自觉在家隔离3周,避免传染他人。尤其是上学的孩子最好请假在家,因为学龄儿童都是该病的易感人群。在饮食上,患者最好吃些流质的、易消化的食物,千万别吃生硬的以及酸味的食物,否则可能加重疼痛。 (杨凤立)

    

    儿童7岁前不宜穿气垫鞋

    本报讯(记者杨珺)近日读者赵女士致电本报咨询,她4岁多的女儿看到幼儿园小朋友有人穿厚底鞋、有人穿有气垫的运动鞋甚至松糕鞋,吵着也要买。赵女士想咨询这样的鞋适不适合孩子穿?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黄建萍指出,不建议学龄前儿童穿着过于厚底的或带气垫的鞋,松糕鞋尤其不提倡。国外有研究证明,7岁以前的儿童都不应该穿厚底的鞋。因为这类鞋的鞋跟高度有所增加,使孩子的脊柱弯曲也增大,腰椎和颈椎的受力集中,容易形成慢性损伤。而且小孩子喜欢不停地跑和跳,鞋子需要随着其运动不断地弯曲与地面接触,鞋底越厚弯曲就越费力,从而导致脚部疲劳,并影响到膝关节及腰椎的健康。

    而且厚底鞋往往是鞋跟的高度比脚掌更高,这就破坏脚面的受力平衡。建议给孩子选择鞋底厚度在1厘米以内、鞋跟高度在1.5厘米以内的鞋子,其他过于薄和厚的鞋底则应该避免。 (杨珺)

    

    孩子反复感冒 可能是偏食惹的祸
, 百拇医药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偏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却不知道这也会导致抵抗力变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盛晓阳教授指出:偏食是造成3-6岁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要消除偏食对孩子健康的危害,要“行为+营养”双管齐下。

    一半宝宝有偏食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近一半的宝宝有不同程度的偏食,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宝宝往往更容易接受同样的食物。其次,宝宝对新食物有较长的适应期,而很多妈妈给孩子吃了几次某种食物后,看孩子不喜欢,就放弃了。还有,小孩子往往喜欢通过闻、玩、吃来熟悉新食物,而妈妈往往不许孩子玩食物,这也影响了宝宝对食物的接受。

    偏食宝宝抵抗力受影响

    专家指出,偏食的孩子会缺乏两个“7”,一个是“7”类膳食摄入不全,即肉、鱼、蛋、奶、蔬菜、水果、谷类吃得少,面临多种营养素缺乏;另一个是“7”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即维生素C、D、E、叶酸、钙、铁、锌的明显缺乏。
, 百拇医药
    一般来说,1到7岁的宝宝更易偏食,这也正是他们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因此偏食会引发很多危害,如营养不足、不均衡会导致生长发育的各种问题,他们的体重、身高,甚至智力都可能比正常宝宝低。而且,由于不能从饮食中获取充足营养,偏食的孩子抵抗力也不如正常的孩子。

    此外,营养不良的宝宝更容易形成极端性格,而家长的过度施压更可能导致关系紧张。

    营养补充注意“7+7”

    要规避宝宝偏食带来的健康风险,专家提醒要“行为+营养”双管齐下。纠正孩子偏食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偏食的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和选择食物的自由,有意扩大宝宝对食物的选择面,尽可能让宝宝尝试新食物。还可以选择惠氏膳儿加等专门针对偏食孩子的全营养配方奶粉。

    本报记者 杨凤立 (杨凤立)

    
, 百拇医药
    好妈妈知识课堂 孩子发烧额头也可能发凉

    孩子体温异常升高也就是发烧,与哭闹后造成的体温升高是不同的。发热时不仅体温增高,还同时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异常表现,例如面色苍白、呼吸加速、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由于小儿个体差异和导致疾病原因的不同,发热的表现和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同样是肺炎,有的孩子发热不高,有的孩子则高热达39℃~40℃;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可持续2~3天,而败血症可持续数周。

    孩子发热的起病有急有缓,有的先有寒战继之发热,有的发热很高但四肢及额头发凉。所以,用手触摸四肢及额头很难察觉发热,而触摸胸腹部就会感觉到小儿发热。

    怎样才算发烧,确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了量体温外,还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正常人体温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腋窝温度为36℃~37.4℃,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烧),如果进一步划分的话,37.5℃~38℃为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40.4℃为高热,超过40.5℃为超高热。家长了解这些,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以为医生提供较可靠的信息。(夏文)
, 百拇医药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师

    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工作于北京儿童医院,于2001年转入北京和睦家医院。20多年来,工作重点是新生儿及婴幼儿生长发育重症监护。与和睦家医院儿科团队一起成功抢救多例病危新生儿。

    和睦家儿科专家预约热线:59277222 (夏文)

    

    孕妇K歌泡吧易致流产

    近日,有调查显示,出生体重在1000克-1499克的早产儿,80%很难与正常孩子一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行为异常、脑性瘫痪、睡眠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对于准妈妈们怀孕期间最为担心的早产问题,专家指出,孕妇情绪最为关键,紧张、忧虑都可能造成早产。
, 百拇医药
    情绪起关键作用

    北京东四妇产医院儿科付小青医生告诉记者,早产儿是孕妇在不足月(妊娠37周以前)生产的孩子,由于不足月,早产儿不论是在体能、智商还是身体健康方面都不如足月分娩的孩子,其中孕35周、孕36周出生的孩子较好一些,而孕28周至孕30周出生的孩子就更弱一些。

    几乎每一个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足月健康地分娩,但潜意识里也都为自己会不会早产提心吊胆。付小青指出,要避免早产危险,关键因素是孕妇的情绪。有报道指出,长期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不仅会造成孕妇失眠,还可能造成胎儿早产。

    整天卧床也属矫枉过正

    一些孕妇因为担心动了胎气造成早产,于是整天卧床静养。付小青指出,这就属于矫枉过正的做法,孕妇整天卧床静养,容易丧失胃口、没有食欲,不利身体健康,而且整天卧床后也易造成不能自然分娩,最后只能求助于剖宫产。
, 百拇医药
    还有一种孕妇是完全不把怀孕当回事,整天照常出去玩,尤其是现在临近年底聚会增多,K歌、泡吧一个都不能少。付小青指出,不管是孕早期还是孕中期、孕晚期的孕妇,最好都避免夜生活,因为这样容易造成疲劳,另外人多的地方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而且噪音可能导致胎心加快、胎动增多,严重时可诱发子宫收缩而引起早产、流产等。

    多注意子宫收缩频率

    本身曾有早产病史、怀多胞胎或在怀孕期间经常有阴道出血的孕妇,均是早产的高危病人,应多注意休息并观察子宫收缩的次数。

    在超过妊娠三十周后,子宫收缩次数才开始增加,但很少超过每小时四至五次,所以对于容易发生早产的孕妇,建议尝试学习以手去感觉下腹部子宫的收缩,如果每小时子宫收缩超过四至五次,表示子宫收缩的次数增加,子宫变得不稳定,有发生早产的可能性,需要卧床休息或进一步处理。

    另外有些病人在发生早产前会有类似下腹胀痛、下坠感,像月经来潮时的胀痛或痉挛腰酸、阴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症状出现,均应特别注意。这些症状都是在子宫规则收缩发生早产之前常见的警讯,应该迅速处置。

    本报记者 夏文 (夏文)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