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编号:13396450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需要村医直接参与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7日 医药卫生报
     □郑灵巧

    近年来,经常有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肇事肇祸的行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是新医改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出现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为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最近卫生部制定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许多工作涉及基层医疗机构,有些还需要乡村医生直接参与,所以了解这些工作规范很有必要。

    村卫生室主要职责有四项

    该《规范》层层规定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职责。其中,对于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

    村卫生室主要职责包括:
, 百拇医药
    一是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

    二是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三是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四是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工作,指导监护人落实对患者的护理、康复措施。

    注意发现报告疑似患者

    该《规范》规定,开展管理治疗的对象为常住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常住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是指在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而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患者。据悉,对于患者的发现和登记,也需要基层承担大量工作。
, 百拇医药
    根据该《规范》,在社区或乡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之初,需要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织,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对在辖区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者开展疑似患者调查。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情况填入《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报县级精神疾病防治机构诊断。确诊患者相关信息要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

    该《规范》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以及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就近送患者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机构明确诊断。

    患者基础管理任务必须完成

    该《规范》要求,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乡镇)管理。该管理分为患者基础管理和患者个案管理。根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所有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开展患者基础管理。
, http://www.100md.com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基础管理包括危重情况处置、分类干预。危重情况处置,即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

    分类干预,也就是对无上述危重情况患者,进一步评估原有病情,检查其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状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和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分类干预。

    分类干预要求: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心电图、大便潜血、B超等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次数和工作内容。记录和报告。
, http://www.100md.com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确诊、在家居住的患者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按规定分类随访干预登记患者,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随访中,发现患者死亡,或者外出打工、迁居他处、走失等原因,或者连续3次失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每月定期上报县级精防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每3个月定期将基础管理患者的随访情况填报《重性精神疾病社区/乡镇基础管理情况季度报表》,上报县级精防机构。

    相关资料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类

    病情稳定患者:指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

    病情不稳定患者:指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