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29359
八年跨越铸辉煌 赣水之滨谱华章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发展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231期
     引言

    赣水渺渺,玉水淙淙;赣东堤下,桃李芬芳。

    校园菁菁,书声琅琅;曙光前头,奋发图强。

    八年办学风风雨雨,八年业绩历历在目。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坚持走创新之路,作特色文章,创品牌效益,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办学声誉日益提高。如今,学院正朝着努力打造全国性品牌医药类独立院校而跨步前进。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创办于2001年8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是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为数不多的几所、江西省13所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设置医药本科专业的独立学院。2005年初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和办学水平专项检查,并获得好评。

    学院占地面积640余亩,校舍总面积143945平方米,全日制本科层次学生6000余人。现有临床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人文系、信息工程系等5个系,开设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2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目前学院有管理人员130余人,专任教师364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54.67%,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7.36%。
, 百拇医药
    践行办学新理念

    拓展办学新思路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在科学认识、切实把握、严格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独立学院办学实际出发,全面落实教育部26号令,始终坚持独立学院“民、独、优”三大原则,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灵活、高效和母体优质教育资源两大核心优势,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学院明确办学定位,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办学宗旨,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江西中医学院校训,发扬“江中行舟,不进则退”的精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教育观、成才观、教学观、学习观。重视师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八年的艰苦创业,“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服务队”……一个个闪亮的荣誉,恰似一串串铿锵的音符,奏响着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华美乐章。
, 百拇医药
    深化教学管理改革

    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始终把办学质量视为生命线,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个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了独立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院建立了院领导、系部负责人、教研室三级听课制度,让学生积极参与评教,形成了院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教学巡视制度,每周编发《信息通报》及时反映教学情况。学院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教师职务评聘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学质量特别优秀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先。

    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学院认真研究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等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科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成绩、能力、素质、道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定量为主与定性为辅的综合评价、个人自评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百拇医药
    树立“三结合”的教学管理理念,深化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上来;二是由单纯的过程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上来;三是由单纯的制度化管理转到制度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相结合上来。学院认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原先实行的“大一统”教学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时下的教学管理需要,为此专门制定了相关制度,逐渐形成了“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院积极构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精心组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使之成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在2009年5月举行的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护理系2009届毕业生取得了优异成绩,203名同学通过了考试,通过率高达97.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百拇医药
    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狠抓内涵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用爱和责任,帮助学生成才,圆梦理想。

    推行后期临床专科定向培养,实行3+2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不再分中医学、中西医临床等医学类专业,前两年按自然班组织教学,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参照前两年课程考试总成绩排名,同级、同专业前10-20%的优秀学生在原专业学习的同时,还可申请参加临床专科定向培养。现已开设肛肠外科、皮肤性病专科、康复医学、五官科、男科、中医妇科、医学美容、医事法律、乳腺专科等9个定向培养专科。许多同学们通过后期专科定向培养,实现了升学或就业,2009届150名毕业生参加了该项培养,有42名同学考取了该专科的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28%;大部分同学利用专科定向培养所学知识顺利就业,就业率达93%。

    开通“第二专业直通车”,拓宽学生的专业结构,培养医药类、医护类复合型人才。自2004年开始,学院组织在校生积极参加药学、中药学、护理学三个专业本科第二学历国家自学考试,获取双学历、双学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有的学生凭借第二学历文凭考研调剂成功。在2009届毕业生中,有103名毕业生通过了在籍大学生本科第二学历国家自学考试,获得国家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其中94人获得第二学历学士学位证书。
, http://www.100md.com
    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多能多证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学院成立的江西省中科医药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了保健按摩师、营养配餐员和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截至2009年10月,有13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009届毕业生中获得保健按摩师、美容师、营养配餐员等资格的有247人,有233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顺利就业,就业率达94.3%。

    后期实践教学与推荐就业相结合。学院按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在部分专业中试行订单式教育,调整课程设计,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攻读第二专业或参加技能培训,聘请用人单位指派的专家学者讲课等,让本科教育更加贴近人才市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实践成果喜人。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3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有50余人次在省电子电脑大赛、“挑战杯”江西省赛区等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黄毅勇同学获江西省第十七届电子电脑大赛本科组第一名;刘莎同学在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2006年全省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江西省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三等奖。
, http://www.100md.com
    学院杨光华教授承担了省级教改课题《“三本”追赶“二本”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了几年的调研,多方面数据显示独立学院生源进校时分数虽然比母体院校(简称“二本”)学生低,但毕业生离校时综合素质已经赶上、有些甚至超过母体二本院校的学生,初步探索出实现教育质量“三本”追赶“二本”的教育模式和相关经验。实践表明,独立学院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学院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学生能够在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学院定期举行“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杯”篮球赛、“江舟杯”辩论赛、迎新晚会、警民共建联欢晚会等,积极举办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电子电脑大赛、中医药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英语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去部分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慰问演出,加强与各实践教学基地的长期合作。
, 百拇医药
    校园社团百花齐放。学院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舞蹈队、合唱队、礼仪队等10余支文体活动队,配备专职教师进行辅导。学院先后成立了“武术协会”、“网络协会”、“针灸推拿协会”、“保险协会”、“市场营销协会”、“心里健康协会”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社团组织,形成了包括政治理论型、专业学习型、兴趣爱好型、公益服务型为特色的学生社团网络,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其中。

    学术讲座启迪智慧。学院先后邀请和安排了校内外专家、教授来校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近百场,为师生提供了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活跃了学术气氛,增进了对外部信息的了解。

    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以学生为本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学院坚持每月的15日和30日为院长接待日,学院领导亲自接待来访学生,给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同时还开通了“院长信箱”、“院长邮箱”,方便学生与院领导随时沟通。学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网上“在线问答”沟通渠道,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给予网上答复。
, 百拇医药
    “六抓六提高”,育优良学风。针对三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情况,学院要求教师实现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精心设计了“六抓六提高”教学模式,即“抓学习纪律,提高上课到课率;抓前景教育,提高学习积极性;抓自修复习,提高时间利用率;抓考前动员,提高考试通过率;抓重修考试,提高学习责任感;抓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风气得到根本性扭转。

    建立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一是经济资助。学院为每位学生免费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解决贫困学生的医疗费理赔事宜。学校在校内食堂、公共教学机房、图书馆等地方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同时,通过与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特色治疗中心、红谷滩分院联系,组织针灸协会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人保健康”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有关规定,积极协助银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二是成才资助。免费为贫困生提供推拿针灸、医学美容等职业技能培训;主动为网络协会同学提供免费上网、培训,增强贫困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医学类专业后期临床专科定向培养、在籍本科生第二专业自学考试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三是就业资助。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帮助大学生就业。
, http://www.100md.com
    就业为本多措并举

    切实做好就业工作

    就业才是硬道理。学院坚持把帮助学生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就业工作机制,提高就业工作水平。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学院化阻力为动力,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毕业生就业率达83.09%,位居江西省独立学院第三位。

    加强领导,逐步构建“一二三四”学生就业管理体系。一是实行“一把手”工程。二是成立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就业计划的落实和就业基地的建设。三是形成就业教育、推荐、服务三大格局。四是形成四个特色原则和方法,即医学、护理专业以实习与推荐就业相结合为原则,开辟和建立就业基地;药学专业以“实习等于就业”为特色的就业模式,将学生实习和试用统一起来,提前进入预就业;想方设法挖掘考研、出国、三支一扶、公务员等多渠道多途径的就业市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 http://www.100md.com
    努力创建毕业生就业孵化平台。学院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分别与太平人寿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中国人保健康江西分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系列合作项目;积极与医药企业、医疗单位形成见习、试用合同关系,建立后期实践教学与推荐就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使毕业生逐渐适应岗位、掌握技能,顺利就业。对已毕业但还未就业的学生,学院继续帮他们联系用人单位见习或试用,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或拿到上岗证书,增强就业能力,逐步实现就业。

    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并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学院定期举办创业讲座和培训,聘请知名企业家和学院优秀毕业生讲授创业历程,传授创业经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学院2004级临床医学系冯娟同学自主创办了江中推拿康复中心,该中心被学院授予首个毕业生创业实践基地。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化、制度化、人性化。学院制定了五步方针,即实现一个“确保”(确保毕业年级的安全稳定);完成两个“任务”(毕业与就业);开好三个“班会”(全班大会、学生骨干会议、特殊学生群体座谈会);启动四项“制度”(毕业班级周班会制度、毕业年级学生请假审批制度、信息传达制度、辅导员协作制度);组织好五个“大会”(毕业就业动员大会、就业技能辅导大会、就业观讲座、考研心得交流会和实习心得报告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为把学院打造成为全国性品牌医药类独立院校而努力奋斗!, 百拇医药(杨光华 周小青 刘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