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872819
患者受骗医生着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0.01.29
     被医托假广告拉到专科医院 花大钱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现如今,看病被骗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媒体报道的、人们口耳相传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被骗患者只有历尽坎坷后走进正规医院,才能让人了解到他们更为复杂与悲惨的经历。因此,医生是最了解被骗患者痛苦,也是见到被骗患者最多的人。《生命时报》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医生,了解到,在他们的病人中,15%—36%都有过被骗经历,被骗金额少则百元、千元,多则上万甚至数万元,被骗原因则五花八门,既引人警醒也发人深思。

    走着去的,却拄着拐杖回来

    当阚楠(化名)坐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办公室,回想起那天的被骗经历时,依然觉得不可思议。20多年来,他一直被身上的湿疹所困扰,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某家医院治疗湿疹效果极好,赶紧买了票和爸爸踏上了从汉口开往北京的火车。下了火车等公交时,有3个人靠了过来,彼此间谈论着:“某某医院是骗人的,被曝光查封了!我知道一家内部医院治湿疹特别好,有个亲戚就治愈了。”阚楠至今还想不通,如果说自己身上的湿疹很容易让他们判断出来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但他们是怎么知道自己要去的恰好就是某某医院呢?那天,也正是这个巧合让他放松了警惕,毫无戒心地跟着那3个人去了他们所说的医院。结果就是:大夫不到10分钟的问诊后,开了两麻袋的药,花了近一万元。“大概是治病的心情太急切了吧,其实回去的火车上,我和爸爸冷静下来都开始想到:3个月的药量、没有一副是低于100元的,正规医院怎么可能这么开药呢?!”
, http://www.100md.com
    阚楠或许还算幸运,钱是花了至少病情没恶化。“我的病人中,有些就因为被骗而生生地耽误了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医师袁凤兰告诉记者,她见过的上当受骗的病人太多了,一天一夜都讲不完。“当51岁的陈布深(化名)找到我时,他已在深圳接受了3个月的药物治疗。不幸的是,走着过去,却是拄着双拐回来的!”陈布深是某机关一名干部,体检时查出得了肺癌,医生建议去正规肿瘤专科医院治疗,可他的妻子心里焦急,听说深圳有专门治这种病的药,非常管用,两人直接去了那家诊所,花了21万多元。“结果非常惨,3个月的治疗时机被白白浪费,等他再来我们这里时,肋骨、骨盆、股骨等处都出现了严重的肺癌骨转移,双肺胸水,连路都走不好,3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

    癌症、乙肝病人最易被骗

    “两周内我碰到了3个被骗患者,都是先去了某家私立糖尿病专科医院,问题没解决才来我们这儿的。”解放军306医院全军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许樟荣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化验单,它们都是那家专科医院开给患者的,不仅包括血糖、血脂、胰腺功能等必检项目,就连肝功能、肾上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甚至性腺功能都检查了。如此坑害病人的钱,让他忍不住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我不由为患者悲哀,为医者悲哀。”
, 百拇医药
    在许樟荣看来,这类被骗事件充分暴露出国内部分私立医院泛滥成灾的过度医疗。“要知道,类似的初诊在正规医院会进行针对性检查,只需三四百元,可在这家医院,患者都花了4000元以上!一些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近乎正常,有些还是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却被所谓的‘专家’反复鼓动要接受胰岛素治疗,要住院治疗。简言之,要患者去花根本不需要花的冤枉钱!”

    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早已成为某些私立医院公开的谋生手段。记者发现,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发布广告,号称拥有“神药”,雇医托设局欺骗患者,也是目前频频出现的欺骗手段,让某些治病心切的患者心甘情愿地上了当。

    “牛皮癣能治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虚假医疗广告,35岁的栗秀芹(化名)却把它当成了治愈的希望。结果,花3000元买药事小,因服药3个月又引发十二指肠溃疡、头疼等疾病,让她不得不又花去了两三万元治疗。原来,广告上说10年内不复发的“特效药”泰尔·银肽康是没有批号的假药,里面含有大剂量激素,导致她“旧病未除,又添新病”。这类患者在擅长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姚高升看来,真是乱治不如不治。“前些年,这类患者能占到门诊的30%—40%,现在依然有15%—20%。其中,牛皮癣、白癜风、皮炎等患者最易上当。”
, 百拇医药
    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副主任钮文异表示,总体来看,以下几类病人就医时最易花冤枉钱:一是癌症患者。据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估算,此类病人约占20%—30%,病情越是晚期比例越大,肺癌、肝癌病人多于其他癌症患者。二是乙肝。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士敬曾做过临床调查,发现高达36%的乙肝患者被肝病医院骗过,这还不包括其他欺骗手段。三是可预防控制、但难彻底治愈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四是疑难杂症,如皮肤病等。还有些病情确诊困难,病人痛苦,却迟迟找不到原因和诊治方案,也易轻信广告、偏方。此外,男科、妇科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也极易走弯路。

    看病如何找对门

    “凡是上当受骗的病人,自身都或多或少有可被利用的漏洞。”许樟荣表示,在医疗现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看病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要想避免上当受骗花冤枉钱,专家们提醒,应做到以下几点:
, 百拇医药
    千万别“自投罗网”。对癌症、牛皮癣、乙肝、糖尿病等患者来说,只要看到“包根治”、“治愈”、“一经治愈不再复发”等忽悠字眼,拿药时不告诉具体的成分,就一定不要抱有侥幸,自己主动送上门,以为“试试,万一能治好呢”。袁凤兰提醒,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数的例子表明:治病无捷径可走,这一试不仅耽误治疗时间,还极有可能越治越严重。在医院看到发小广告的,也要做到一不接、二不看、三不信、四不去。对方的骗术本身并不高明,只因抓住病人不懂病且“治愈”心切的心理才得手,病人应多掌握正确的健康常识,科学认识疾病,接受规范的治疗。

    看病遵循四大原则。要找对门、认准人、用对药、会随访。“找对门”指要找有资质的正规医院,无证经营的别去,否则一旦出现事故说理的地儿都找不着;“认准人”指找对科室,看对医生;“用对药”指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别随意增减、停药、滥用药物,尤其是所谓的“神药”;“会随访”,指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检查,以随时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正规军”必须强大起来。媒体本应是科学知识的宣传阵地,可如今,不少媒体为了牟利,都成了虚假医疗广告的帮凶。支修益表示,“在健康领域,能真正专注做科普宣传的媒体太少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之所以有这么多病人上当被骗,并不是骗子们有多精明,多强大,而是我们这些‘正规军’做得太不够了!”他指出,医生必须承担起做科普教育的责任,健康媒体更有义务做好医药广告的审查和传播工作,政府重视和医药广告市场的监管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混乱的医疗市场,让病人的损失越来越小。▲,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