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漱口水
漱口水危险说一
人们在使用漱口水的时候通常需要含漱,因此漱口水在人们口腔里有一定的停留时间。2009年1月,墨尔本大学教授迈克尔·麦卡洛克指出,这时漱口水中所含的酒精已经变成了它的代谢产物——乙醛。它们堆积越多、停留的时间越长,致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漱口水危险说二
即使聚集在口腔中的酒精不会变成乙醛,它们也可能携带一些致癌物,比如尼古丁深入口腔深处,一定浓度的酒精(15%以上,有些漱口水超过20%)还会破坏舌头和口腔黏膜,让致癌物趁机而入。
漱口水危险说三
2004年,英国一份报纸曾报道,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三氯生会和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残留在水中的氯气反应,生成氯仿。由于氯仿被美国环保署标为可能致癌物质,所以他们警告消费者小心使用含有三氯生成分的牙膏等日用化学品。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在2005年4月表示,低剂量的氯仿对人体影响不足以导致癌症。
, 百拇医药
漱口水危险说四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药剂科主
■谢博识
不能代替牙刷,也不能彻底根除口腔疾病,被专家爆料可能致癌,又可能破坏口腔内微生物群正常平衡的漱口水,应该被小心使用。
“我没喝醉,只不过是出门前漱了几次口。”新西兰南部费卡吉尔市的肖娜·安·康纳女士因为醉酒驾车被拦下,警察告诉她此时的血液酒精含量是酒后驾车标准的两倍,康纳女士打算利用漱口水让自己脱罪。
警察当然没有接受康纳女士的解释,她被判处100小时的社区服务,9个月不许驾车,这在康纳女士的预料之中,但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几个月之前漱口水已经登上邻国澳大利亚报纸的头条,原因是有可能致癌。
, 百拇医药
口腔癌帮凶?
指认漱口水致癌的是澳大利亚压抑协会治疗委员会主席、墨尔本大学教授迈克尔·麦卡洛克。“我常常见到一些口腔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习惯使用漱口水。”麦卡洛克说。
“跟吃饭的时候迅速咽下不同,因为需要含漱,漱口水在人们口腔里停留的时间更长。”这时,“酒精已经变成了它的代谢物——乙醛”,它们堆积越多、停留的时间越长,致癌的可能性越大,这个时候,那些医生的嘱咐,产品上的使用说明——彻底漱口30秒或60秒——就变成了“教你怎样患上口腔癌”。
在澳大利亚,有些比较受欢迎的老牌漱口水“度数”还不低,有的甚至比红酒和啤酒的酒精含量还高,“高达26度”,麦卡洛克对此很担心,他找了3210个志愿者展开调查,试图为自己的担心找到有力证据。
这些志愿者每天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患口腔癌的几率会增加5倍;如果既喝酒又使用漱口水,几率则增加9倍。麦卡洛克不希望澳大利亚人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应该说,他压根儿就不希望人们使用漱口水。
, 百拇医药
即使聚集在口腔中的酒精不会变成乙醛,它们也会携带一些致癌物,比如尼古丁深入口腔深处,高浓度的酒精(15%以上)还会破坏舌头和口腔黏膜,让致癌物趁机而入。“立即停止使用”就是麦卡洛克给出的“结案陈词”。
曾经纯天然
酒精作为漱口水的主要成分似乎由来已久,17世纪的微生物学家安东尼·凡·雷文霍克为自己调配的漱口水,主要成分就是白兰地和醋。含有高浓度酒精的漱口水,除了成为康纳女士醉酒驾车的托词,甚至还曾让戒酒者屡屡破戒。
世界上最早使用漱口水的国家——中国,也曾经用酒做漱口的溶剂。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用酒、醋、茶、盐水漱口,茶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氟,能防蛀牙。最匪夷所思的漱口水当属童子尿,事实上尿中的尿素对口腔病的确有一定疗效。南越王赵眛就曾用童子尿漱口,并一直坚持漱口、剔牙、刷牙三部曲。2000多年后出土时,人们发现他的“牙齿年龄”小于他的实际年龄。在这种单一溶剂漱口时期过后,很快出现了“复方配制溶剂”,包括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等。这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溶剂,有的被拿来直接漱口,有的则添加到洁牙剂,也就是“牙膏”中揩齿,这时,漱口水除了清洁口腔,还有治疗口腔疾病的功效。
, 百拇医药
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漱口水古时通常只作为皇家御用品,在上流社会出现,直到20世纪初,超市、医院、药店,哪里都有漱口水,它们成了既时尚又家常的用品,只是尝起来肯定没有千年前可口,那味道就像酒精、风油精和花露水混合起来,这是因为里面含有表面活性剂、氟化物、氯化物等化合物。
百里香酚、桉叶油素、水杨酸甲酯、薄荷脑、柠檬酸锌等,没什么人能有耐心看完漱口水的主要成分,人们只需要知道,正是这些读来拗口的东西在保持口气清新的同时,还能“预防龋齿、消除牙菌斑、抵抗牙周炎”。至此,“纯天然”变成了化学混合制剂,但医生们对这些化合物的担心从没停止过。
没病少用
防敏感漱口水中所含的硝酸钾,能封闭牙齿中象牙质的微细管道,令牙齿敏感程度减低;防牙菌膜漱口水中所含的三氯生和百里香酚有助防止牙菌膜积聚,从而减少牙龈发炎的机会。这些物质让大多数人认为漱口水是口腔健康的必备保健品,只要吃过东西就含漱一次,就能消除一切口腔疾病。
, 百拇医药
很早就有人质疑这些化学混合制剂。“没有口腔病的人,最好少用漱口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药剂科主任梁丽芬说。那些患有牙龈炎、口腔溃烂等疾病的人,医生的药方上通常会有含漱药剂,辅助治疗,这类药物性漱口水只出现在医院和药店,但是,有些药物性漱口水也混迹超市,普通人用了之后,口腔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失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比如口干、牙痛。
这种情况确曾在美国出现过。2007年前后,使用李施德林(LISTERINE)漱口水的美国人发现,原本号称可以超强杀菌、保持口腔清洁的漱口水,使用后却使口腔内有害的微生物菌,比如白色链球菌,变得活跃起来。口腔菌群环境失调的漱口水消费者纷纷用小苏打水救场,甚至还要做抗真菌治疗。随后,400万瓶李施德林Agent Cool Blue漱口水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召回。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