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卓然自立 ——记我的老师陆广莘二三事
我跟师国医大师陆广莘20多年,除了业务上的长进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我慢慢懂得了什么叫善良,懂得了“上善若水”的内涵,懂得了只有存“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几于道”之质,才会有“卓然自立”之貌。我的老师陆广莘就是“上善若水,卓然自立”的典型。
对患者的善良之举
“你不要一见血压高就吃降压药,你要知道血压高也是机体的保护现象,当你用脑过度、情绪激动、睡眠不好时,血压都会增高。这是机体保证大脑血供的要求,我们人类从站起来那一天,就使心脏的负担不同于爬行动物,我们的心脏需要克服地心引力……”这是陆老师在说话,你猜他在对谁讲?如果不在现场,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医生对平平常常一位门诊患者就诊时的谈话。
“听说与患者交谈30分钟以上应属特需门诊,特需门诊费300元,您现在的挂号费只有30元……”一位患者对他说。“噢,是吗?”他头都没抬,好像这些与他根本无关。
, 百拇医药
中医是我们的国医,国人自然对它有一种亲近感,到中医院就诊,就难免问这问那。在中医院“患者爱问、医者爱说”的场面随处可见。患者问的多是“大夫你说我怎么总不好?”医者说:“你是气血两虚。”患者自会心领神会地顺着说:“怪不得我浑身没劲。”对于患者这些通俗的理解,中医大夫多是微笑一下,接着叫下一个患者。但是,陆老师不是这样,他容不得自己使用那些含糊其辞的解释,他多是用现代的语言向患者讲明病情,然后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向患者讲明处理意见和注意事项。虽然中医有些内容难以说明白,他也力图让患者明白应该怎样对待这个病;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注意;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不对。他的作法是,要不就不说,要说就说明白,可以存疑,但不能存糊涂。
对学生的善良之举
老师教学生,一般都希望这个学生跟着自己转,帮着自己做一些事,将自己所研究的内容继续下去,陆老师当然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他不要求学生只跟着他转,他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自由发挥想象力,然后他会根据学生的要求努力去协助学生完成愿望。
, 百拇医药
当初为了让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能较好地选择研究方向,陆老师带着我们到各个研究室去参观,各科室主任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研究目标、内容、现有的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等。
陆老师还鼓励学生们进行学术争论。当时所里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的学习。在陆老师的倡导下,基础所的学术会经常会出现争论起来“没大没小”的场面。正是这种活跃的学术气氛,使学生们获得了巨大的学习能量。当然,能量过多时往往会对老师造成“冲击”,这种冲击首先的表现就是“不听话”,不安于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会生出许多想法。陆老师支持我们,帮我们寻找解决这些想法的方法。我的不断成长,源于我有陆广莘这样一位善良的老师。
跟着陆老师出诊确实受益非浅,因为无论从中医理论到处方用药、从西医病理到西医药理,陆老师都会一丝不苟地向我们透彻讲解。每次出诊回来,我都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恶补”中、西医各个方面的知识。但时间一久,重复的内容就多了,加上陆老师每周只有两天出门诊,我自然吃不饱。所以,一旦有时间或挤出时间我就跟别的老师出门诊。陆老师从来没有为此限制过我,反而经常创造条件让我能更安心地去学习。
, 百拇医药
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我对中医皮科发生了兴趣。于是,我向陆老师提出“我要干皮科”的请求。在说此话之前,我也曾想过:陆老师如果不同意怎么办?越是怕陆老师不同意,我说话的态度越楞,楞到只有“我要干皮科”一句话,没作任何解释。没想到陆老师却说:“可以,只要有自己的目标、有选择就好。你选择皮科也不错。皮肤是人体的界面,很有研究价值,但皮肤的病变非常复杂。你的选择我支持,但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不敢说,希望你能在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之间‘旁开一寸’去研究。”当时我们的诊室不多,学生没有诊室,老师也多是交叉地使用一个诊室,但陆老师的诊室相对较固定,我就毫不客气地将陆老师的诊室作为了自己的诊室。
一天,陆老师问我:“你觉得就这么干行吗?”“行。”我慌忙回答。“你不想到大医院再进修进修?”“不是不想,是我知道机会不多。”没过多久,所里让我参加“计算机整理名老中医朱仁康皮肤病经验”课题,进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皮肤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此,我真正踏上了中医皮肤病的诊疗研究。当时陆老师是如何将我塞到那个课题组的,至今我仍一无所知,因为陆老师此后再也没提起过此事。
回想当初,如果没有老师的支持、指教,即使我再努力,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一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遨游,真是一生的幸福啊!, 百拇医药(魏雅川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对患者的善良之举
“你不要一见血压高就吃降压药,你要知道血压高也是机体的保护现象,当你用脑过度、情绪激动、睡眠不好时,血压都会增高。这是机体保证大脑血供的要求,我们人类从站起来那一天,就使心脏的负担不同于爬行动物,我们的心脏需要克服地心引力……”这是陆老师在说话,你猜他在对谁讲?如果不在现场,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医生对平平常常一位门诊患者就诊时的谈话。
“听说与患者交谈30分钟以上应属特需门诊,特需门诊费300元,您现在的挂号费只有30元……”一位患者对他说。“噢,是吗?”他头都没抬,好像这些与他根本无关。
, 百拇医药
中医是我们的国医,国人自然对它有一种亲近感,到中医院就诊,就难免问这问那。在中医院“患者爱问、医者爱说”的场面随处可见。患者问的多是“大夫你说我怎么总不好?”医者说:“你是气血两虚。”患者自会心领神会地顺着说:“怪不得我浑身没劲。”对于患者这些通俗的理解,中医大夫多是微笑一下,接着叫下一个患者。但是,陆老师不是这样,他容不得自己使用那些含糊其辞的解释,他多是用现代的语言向患者讲明病情,然后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向患者讲明处理意见和注意事项。虽然中医有些内容难以说明白,他也力图让患者明白应该怎样对待这个病;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注意;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不对。他的作法是,要不就不说,要说就说明白,可以存疑,但不能存糊涂。
对学生的善良之举
老师教学生,一般都希望这个学生跟着自己转,帮着自己做一些事,将自己所研究的内容继续下去,陆老师当然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他不要求学生只跟着他转,他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自由发挥想象力,然后他会根据学生的要求努力去协助学生完成愿望。
, 百拇医药
当初为了让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能较好地选择研究方向,陆老师带着我们到各个研究室去参观,各科室主任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研究目标、内容、现有的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等。
陆老师还鼓励学生们进行学术争论。当时所里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的学习。在陆老师的倡导下,基础所的学术会经常会出现争论起来“没大没小”的场面。正是这种活跃的学术气氛,使学生们获得了巨大的学习能量。当然,能量过多时往往会对老师造成“冲击”,这种冲击首先的表现就是“不听话”,不安于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会生出许多想法。陆老师支持我们,帮我们寻找解决这些想法的方法。我的不断成长,源于我有陆广莘这样一位善良的老师。
跟着陆老师出诊确实受益非浅,因为无论从中医理论到处方用药、从西医病理到西医药理,陆老师都会一丝不苟地向我们透彻讲解。每次出诊回来,我都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恶补”中、西医各个方面的知识。但时间一久,重复的内容就多了,加上陆老师每周只有两天出门诊,我自然吃不饱。所以,一旦有时间或挤出时间我就跟别的老师出门诊。陆老师从来没有为此限制过我,反而经常创造条件让我能更安心地去学习。
, 百拇医药
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我对中医皮科发生了兴趣。于是,我向陆老师提出“我要干皮科”的请求。在说此话之前,我也曾想过:陆老师如果不同意怎么办?越是怕陆老师不同意,我说话的态度越楞,楞到只有“我要干皮科”一句话,没作任何解释。没想到陆老师却说:“可以,只要有自己的目标、有选择就好。你选择皮科也不错。皮肤是人体的界面,很有研究价值,但皮肤的病变非常复杂。你的选择我支持,但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不敢说,希望你能在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之间‘旁开一寸’去研究。”当时我们的诊室不多,学生没有诊室,老师也多是交叉地使用一个诊室,但陆老师的诊室相对较固定,我就毫不客气地将陆老师的诊室作为了自己的诊室。
一天,陆老师问我:“你觉得就这么干行吗?”“行。”我慌忙回答。“你不想到大医院再进修进修?”“不是不想,是我知道机会不多。”没过多久,所里让我参加“计算机整理名老中医朱仁康皮肤病经验”课题,进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皮肤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此,我真正踏上了中医皮肤病的诊疗研究。当时陆老师是如何将我塞到那个课题组的,至今我仍一无所知,因为陆老师此后再也没提起过此事。
回想当初,如果没有老师的支持、指教,即使我再努力,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一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遨游,真是一生的幸福啊!, 百拇医药(魏雅川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